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行乞
2016-11-17胡胜盼
胡胜盼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丐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乞丐还存在,并且大多还讲究行乞技巧,是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型职业乞丐。
从古至今,国内国外,都能找寻到乞丐的影子,事实上有乞丐的存在并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它至少能提醒当政者考虑社会贫富差距或分配不均的现实存在,也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来关注身边的那些弱势群体。
每种行业都有“行规”,我们且把行乞看成一种行业吧。对行乞者而言,守住行乞的道德底线,遵守这一行的规矩,相信也是“丐帮”祖师爷留下的遗训。
那么,何谓“行乞规矩”?我猜想,能做到实事求是地向有能力者乞讨,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去编造各类谎言,制造某种骗局,来亵渎人们的同情心,从而获取一己私利的,便是“有德乞丐”。
可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正如某些不法商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来赚取昧心钱一样,如今的行乞者可真不是当年那种倚门而立讨点大米或乞取点残羹冷炙的了。我头脑中留有的给把米便千恩万谢而去的行乞者,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当下的行乞者讨要的是人民币,你要再端出一碗饭或捧把米,他还指不定在心中笑你老土呢!
如何讨出别人腰包中的钱,是现今行乞者们为之思考的“重大课题”。有思考就有研究,有研究就有成果,于是乎各种行乞技巧便上市了。倘若你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朋友,不知不觉中或许就已中招。
利用身体缺陷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应该说是“传统行乞法”了,历史悠久,堪称经典方式之一。对于丧失了劳动力,身体上明显有残疾的,我们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人之常情。也许就因为这是一种效果相对而言最为明显的行乞方式吧,有些黑心烂肺的幕后行乞者常利用自己的孩子或骗取别人的孩子,让他们故作残疾,甚至有意制造残疾,并操控他们沿街乞讨,自己坐收渔利。如此行为,怎能让人不义愤填膺?
金庸笔下的“丐帮”,有“污衣帮”与“净衣帮”之分。顾名思义,“污衣帮”就是以蓬头垢面的形象来面对施舍者,“净衣帮”就是相对比较干净,注重自身形象的行乞者。不知道是金庸的小说深入人心,还是“丐帮”自古就有这项传统,如今在街头,我们常能看到许多“净衣乞者”,其形象还多是学生打扮。他们要么说自己寻亲未果,路费用尽,乞求帮助,要么说自己无钱上学,需要帮助……
上次看报纸说这批“净衣乞者”又出新招,不过这招说出来可是有些疹人:端着骨灰盒上街,理由是“父死无钱下葬”。这一幕让我在震撼之余想起《天仙配》中董永的“卖身葬父”,还有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卖身为奴”。两者中,前者的孝心感天动地,后者在赚足噱头的同时,也让我们领教了星爷的超级搞笑。让我不明白的是,这端着骨灰盒,伪造火化证明来乞讨的“学生娃”们,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就是能骗到钱就行,人伦道德就可弃之不顾了吗?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词写得好,社会需要关爱,社会需要同情,然而面对如此花样迭出的“伪乞讨”,我们真不知该继续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善者,还是扮演一个给了钱,实际上却是带着“被人卖了,还忙着替人数钱”意味的尴尬角色。
套用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来吐一吐心中的感慨吧,“给还是不给,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