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成瘾以反抑狂

2016-11-17杨扬心理咨询师

当代工人(A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杨扬社交圈判断力

文|杨扬 心理咨询师

控制成瘾以反抑狂

文|杨扬心理咨询师

烦恼的喵25岁

在外人眼中,老公收入高,我不用工作很幸福。可是,我并不快乐,因为老公“太关心我”。

我和女友去看电影,他会详细过问和谁看、看哪场、什么片子,打电话催我回家,如果我漏接,他就无比暴躁地索命连环CALL(打电话),甚至背地里说我的朋友太贪玩,会带坏我。他还会“忠心建议”我看哪部电影更有品位——只有他的品位才是高雅的。难道我从挑朋友到挑电影,自己一点判断力都没有吗?

和他恋爱时,我还是一个学生。那时,我觉得他不仅给了我爱,还给了我社会知识,相信他这么紧张,都是出于爱我。但最近几年,我越来越反感他无处不在的“教育”,前不久,矛盾终于激化。起因是老公希望我赶快生孩子,可我想趁年轻学英语,学一门乐器,甚至游学。可这些都被我老公否定了,“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生孩子,相夫教子你都做不到,整天做白日梦干什么?”

我甚至考虑过,如果只有离婚才能冲破枷锁,我情愿解脱。但是,就像我父母劝我的,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啊!可为什么我这么厌倦呢?我们之间的这团乱麻是不是注定无解?

你的来信让我很有感触。类似的例子在我们周围屡见不鲜,孩子抱怨父母管得太严,丈夫抱怨妻子干涉太多,他们生活在一种无孔不入的“爱”里,自己痛苦郁闷,还要背上白眼狼的罪名。其实那不是爱,而是“高压型控制”。

说说高压型控制的几个特征吧。首先,他好像很关心你,典型台词是:具体去哪儿?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回?他会控制你所接触的人、所到的地方、所参与的活动等,以上这些你都需要向他报备,久而久之,你也就主动与自己的社交圈隔离了。

其次,他喜欢贬低、否认你的价值。比如,说你考虑不周,太单纯。“听我的没错,那个你做不来的。”看上去是在为你着想,为你考虑,事实上却是在强化你对自我“不够成熟”“做不到”“不切实际”的认知。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并逐渐相信他比你更了解自己。最终,你的自我价值和自尊被全部瓦解了。

实施高压型控制的人,控制的对象主要是伴侣、孩子。不要以为他们是简单的控制,控制狂是想用这种方式获得内心的安全感,是出于心理需求。高压型控制者无论口头说得多么冠冕堂皇,目的都是为了让你屈服于他,从而获得更多利益。

不要怀疑,所有人际交往,包括婚恋,都是博弈。在博弈的最初,你的心智低于你的丈夫,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在最开始你们“划地盘”的时候,你无形中就割让出很多疆土,他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断侵蚀你的底线。

很多人被别人以爱的名义控制,却毫不自知。哪怕心里受到很大的折磨,对方言语中的“爱”和“在乎”也会让人蒙蔽。“你爱我吗?如果你爱我,你就应该照我说的去做,让我开心,不是吗?”可是,当有一天你突然觉醒,你会发现,尊重和爱应该是互相的。问一句,为什么你不能尊重我的选择,让我快乐呢?相信他会哑然。

也许,你的老公的确爱你,可他对你的控制却超过了爱。既然你觉察到了不快,就应该努力去改变他。遵循一个定律,谁痛苦,谁改变。你需要不断斗争,让他明白你的底线。当然,如果你没有经济独立来玉碎,那也只能守住瓦全。但你一旦做出了抉择,相信进展不会很慢,或许他会开始检讨自己,甚至来信和我倾诉呢。

猜你喜欢

杨扬社交圈判断力
Energy levels and magnetic dipole transition parameters for the nitrogen isoelectronic sequence
杨扬:中国冬奥夺金第一人
新语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油画作品三幅《太》《放》《释》
基于社交圈的信息分享策略研究*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之关联
帮害羞宝贝打开社交圈
学习书法是培养判断力的有效途径
小汽车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