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人饮食趣轶
2016-11-17王彦章
饮食名家及名作
“文学吃货”袁枚与 《随园食单》
1500多年前,在贾思勰所著的 《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饮食的大量记载。之后,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 《备急千金要方》 中,单独有一卷名曰“食治”,具体讲述了中医与动植物食品的进补问题。至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于天历三年 (1320年)写出 《饮膳正要》 一书,这被看作是我国甚至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饮食卫生与营养学的专著。到了清代,饮食思想论著的诞生则进入了高峰期,涌现出一大批饮食思想家。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当数袁枚和他的 《随园食单》。尽管其生前身后留下诸多争议,但并不妨碍袁枚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烹饪专家,其饮食思想之精华充分体现在这本书中。
袁枚好吃,也懂得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烹饪专家。《随园食单》 是他 40年美食实践的产物,该书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的江浙地区。袁枚 80岁的时候在西湖宝石山庄湖楼招收女弟子以诗授业。为彰显女弟子的诗歌创作成绩,袁枚除了为女弟子诗集作序、编选 《随园女弟子诗选》、于 《随园诗话》中摘录女弟子诗作予以赞扬外,还两次请友人尤诏、汪恭绘 《湖楼请业图》 加以宣扬。《湖楼请业图》 形象地再现了袁枚与女弟子两次湖楼诗会的情景,描绘出 17位女弟子的相貌,是清代中叶女子学诗风的生动长卷。自问世以来,这部书长期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英、法、日等大语种均有译本。其文字简单清爽,人人都可照着去做。有趣的是,作者还将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等都写了出来,因此 《随园食单》又被称为“文人食谱”,实在是一本提高烹饪技术、研究传统菜点以及烹制方法的指导性史籍。
从内容上看,《随园食单》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茶酒单”14个部分。具体来说,前 2单类似现在饮食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后 12单为当时广为流传的 326种菜肴饭点和美酒名茶,自南向北,大小兼收,内容极为丰富。
袁枚提倡吃豆腐,说豆腐可以有各种吃法,什么美味都可以入到豆腐里。有一天,杭州有一个名士请他吃豆腐,这豆腐是和芙蓉花在一起烹煮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艳似云霞,吃起来清嫩鲜美,令人叹为观止。袁枚急忙请教做法。主人不肯传授,笑道:“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若肯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诉你。”袁枚马上离席弯腰施礼,随即大笑道:“我今为豆腐折腰矣!”
他认为自然是才情的源泉:“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还说:“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乐。”在古代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他远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闽、楚、豫、广、陕等省区。游历山川水泽使他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后,他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赋、画,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小资情调”李渔与 《闲情偶寄》
李渔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闲情偶寄》 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作为作者的他更被称赞为“中华五千年第一风流文人”。康熙十年(1671年),他的 《笠翁秘书第一种》即 《闲情偶寄》 (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 分为 8部,共有 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李渔对于生活细节的觉悟,对于性情本根的贴近,对于实际生存法则的张弛,使他堪称中国古代的小资代表。他喜欢吃螃蟹,对于吃蟹的崇拜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据说每年螃蟹即将上市的时候,他就开始存钱用来买蟹,并称其为“买命钱”。他从螃蟹开始上市一直吃到螃蟹没了踪迹,一天不落。同时,命家人“涤瓮酿酒”,酒糟被称作“蟹糟”,酒叫“蟹酿”,瓮叫做“蟹瓮”。另外,他把九、十两月称作“蟹月”,有一个丫环专门负责烹蟹,称其为“蟹奴”。李渔专门作文一篇,详述螃蟹的鲜味制法,就连从缸内取蟹时的规矩都说得一清二楚。
作为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戏曲论著,《闲情偶寄》 可能在中国戏曲理论历史上的地位更高。然而,细细品读 《饮馔部》,就会发现李渔似乎比美食家袁枚更懂生活情调:“菜有色相最奇,而为《本草》 《食物志》 诸书之所不载者,则西秦所产之头发菜是也。予为秦客,传食于塞上诸侯,一日脂车将发,见坑上有物,俨然乱发一卷,谬谓婢子栉发所遗,将欲委之而去。婢子曰:‘不然。群公所饷之物也。询之土人,知为头发菜。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等菜。携归饷客,无不奇之,谓珍错中所未见。此物产于河西,为值甚贱,凡适秦者皆争购异物,因其贱也而忽之,故此物不至通都,见者绝少。由是观之,四方贱物之中,其可贵者不知凡几,焉得人人物色之?发菜之得至江南,亦千载一时之至幸也。”仅仅是只言片语,就体现出李渔不一样的人生情调。李渔写作 《饮馔部》的目的,便是崇尚节俭与复古,是为了珍惜生命;而简单的头发菜,却于对话中跃然纸上,使人对其印象深刻。据说,这位小资才子还曾经因为饮食的好恶而救了自己一命。说来也怪,虽然非常喜欢吃蟹,但李渔素来不喜欢吃鳖,说吃多了口干舌燥很难受。有一天邻居外出打鱼,居然网到一只巨鳖。回家烹好后,喊来邻居友人一起分享。谁知第二天吃过鳖的人纷纷暴毙,就连喝了一点汤的人都一病不起。因为知道李渔不喜欢吃鳖,所以这位邻居没有喊他,他居然因此而躲过了一场大难。事后,这位小资文人不禁感慨:“上天居然如此眷顾我,真不知我是如何修得的福分,今后只有全力行善方能报天啊!”
