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教专业舞蹈教学《节奏训练》中的运用

2016-11-17袁益灵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奥尔夫幼教

袁益灵

【摘 要】 本文结合相关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和实际教学经验,粗浅的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的要求。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幼儿舞蹈创编关系的分析,总结出该方法于幼教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启示和运用。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教;舞蹈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

前言:

卡乐·奥尔夫,德国人,20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他为儿童精心设计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师及音乐爱好者所一致肯定与推崇。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所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借音乐去寻找人类已遗失或将要丧失的本,心灵中可贵的东西,奥尔夫教学法成为了教师教育学生通向艺术殿堂的一架坚实的桥梁,特别契合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2009年暑假在学校的教师再培训计划中我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他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使我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了一条新的教学思路:由于幼教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幼儿园工作,除了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中带领孩子们去学习、探索外,还担任了许多课外辅导课(例如:钢琴、舞蹈、美术手工等等)和幼儿园的各种对内对外的演出任务。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幼儿舞蹈课和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使学生成为一个会创造的人,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学,至少让她们有能力面对新奇事物,在无提前准备的情况下能用即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舞蹈教学中我从节奏训练入手:

一、以节奏为主导,感受音乐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融为一体。舞蹈教学中,把语言的节奏、体态的节奏、敲打出的节奏综合运用到舞蹈课堂中。通过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从歌词的道白节奏入手,每一首歌的歌词都是合辙韵的,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创作出不同的节奏型来。(例如:2/4拍的节奏:可用1拍一个字、1拍两个字、2拍1个字等等)2.尝试着用拍手打节奏,拍打身体各个部位或拍打桌椅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3.进入旋律,水到渠成。4.启发学生分小组创编律动或舞蹈动作,让学生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拍手打节奏伴奏,综合表演自己感受的音乐。

二、注重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表演是一大特点,虽然学生的生活经验少,但她们仍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听到一首乐曲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即兴表演,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

舞蹈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在一般教学形式中的配合舞蹈动作的情感表达外,主要应用于舞蹈创作的练习,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发展、协调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和增强自尊、自强、自信精神。同时,使她们对音乐艺术的特性,基本表现手法和基本结构原则,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创造,不是讲授、不是在舞蹈创作练习中,我对学生的创作成果多加鼓励,关键是要学生去“做”多动脑动手开发创造性思维,至于“做”的怎样是需循序渐进提高的。先是由朗读入手,让学生选出二字词组、三字词组、四字词组和五字词组为节奏原形,进行各种节奏创作练习,逐步加进舞蹈动作的创作练习。

三、学生主动参与,开发学生的潜能

情商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学生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她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发挥自由个性,发展创新能力,每个人必须创作动作且不与他人重复。所以我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有计划的让他们用自己的创编形式表现自己感受的音乐,比如根据音乐创编表演唱、律动、舞蹈等。

四、注重游戏性,使学生玩中学

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是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并且最好带游戏性。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现行教材,我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奥尔夫体系中与培养音乐素质相关的游戏,使舞蹈教学不限于舞蹈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例如,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先练习节奏,练习按节奏朗读,再进行分组创编动作,最后各学习小组同时表演自己创编的作品。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自信。

在我的舞蹈课中,学生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定的舞蹈知识和动作,而有了自己即兴创作的空间。并且使她们学会了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总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不是一种很快能教会学生舞蹈动作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舞蹈实践,首先使学生喜爱舞蹈,不要求学生能很快地学会舞蹈动作和舞蹈创编,努力使舞蹈教育从技术性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为实现“教育人”的根本目的扫除障碍。教学过程的愉悦必然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而兴趣的提高又必然促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去探求舞蹈的奥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会创造的人。真正的让学生做了舞蹈课堂的主人,在自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了每个参与学生的音乐本性,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综合性的全面发展。做为教师,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健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给更多学生带来发现自己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修海林主编.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出版,2002.

[2]奥地利莫扎特音乐大学奥尔夫学院院长·玛纽埃拉·魏德迈尔.实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央音乐学院(VCD).

[3]李德龙主编.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奥尔夫幼教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