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元素推动传统农业变身“绿色梦工场”
2016-11-17
“高大上”的无人机如何与传统“土农业”结合?这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刘佰云与他所在的无人机研发团队思考的问题。
喷洒农药的无人机、服务精准农业的“智联网”……记者22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四届黑龙江国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暨哈尔滨世界农业博览会上采访时感受到,“双创”、科技、互联网等新元素正助推传统农业变身为“绿色梦工场”。
“高大上”的无人机如何与传统“土农业”结合?这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刘佰云与他所在的无人机研发团队思考的问题。最终,能够喷洒农药的“农业植保无人机”成为他们的初步作品。
刘佰云说,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大,单纯靠人力喷洒农药费时费力。他们研发的这种无人机,只需一个人控制。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喷洒10亩地以上。
像这样聚焦农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此次展会上有近50个。他们分别来自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这些团队带来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机器人、3D打印等创新创业成果也在展区得到了展示。
黑龙江大学的徐金焘所在的创业公司,将关注点聚焦在智慧农业上。依托高校研发中心等科研资源,这家公司在农业“智联网”、精准农业、质量溯源、移动支付等领域都积累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徐金焘介绍,公司的“智联网”产品可以监控农产品的生长发育,也可以追踪农产品的溯源信息,这等于给农产品发放“身份证”。这家公司目前已经在黑龙江省范围内积累了数百家客户。
以农业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本届“绿博会”上,北京农信互联、黑龙江大米网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家农业互联网领军企业集中展示了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碰撞所带来的变化。
黑龙江大米网董事长郝大军介绍,刚刚正式上线运营的黑龙江大米网,是为了解决产粮大省黑龙江大米“种强销弱”的问题,通过B2B、O2O等电子商务手段,让黑龙江大米既种得好又卖得好。郝大军说,通过网络平台,“卖得好”可以倒逼“种得更好”,从而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