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陷胸汤加减临床运用举验

2016-11-17方克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方克云

【摘要】仲景之方,需辩证合理、准确,异病同治,可以一方多用,广泛治疗不同的疾病,笔者在临床中热爱经方,深入研究经方,习用经方,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也更加崇拜经方,这篇文章就是笔者在临证中运用经方的体会,小陷胸汤是治疗痰热互结心下经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笔者运用小陷胸汤治疗眩晕、头晕等神经系统疾病、心悸、气累等心系疾病、咳嗽、咯痰等肺系疾病、呃逆、反酸等脾胃系统疾病、口苦、烦躁等肝胆系统疾病,在临证中每每取得较佳临床效果,下面是关于小陷胸汤在原方义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同道墒榷。

【关键词】小陷胸汤;舌质红;苔黄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2.0.02

小陷胸汤原书主治,《伤寒病·变太阳病脉证病治》:“小陷胸汤,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今医者应用本方,多考虑证而略脉,或重脉略证每用之不完善,清代柯韵伯说:“凡看仲景书当于无方处索方,不治处求治,才知仲景无死方,仲景无死法”此之谓也。对此笔者有深刻体会:临证时不管是什么病,什么症状只要辩证为舌质红、苔黄腻即可应用本方,对于多种病症,每获良效,现就结合临床举例,供同道参考。

基本方(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常用剂量):瓜蒌皮20克、法半夏10克、黄连6克。其他药物临证时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随症加减。一般7付,水煎服,日两次,早晚饭后30分钟服用。

方中瓜蒌皮甘寒,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意在“以缓治上”而通胸膈之痹,臣药黄连苦寒泄热除痞,法半夏辛温化痰散结,两者相合,一苦一辛,体现辛开苦降之法,与瓜蒌皮相伍,润燥相得,是为清热化痰,散结开痞的常用组合。张仲景治伤寒表征误下,邪热内结,与痰浊结于心下的小结胸病,痰热互结心下,或者胸膈,气郁不通,故胃脘和心胸痞闷,按之则痛,治则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如心胸闷痛不通,加百合20克、降香6克、乌药10克;如咳痰黄稠难咯者,减少法夏用量,加川贝母20克、浙贝母20克、胆南星6克、桑白皮20克;气机郁结加枳实10克、柴胡6克、白芍10克、佛手10克、郁金10克、吴茱萸2克;如胃脘痛兼有反酸加乌贼骨、白芍30克,疼痛重者加炙甘草10克、白芍30克、延胡索15克、徐长卿20克。

病案举例

眩晕 患者将某,男、60岁,于2014-10-08日就诊,原发性高血压10+年,刻下:血压:160/100 mmHg,心率:101次/分,头晕、耳鸣、眼前发黑,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患者因口服西药血压控制不理想,并对西药存在逆反心理,CCB类药口服双下肢水肿以及颜面潮红,普利类口服咳嗽,因对西药存在某种恐惧心理,患者愿意接受中药调理。处方:生石决明20克、夏枯草20克、益母草20克、瓜蒌皮20克、法半夏10克、黄连6克、天麻2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水蛭3克、桃仁20克、地龙20克、泽兰20克、车前草20克。7付水煎服,日一付,每天两次饭后30分钟服用,7剂患者大部分病情好转,守方继续口服7付,患者症状痊愈,后服双丹胶囊巩固,嘱患者半年复查病情并做相关体检。

按患者既往高血压,老年男性,本次发病仍然以眩晕为主诉发作,通过舌脉辩证为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用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本案辩证为痰热中阻型眩晕,故获良效。

郁证 患者辛某,男,37岁,2014-03-09就诊,患者因工作压力大,近几年吸烟饮酒,不能正常工作,刻下:心情不畅,胸闷不舒,失眠,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方药如下:瓜蒌皮20克、法半夏10克、黄连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佛手10克、吴茱萸2克、郁金10克、百合20克、降香10克、乌药10克,7付,水煎服,日一付,每天两次饭后30分钟口服。7剂患者病情减轻,舌苔转为正常,心情变开阔,守方续进,又7剂,患者不再饮酒,但仍少量抽烟,能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按患者为年轻男性,事业家庭工作繁重,每每借酒麻醉自己,压力大,肝气不舒,肝郁化火,患者本属属于痰湿型体质,长期饮酒,就能助湿生热,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湿从热化,形成了湿热阻滞的状况,故舌质红,代表内热重,苔黄厚腻也是内生湿热的表现,在这个案例当中,只要紧紧抓住舌脉,即可辩证,每获良效。

咳嗽 患者韩某,女,92岁,2014-11-12日就诊,刻下: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咳嗽时腰酸背痛,舌质红,苔黄腻,辩证为痰热型咳嗽,方药:炙麻黄10克、地龙20克、瓜蒌皮20克、法半夏10克、黄连6克、干姜5克、五味子6克、细辛3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补骨脂20克、千年健20克,7付水煎服,日一付,每天两次饭前30分钟口服,7剂患者舌苔好转,白色泡沫痰好转。

按患者为老年女性,年势已高,每到天气变化,情绪波动时感冒,并且立即演变为以咳嗽为主,咳重时致使小便出,不能自控,本案患者因受凉而感冒,但随着病情的演变,入里化热,舌质红,苔黄,痰仍以白色泡沫为主,故用小陷胸汤去其舌苔,用小青龙汤温化蠲饮,效果显著。

心悸 患者汤某,女,58岁,有风心病史,二尖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反流,刻下:心悸,上楼爬坡明显气促、气累,口唇发绀,舌质红,苔黄腻,口服地高辛片、螺内酯片、呋塞米维持,为缓解不适症状以及西药的并发症,患者欲用中药改善生存质量和逐步调整利尿剂带来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辩证为:心阳不足夹痰热,方药:锻珍珠母20克、瓜蒌皮20克、法半夏10克、黄连6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生熟枣仁20克、百合20克、远志10克、桂枝10克、桃仁20克、炙甘草30克,7付,水煎服,日一付,每天两次饭前30分钟服用,7剂后患者心悸症状明显缓解,舌苔转正常,患者要求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以便少用西药。

按患者中老年,过去有风心病病史,长期为疾病所困,口服西药并发症多,为求生存适量和避免西药的副作用转而求助中医,不想效果良好,本案患者心阳不足外加病理性产物痰热,同样只要我们抓住舌质红、苔黄腻即可用小陷胸汤,去除痰热,这同样也使得心阳得以尽快的恢复,达到血脉通利,紫绀消失改善缺血缺氧情况。

呃逆 患者张某,女,39岁,有8+年溃疡病史,曾查出HP+,刻下:呃逆,耳鸣、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辩证:痰热阻滞中焦证,方药:瓜蒌皮20克、法半夏10克、黄连6克、磁石20克、朱茯苓20克、神曲10克、旋复花10克、竹茹10克、白芨20克、蒲公英20克。7付水煎服,日一付,饭后30分钟服用,每天两次。

按患者中年女性,长期溃疡病史,脾胃运化转输吸收功能较差,致使中阳虚损,脾虚助湿生热,日久郁而化热,逐渐促成了目前的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的结局,最终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出现呃逆、耳鸣的临床表现。患者口服7付后,呃逆大减,去掉旋复花、竹茹,加枳壳,继付14付后患者耳鸣消失。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