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
2016-11-16刘文斌
刘文斌
【摘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与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从课前的教学准备,到课堂的教学策略,以及课后的反思,都需要教师进行认真关注。本篇文章主要从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策略,课后反思策略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对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课堂数学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52-01
引言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者们从古至今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传统私塾中的戒尺惩戒措施是古代教育者为解决教学有效性提升问题而屡试不爽的一种办法,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能对这种暴力体罚的教学方式加以推广,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探究依旧如火如荼。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为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前准备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课主要由概念课、公式定理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五个部分组成。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五类课型有充分的了解。针对概念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对数学概念作出准确定义,克服形式主义的误区,对概念课教学的启发性和艺术性加以关注,采用选择题、填空题、变式题相结合的习题训练模式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应用。针对公式定理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对公式的来龙去脉有充分的准备……总之教师要针对不同课型要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考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准备情况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那么其教学必然是一种盲目的教学。为了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更为精确的了解,教师在新课讲解之前可以采用一种突击诊断性测试的方法,就是在不通知学生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突击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析,这就可以让老师针对学生的知识认知程度对教学进行一定的调整。总之,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测评方式来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调查。
2.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通过教师自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以及对数学教学规律的充分把握而实现的,有效的数学教学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所启发,让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对理性精神和效率意识也有所收获。那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呢?笔者想到了下面的两种方法。
2.1采用情景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采用情景式教学,就是通过创设自学学习情景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教师通过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进而实现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2开展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师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有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进行及时指正,也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堂所学知识点的作用。在讲解“双曲线”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3.教学课后反思策略
现代的高中教学模式突破了过去的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的教学模式,使得数学老师不能仅仅依赖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来进行数学的教学活动。在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有所改革的环境之下,教师的课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就需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对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推敲,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之处。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反思:
首先,教师可以采取撰写教学后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在回顾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以后,要及时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学过程最为满意的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自认为失当的环节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把成功感悟和失败体会进行总结,以便为经验交流及教学的进一步反思提供素材。
第二,教师可以采用观摩教学的方式,观摩其他教师教学,俗称听课,就是对其他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优质课等课程进行观摩,通过学习比较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这也是一种教学反思的过程。
第三,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课下交流来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对教师的表现进行描述,也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
课后反思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策略发挥着一种关键的作用。唯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才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整改,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策略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中最不可缺少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梁华.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