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创物理新课堂
2016-11-16徐琴
徐琴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处理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使课堂“预设”更好地走向“生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每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它所提出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往往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可以说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处理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1弹性预设,给生成留下空间
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物理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它不需要教师预设教学过程的全部细节、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和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等。对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来讲,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似乎要“粗”得多,但这为课堂实施的“细”留下了足够的弹性时空,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了余地。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即强调生成空间。弹性预设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多种渠道,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拓展广阔的空间。
2精心预设,建立生成点
如果说弹性预设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谋划,那么精心预设则着眼于局部环节的精雕细琢。生成不是盲目、被动的,不是信马由缰式地开展教学活动,而是需要教师深入发掘、积极引导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课堂上教师不经意间追问一个问题、演示一则实验、创设一种情境、给出一道习题,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教师真正的教学艺术,其睿智不是表现在知识“先知于学生”,而是表现在认识“落后于学生”。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设置“陷阱”,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障碍,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究发现、交流撞击,然后在课堂上自然形成一些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加以利用。
3调节预设,呵护生成
生成是动态可变、丰富多彩的,再好的预设与课堂实施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制,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实施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当教学活动不能按照预设展开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乃至放弃教学预设,创造出新的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流程,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动态生成式教学,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即使这个问题不适合在课堂上展开,也不要采取否定的态度,而要鼓励他们到课后去寻找答案,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就会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
4不拘预设,促进生成
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课堂教学,卸下包袱,采取积极的态度,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不拘泥预设,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提高发展的有利资源,迎来未曾预约的精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敢于跳出预设的教学思路,促进教学生成。
当然这并不说要忽视预设,教师一定要有预设,但在课堂上又要求教师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圈圈之中。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情感需求,而并非是教案有没有“进行到底”。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懂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有时这种研究、探索正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根源”。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出现了,我们就能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案,把握教学过程的轻重缓急,以“三维”目标为指引,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用好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获取一个个可喜的“意外”,让课堂焕发“动态的活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面对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做到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新一轮课改所积极倡导的。使课堂“预设”更好地走向“生成”, 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每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让我们一起来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赵小雅.课堂: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N].中国教育报,200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