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种改变未来战争的武器

2016-11-17迈克尔科尔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锤高超音速炮弹

迈克尔科尔

◇电磁轨道炮◇

电磁轨道炮的发射装置采用磁场而非化学推进剂来远程投射炮弹,炮弹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500~5600英里(约合7200--9000千米)。演示显示,目前正在开发中的技术能够以32兆焦耳的能量将一枚炮弹投射至100海里(约185千米)之外。

电磁轨道炮发射的炮弹的速度和射程为进攻与防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精确打击(这种精确打击能应对最先进的地区防御系统)和针对来袭目标实施空中防御都更有威力。这种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它使得存储危险易爆品和易燃材料来发射常规炮弹的必要不复存在。

美国海军研究处自2005年以来一直在开发一种海军电磁轨道炮系统。该项目从201 2年开始进入目前的阶段,目标是寻求论证持续发射或“重复频率”的能力。

美国海军希望最终把电磁轨道炮的射程在耗能64兆焦耳的情况下达到200海里(约370千米),但由于单次发射所需电流达到惊人的600万安培,所以或许要在多年以后,科学家才能找到办法设计出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电流的电容器,并找到材料设计出每次发射炮弹后不会被炸成碎片的发射装置。

◇“超级隐形”或“量子隐形”材料◇

科学家已开始研究能使光波发生弯曲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大大减少目标物发出的热辐射以及可见光波。这种技术背后的科学道理比较明了,尽管持怀疑态度者对此并不信服,并称他们只有在亲眼“看不见”这种材料时才会信服:通过促使周边的光波发生弯曲,“自适应伪装”能把披上这种隐形材料的物体背后的场景呈现出来。

这种技术具有的军事意义不言自明,因为“不可视斗篷”使得军人——从普通士兵到特种部队人员——能够在敌方领土上执行任务而不被发现,或至少能给他们争取到足够采取行动的时间。这样将降低军事行动期间的伤亡风险,同时增强己方向对手发起外科手术式打击和突袭的能力,或提高实施破坏和暗杀行动的能力。

据称,一家加拿大公司向美国军方两个军官团、加拿大军方两个军官团及联邦反恐团队演示了这种材料。

当然,倘若该技术落入游击队或者恐怖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之手,将对军方行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这种技术需要被严密地保护起来。

◇太空武器◇

尽管存在反对将太空军事化的国际压力,但主要国家仍在继续探索将我们头顶上的天空变成下一个战场的技术。

其中一个可能性是用核或非核电磁脉冲武器装备太空飞行器。通过在高空引爆由卫星发射的电磁脉冲武器,交战一方可以对敌方电网以及敌方开展军事行动所需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简称C4ISR)发起“斩首”袭击。根据所用电磁脉冲武器的大小,袭击可以席卷整个国家,也可以更倾向于外科手术式打击,即只针对某一作战区域。一款此类“杀手锏”武器理论上可以在对方未开一枪一炮的情况下结束战事,至少对严重依赖信息技术的敌人来说确实如此。

另一种技术是利用基于太空的高能激光打击敌方正处于推进阶段的弹道导弹(称为“推进阶段拦截”)。数十年来,各国对这种技术的兴趣先是增强,随后又转弱。实施“推进阶段拦截”的优势是,摧毁弹道导弹的行为发生在弹道导弹飞行速度最慢的阶段,这样就更可能对其成功实施拦截。

◇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想具备打击任何地点以及迅速实施打击的能力的欲望,令一个被称为“快速全球打击”的计划问世。美国军方于2001年提出这一计划。在一个联合团体的牵头下,美军的关注点是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这个联合团体涉及美国空军、波音公司和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等机构。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在发展这项技术、采用常规弹头取得类似效果方面获得了大幅的进展,导致一些防务分析师警告一场“快速全球打击”军备竞赛正在逼近。

据称,美国海军目前正在探索开发潜射高超音速导弹的可能性。

◇“有感知能力”的无人驾驶载具◇

今天的无人机仍然很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类进行一些干预。大多数无人机不仅由人类远程控制(尽管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诸如获取目标以及向目标发射一枚“狱火”导弹等关键任务仍需人类来监控。

随着科学家不断推进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这种情形可能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某一天可能会开启制造能够独立作出生死攸关“决策”的无人机的大门。当然,根据人类对无人载具或一般性机器人的看法,它们并不具备智能,也不能说它们具有感知能力,但计算机技术的提升正赋予机器人更高的情境意识和适应性。随着这些能力的持续提升,无人机某一天可能会成为一种“发射后不管”的武器,无人机集中注意力的时长和耐久力都将强于人类。它们能在一个目标上空逗留数小时,在机会出现时瞬间作出“决策”并发动袭击。

延伸阅读

古代战争中的武器——大锤

描写中国古代战争的文学作品中,关于“锤”的内容很多,比如“八大锤大闹朱仙镇”,比如《隋唐演义》里的好汉李元霸那一对“八百斤”的大锤,又比如秦末张良雇大力士以大锤偷袭秦始皇。这些描写,有真有假,但都表现出中国人对“大锤”的热爱。不过在真实的战争中,是这样吗?

体育与武术文化学者王开文指出,锤、挝与骨朵等打击类兵器统称为击兵,是我国古代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一般来讲,民间将这类兵器统称为“锤”。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根据不同的用途,锤又有石制的、木制的、铜制的和铁制的,形状上有方形的,也有球形、瓜形、蒜头形或有棱有刺的,种类很多。

锤分长锤和短锤两种,正式装备的长柄锤为115~140厘米,短柄锤则只有几十厘米长。短柄锤由于夹带方便,常用作暗杀装备。

猜你喜欢

大锤高超音速炮弹
本期导读
铁锤侠
树上长“炮弹”
装填炮弹
“炮弹”表妹
比声音快五倍
韩嚼牙
积木炮弹
口吐莲花
带着馒头去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