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2016-11-16周丽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策略

周丽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要加快专门人才培养;构建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国际营销策略;寻求企业合作;有效利用金融政策解决融资问题;寻求创新。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

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不仅表现在就业方面,在国际经贸合作中也具有很大的潜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产品需求的增加,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1、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

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资金问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可以以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首先可以利用中外合资的方式,扩大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其次也可以以产品出口及劳务输出的方式获取利润并赚取外汇;最后还可以利用一些国家对外来企业的优惠安排,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便利、节约资金,以此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增加资金来源。

2、有利于获取资源

获取资源指的是获取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是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劳动力成本在逐渐上升,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比起来显得比较昂贵,因此我们可以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劳动力相对比较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还可以优先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进行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资源压力。

3、有利于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不平衡,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可以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我国中小型企业可以选择在工业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合资或合营企业,吸收当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然后再输往国内,进而提高国内公司整体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差距。

4、能够绕过贸易壁垒

现在很多国家,普遍利用关税及非关税手段,对本国市场进行贸易保护,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贸易壁垒使得企业原有的国外市场受到威胁,出口产品要么因此在竞争中失利,要么进入受限制。因此,我国中小型企业为了保护其产品的海外市场占有率,可以通过国际化经营,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有效的绕开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机遇。首先是宏观政策环境。我国正在逐渐出台并调整适合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小企业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平等待遇会逐渐得到落实,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歧视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经过长期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正在进入转型期。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展也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交往的日益频繁化,信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2、挑战

一些国家高筑贸易壁垒,而我国中小型企业相对来说普遍缺乏强有力的品牌,缺乏国际化经营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比较优势不突出。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正在利用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争取外包生产业务,利润微薄,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研发不足,从而陷入低附加值循环,落入比较优勢陷阱。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创建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来说,将面临全新的挑战。

其次,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将极大地改变我国中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宏观环境,将对中国的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三、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

中小型企业的优势、机遇明显,但竞争与风险并存。

1、优势

(1)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小规模优势。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他认为,有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商品市场的需求有限,大规模的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我国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机动灵活,且市场适应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快地反应市场,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2)传统产品和产业优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特色产品较多,中小型企业在实现跨国经营之后,可以就地取材,随产随销,此类产品相对价格也较低,在受国外市场欢迎的同时,也避开了大跨国公司的锋芒,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

(3)成本优势。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包括劳动力的低成本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低成本。低成本带来低价格,与很多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低价格优势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一是生产规模小,管理费用低;二是以中低档产品的生产为主,价格低,市场接受能力强,同时也可以节约高昂的广告宣传费用。

(4)政府支持。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在资金和政策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为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劣势

(1)国际化经营能力弱。专业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必须有能够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管理经验丰富的高技术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人才储备匮乏。

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促进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体制还不是很完善,某些领域存在空白,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还存在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在外竞争秩序较乱等现象。

(2)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差,缺乏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中小型企业中,对外投资主体是资源性开发企业,主要生产劳动密集性产品,涉及高科技领域的很少,且品牌影响力小,所以企业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科技的创新。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先进设备少,创新能力差,生产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普遍缺乏持续开发和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所以仍旧缺乏相应的国际竞争力。

(3)融资难。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的第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融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直接的市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很少能够采用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能够上市的企业也为数不多。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发展前景不明朗,本身资信水平不高,加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向金融机构信贷时的交易成本与风险,造成中小型企业向银行贷款难。其次,借贷期限较短且数目普遍不大,主要是用来解决临时性的流动资金,很少用于项目的开发和扩大再生产等方面。

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国际化经营对处于全球化竞争浪潮中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是一种必然性的选择,国际化经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机遇,也有挑战。渐进的国际化可以减少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但却可能失去许多国际化机会和先行优势;快速的国际化可以获得先行者优势,但却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正确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则可以调和这对矛盾。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合理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1、加快专门人才培养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国际化的经营和管理经验是国际市场知识的重要来源,这种管理经验能减少企业在国外市场运营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经营和管理经验关键是人才。努力培养一批既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环境、又具有在海外从事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当务之急。要着力培养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经营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来担当公司海外经营的骨干。同时应制定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来确定。

国家应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我国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性应用人才。

2、构建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在国内成立一个由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或政府其他部门参与和协调建立的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维护中小型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样以来,可以为中小企业创立和国际化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的服务,并可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而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角度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

通过专业机构的设置,还可以解决中小型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多元化协调,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竞争环境,维护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正当权益。

3、完善国际营销策略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在产品销售方面必须结合适应时代步伐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才能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国际化的经营模式更是离不开专业的营销策略。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国际竞争方面优势不是很明显,如果再缺乏有效的营销模式,会让自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立足之地。

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化,必须要有完善的国际化营销策略,这会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融入国际化市场,同时增加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力。国际化营销策略种类繁多,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赞助具有影响力的体育事业,或者插入广告等形式,来宣传企业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形象,也可以通过国际公共关系活动来增加国外顾客对本企业的信任程度。

4、寻求企业合作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需求变化多端,产品生命周期也日益缩短,再加上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小型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单打独斗来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目标,显得势单力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与东道国优势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这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各方可以共同分担生产和研发费用,这样可以减少投资经营风险、取长补短,既可以加强参与各方的竞争地位,又可以有效避免两败俱伤,最重要的是,在合作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本土化企业的优势资源,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

二是与国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企業之间的有效合作在效益上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当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观念把竞争者作为对立面及“输-赢”模式,在现在的市场经营理念中已经不再适用,新型的市场营销理念倡导双赢或共羸,而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是非常适用于新型的市场营销策略的,它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使合作双方互相弥补,共同进步。两个来自于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以在资源上实现共享,实现共羸。

5、有效利用金融政策解决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不像大企业那样存在较大的选择余地,但并不等于说中小企业只能“饥不择食”,相反,由于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筹资困难,更应该对每笔资金加以权衡,综合考虑风险及收益等因素,把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结合起来,分析资金的投资收益率,避免决策失误。

我国政府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相继出台很多有利政策。比如2016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到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其中特别强调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深入推进金融领域优化服务的问题,鼓励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探索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高其直接融资比重。

对大企业来讲,融资的目的在于追求资金成本最低和企业价值最大;而对中小企业来讲,融资的目的是直接确保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由于中小企业融资不易,所以经营者在遇到比较宽松的筹资环境时,往往容易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错误。但如果筹来的资金用得不合理或者并非真正需要,那么企业反倒可能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影响融资能力和获利能力。

6、寻求创新

消费者的目标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即寻求最大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是主观的,跟消费者所消费的产品有关。走向国际化必须有过硬的实力,能够生产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在原有的产品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寻求差异化优势,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就目前中国的企业来看,创新和产品设计是企业的软肋,原因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且资源匮乏。要想实现产品创新,使生产走向国际化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寻求进步,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要坚持,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次就是从其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对企业干预很少,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植力度却很大,比如美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如果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话,这方面的投资可以抵税甚至退税。我们曾经搞过出口退税,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扩大出口,现在我们也可以考虑技术创新退税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朝元,梁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臧良运.经济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肖涧松.消费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 田虹,李立超.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J].工业技术经济,2004.05.

[5] 威尔斯.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J].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7.

【作者简介】

周 丽,女,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中小型企业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Strengthening SME’s Participation,Contributing Powerful Development in APEC Economies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