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硒”望的田野

2016-11-16卉晓

食品与生活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团海潮农耕

卉晓

国庆长假,上海浦东新区大团镇海潮村推出了“走进海潮艺术田,体验农耕新文化”的富硒水稻农耕文化亲子游活动。

进入潮村川南奉公路,往东侧望去,用水稻“画”出的“米老鼠”和“富硒米”三个大字在阳光下清晰可见,你可以登上专门设置的艺术稻田观摄处,看个过瘾,拍个痛快。走累了,可以在田间地头来一碗热腾腾的富硒米粥,香糯黏滑,尝一尝富硒米做的烧麦,与四邻八乡的乡亲们话话家常,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吃饱了,与隐在田间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小黄人、熊大和熊二等卡通稻草人合个影,看看阿姨阿婆们在稻田织布,与阿叔阿公们一起体验旧时的木桶摔稻,听听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乡村生活的乐趣和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就这么欢天喜地的铺陈开来。

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

北纬30°58′,东经121°44′,适合农作物生长,是农耕文明的主要发源带。上海浦东新区的大团镇就位于此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自古以来就成为农业重镇。加上临近东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且地势平坦,利于耕作。大团镇的海潮村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出产的稻米米粒圆润、晶莹剔透,香软可口,远近闻名。近年来,海潮村建起了千亩水稻丰产示范基地、百亩水稻育秧示范基地,还成立了潮禾水稻专业合作社。

自1957年施瓦茨(Schwarz)等首次发现硒的营养价值以来,有机态的硒对动物的营养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硒作为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具有活化免疫系统、预防衰老和防癌的功效,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硒,体内的硒只能通过饮食摄入,然而,过多的硒对人体有毒性。杨光圻等营养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我国成人每天适宜的膳食硒摄入量为50~250微克。

一项针对我国13个省市的营养调查显示,成人每日的摄硒量仅为26.63微克,缺硒现象普遍存在。利用天然富硒食品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通过食用富硒米可达到补充人体有机硒的目的。水稻对硒具有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施用外源性的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硒的累积,因此可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通过追施富硒肥料来增加硒含量,生产富硒水稻。此外,富硒稻米中所含的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对人体无毒性、生理活性高,且易被人体吸收。

2010年,潮禾水稻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培育富硒大米,引进了早熟优质水稻品种“海优1号”,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尝试采用微生物有机肥与有机硒肥等措施精心培育。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富硒大米从最初的6亩逐渐扩展到如今的40亩。为了确保水稻品质优、香味足、口感糯,村民们坚持人工除草,使得富硒稻米做到了无公害种植。该项目入选了“浦东新区2015年度十大社会创新项目”,潮禾水稻专业合作社也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3·15”放心消费诚信会员单位荣誉称号。

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富硒稻米加工成大米后,硒的含量应在0.04~0.3毫克/千克之间。经检测,潮禾稻米样本中硒含量为0.16毫克/千克,达到国家富硒标准。

从田园地头到盘中美食

在海潮村的农耕展影馆,我们还可以看到水稻的发育成长标本,想象“海潮农场”富硒稻米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分蘖拔节,到幼穗分化发育、抽穗杨花、齐穗灌浆,最后成熟收获,得到新的水稻种子以及可供加工食用的稻谷。

每一粒“海潮农场”富硒米,都是由一粒富硒水稻种子,通过潮禾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农人们精耕细作之后收获得到的稻米,经脱壳、碾米、抛光、色选后,成为可食用的富硒大米。再经过淘洗、蒸煮,才能成为我们的盘中美食。“海潮农场”富硒米直链淀粉含量低,尤适宜于熬粥。

猜你喜欢

大团海潮农耕
冬孩子的游戏
柳永·望海潮
冬孩子的游戏
农耕旧事十二韵
导游的高招
望海潮·八里湖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望海潮·庆嫦三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