正如法国普罗旺斯大学教授皮埃尔所说:“李渔是一位世界性的作家,他的魅力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同时也吸引了其译著的读者。他那无可抗拒的幽默,他语气的自由……无不展现着诱人的魅力。”虽然 《闲情偶寄·饮馔部》只包括素食、谷食、肉食三类,且细分的类别较少,所以它无论在菜式的涵盖面上,还是在做法的精细程度上,都比不上 《随园食单》。然而,作者借饮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审美情趣,读来生动而富有趣味,这却是袁枚所欠缺的。
养生家顾仲与 《养小录》
清代医学家顾仲历来注重养生,倡饮食必洁且熟,有理有节,遵生颐养。他推荐庄子学说,时人称“顾庄子”。著有《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松壑诗》等。顾仲取杨子建所辑 《食宪》,录其有关饮食内容,结合自身经验,于康熙三十七年 (1698年) 写成 《养小录》 三卷。该书原收录于 《学海类编》,共三卷,内容丰富,制法简明,在烹饪史上占重要地位。书中记载了饮料、调料、蔬菜、糕点菜肴 190多种,以浙江风味为主,兼收中原及北方风味,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力。其中以花为馔,其他食书未见收载,研究价值很高。
《养小录》 全书分“饮之属”“酱之属”“饵之属”“蔬之属”“餐芳谱”“果之属”“嘉肴篇”等七部分,顾仲将菜肴同养生结合起来,选择对人的健康长寿有明显益处的菜肴,详述其烹饪技艺。
《养小录》 中最著名的是对于饮食之人的三个层次理论:“饮食之人,大约有三,一曰饮之人,秉量甚宏,多多益善,不择精细;一曰滋味之人,求工烹饪,博及珍奇,又兼好名,不惜多费,损人益之,或不暇计;一曰养生之人,务洁清,务熟食,务调和,不侈费,不尚奇。食品本多,忌品不少,有条有节,有益无损,遵生颐养,以和于身。日用饮食,斯为上矣。”这番精辟的论述,是对于饮食养生原则最好的阐释。不择精细,全盘接收,当然是不可取的;过于讲究,铺张浪费,也不应提倡。顾仲所倡导的核心就是“养生”,遵生颐养,以和于身。这也是 《养小录》 所要宣扬的中心思想。
当然,在人们的印象中,过于讲究、铺张浪费的人,以皇帝居首。但清朝皇帝中也不乏勤俭节约的典范,道光帝便是这样的一位。道光皇帝历来以勤俭著称,可以说到了“抠门”的程度。英武殿大学士曹振镛也是这样一位天性省俭之人,所以他颇得道光帝器重。据说有一日,曹学士从前门外饭馆里,打听得一样便宜荤菜,进宫见了皇上,便说前门外福兴饭庄里,有一样豆腐烧猪肝的荤菜,味儿十分可口,价钱也十分便宜。道光帝说:“豆腐猪肝,朕却不曾吃过,不知要卖多少银子一碗?”曹学士奏道:“每碗只须大钱 40文。”皇帝听了,直跳起来说道:“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菜!”便吩咐内监传话到内膳房去,从明天起,旁的东西都不用,每顿只须一碗豆腐烧猪肝便了。内膳房正苦于没有差使,无可沾光。如今忽奉圣旨点菜,便添委了几个内膳上行走 (小官职),匆忙预备起来。第二天午膳,便有这样菜来,道光帝吃着,果然又鲜又嫩,这一样菜,连吃了 10天。到月终内务府呈上账目来,道光帝一看单是这豆腐烧猪肝一项,已花去银子 2000余两。
晚清名臣饮食趣事
北洋大臣无心插柳
作为淮军领袖起家的李鸿章,在后期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成就无须过多赘述。作为安徽人,李鸿章还创造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李鸿章杂烩。
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李鸿章奉旨到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顺道访问欧美。一路上吃了两个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国就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菜宴请美国宾客。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另一种说法是:李鸿章命厨师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厨师只好将所剩海鲜等余料混合下锅。菜烧好上桌后,外宾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菜名,李无言以对,只好用合肥话说“杂碎”(即“杂烩”谐音)。此后,“大杂烩”便在美国传开。
李鸿章杂烩是徽菜的代表之一,此道菜鲜香可口、鲜而不腥、醇香不腻、咸鲜可口,具有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中国文史馆的张伯驹先生亦曾写过 《李鸿章杂烩》 一文,称它“驰名国外,凡在欧美的中国餐馆,莫不有此一菜”。
太子少保有心之作
