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中生数学 自学 能力

2016-11-16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学课外数学知识

数学自学能力是指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系统地整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模式正在从“讲授式”向“自主式”转变。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针对如何培养高中生数学自学能力这一问题,提出了下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发挥个人潜力的催化剂”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因为学生只有在喜欢数学的前提下,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钻研数学。

1.以情感人

很多高中生觉得数学知识过于抽象、枯燥,即使在新课程改革以后,数学课也不如其他学科那么形象、生动,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融入情感,带入课堂教学中。丰富的想象力配上激情的语言表达,再结合实际生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挖掘数学的美感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挖掘数学之美,让学生徜徉在数学美的海洋里。如在教学“对称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人体的协调美、对称美、曲线美等,挖掘数学的美感,让学生兴致盎然。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秉承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一观点。在课堂上,笔者坚持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课外,笔者尽量多和学生交流感情,力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数学。

另外,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激励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方式。在自学的初级阶段,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多说鼓励的话,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的过程、行为和结果。尽管有些学生有时会偷懒甚至退缩,但教师千万不能责骂他们,而是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养成自学良好习惯的信心。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会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包括主动预习、听课和复习,独立思考、交流等。为此,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还能怎么做,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教师要积极构建适用于学生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尝试——构建”模式创设情境,导入知识点,让学生自我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反思交流,掌握知识内容。笔者常用以下设计方式:首先,对于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新知识,笔者通常不讲或少讲,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进行扩展,从而掌握新知识;其次,对于全新的知识,笔者会帮学生寻找和它最接近的知识点,引出新知识点,再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点拨关键处,引导学生自学。

五、辅导学生有效自学

自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引导学生掌握可操作的自学方法尤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地指导能让学生的自学之路更顺畅。

1.制订计划,合理安排自学

自学效率的高低是学生计划决策能力强弱的体现,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自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有条不紊地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计划因人而异。如对于成绩好、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把自学重点放在拓宽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把自学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上。另外,在制订自学计划时,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尽量把计划做具体,不可好高骛远。

2.指导学生处理好课内与课外自学的关系

自学并非是让学生脱离教材、课堂、教师,而是让学生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因此,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自学的关系。

3.多做笔记,勤做练习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数学学习更多的是理解性知识,但多做笔记,对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也有很大帮助。另外,勤做练习能有效巩固知识点,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引导学生思考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动脑、勤思考,是最好的数学自学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自学课外数学知识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取经之路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