“宫保鸡丁”是川菜中的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常被人想当然地误写为读音相近的“宫爆鸡丁”。宫保鸡丁不但在国内深受大众欢迎,甚至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亦“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其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和丁宝桢有关。
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 (任上杀了慈禧当时的手下权阉安德海),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宫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
“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明清两代朝中重臣一般都有虚衔,这些头衔并不能带来实际的权力,有的还是官员死后追赠的,通称为“宫衔”。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二年 (1886年) 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时过境迁,很多人已不知“宫保”为何物,就想当然地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虽一字之差,但却改变了纪念丁宝桢的初衷。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还有其他两种说法。一种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又或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另外,还有“宫保鸡丁”起源于山东、贵州之说,这些便是后话了。
中兴名臣各有所好
除了李鸿章与丁宝桢之外,晚清的名臣似乎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中兴名臣左宗棠和曾国藩等人可以算做代表。
左宗棠是一位因喜食猪肉而闻名的奇人,据说每次吃肉没十斤就吃不饱。他初出征时,路过各地府县,地方官照例准备美食佳肴,遗憾的是并没有能讨得这位总督大人的欢心。府县知道他的喜好后,每回必以猪肉敬奉。后来,左宗棠远征新疆,万里沙漠,吃不上猪肉,所以一班师回兰州,首餐便找猪肉解馋,并对左右说:“我今天真领略到三个月不知道肉味是什么感觉了。”另外,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时,最嗜莼羹。后来朝廷用兵西陲,左宗棠进讨新疆阿古柏之乱。时间一长,左宗棠不免思念当年杭州的莼菜羹。谁知为时不久,左宗棠的餐桌上就出现了莼羹。可是新疆不产莼菜,那么莼菜来自何地呢?原来,大军西征时,所有军需物品皆由浙江巨商胡雪岩置办。胡雪岩是左宗棠的旧交,他知道左宗棠酷嗜莼羹,为了报答左宗棠对他早年的知遇之恩,特地将莼菜夹裹在纺绸之内发往新疆。
身为湖南人,曾国藩一生酷嗜肥辣。一次,有一士兵射得一只狐狸,曾国藩十分高兴,令厨师宰杀,并置办宴席,邀请宾客来赴宴。宾客们大嚼狐狸肉,只觉得味道香美,却不清楚是何种野味。曾国藩笑着说:“此物媚能惑主,其肉本不足食。以我之饕餮,污诸君齿颊,再饭当不再设此。”众人终于明白,所食乃是狐狸。因为唐代诗人骆宾王在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中,曾大骂武则天“狐媚偏能惑主”。
薛福成是光绪年间的著名文人、外交家,江苏无锡人,早年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后来出使英、法、比、意等国。虽然其地位无法与彭玉麟、胡林翼等中兴名臣相比,但受曾国藩等人的影响较深,也为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无锡时,最喜欢吃的一道美味便是狮子庵尼姑烹调的“石鸭”。烹调时,先将宰杀洗净的鸭子放在瓦钵内,再加上黄酒与盐,不加水,将瓦钵封口,置入蒸笼。熟后,但见钵内清汤盈盈,香气扑鼻,食时味道绝佳。
清代是我国古代饮食发展的最高峰,无论是从日趋成熟的饮食思想理论,还是逐渐形成的八大菜系,抑或是旷古烁今的满汉全席,都是中华饮食史上的巨大成就。诚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当时的许多饮食思想还不够完善,各大菜系之间的界限也没有今天这么明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清代开始,中华的饮食已经开始走向了近代化,这对于现代中国的饮食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选自《世说清语:清朝生活日志》王彦章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4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