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实施及特点
2016-11-16曲铁华魏莹
曲铁华,魏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教育学视界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实施及特点
曲铁华,魏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的师范教育开始注重乡村,表现出了独特之处。其培养目标不仅注重乡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注重乡村教师健全人格的养成;其课程设置包括普通课程、教育课程和乡村教育专业课程。乡村师范学校的实习,分为参观、见习、试教三个步骤;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经过选拔、课程训练、实习,最后毕业离校,服务社会。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实施,呈现出课程设置乡村化、实习程序规范化、服务年限制度化的特点。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教育实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的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乡村教育思潮,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运动。此时,曾经发出中国“乡村教育”第一声的余家菊,最早提出了“师范教育下乡”,在这之后,乡村师范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的师范教育开始注重乡村,表现出了独特之处。
一、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余家菊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含义和方向》中,提出“向师范学校运动”应该成为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方向,进而又提出了师范教育应该面向乡村,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应该“养成服务乡村的精神”。余家菊认为,一方面,师范学校都设在都市,师范生已经习惯于城市的繁华生活,毕业后很少有愿意进入寂静而落后的乡村去服务;另一方面,师范学校的课程与乡村社会格格不入,即使毕业生到乡村社会去服务,也难以应付乡村社会的困难。他指出,当时从事乡村教育的人多为兴学以来的师范生、新学家和篱笆馆式的老学究,师范教育在价值取向、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是造成乡村教育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其影响下,还有一些教育家也开始提倡“师范教育下乡”。
1922年,袁希涛发表《省立师范学校添设乡村分校》一文,提出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应该从速办理乡村师范学校。同年,王朝阳在《义务教育》杂志上发表《试办农村师范讲习科计划书》一文,其中明确提出如何推广乡村师范教育,并提出了几条建议。首先,农村师范生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应该由各县的劝学所报送,且是农村子弟无力升学者;二是必须年在十六岁以上且高小毕业者。其次,师范学校也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应该设在乡村地区;二是必须要附设单级小学,以便师范生方便实习。过探先于1923年发表了《办理乡村师范的商榷》,他认为,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农事改良、村民智识的提高紧密相连,乡村师范学校改造乡村教育的同时必须承担改造乡村社会的责任。
真正将乡村师范教育付诸实践的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贡献,是任何教育家都无法比拟的。陶行知从改造旧的师范教育的角度出发,基于对乡村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形成了他全新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并将之付诸实践。1926年1月,陶行知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一文,开始呼吁乡村师范教育。他主张应该由乡村的实际生活产生乡村中心学校,进而产生乡村师范学校。为了办好乡村教育,陶行知呼吁,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当然,教育的社会改造必须要依靠人才为转移,所以培养乡村师资是乡村教育要解决的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他指出,我们要达到运用教育改造乡村的目的,必须出代价去培养教师,去培养教师的教师。
此外,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后,极大地促进了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还有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对乡村师资的培养极其关注,并极力鼓吹省立师范学校添设乡村分校,乡村分校设在乡村,招收乡村学生,以服务乡村教育。1923年,江苏省义务教育期成会的袁观澜、顾述之二人发起每个师范学校在乡间设立一所分校,以专门培养乡村教师,同时每所分校又附设一所小学,以方便乡村师范学生的实习。因此,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在国民政府、教育家、教育团体等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在晓庄学校的榜样引领下,很多省份也开始试办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如1928年成立的江苏省立灌云乡村师范学校、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南昌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成立的安徽省立贵池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广东省立番禹乡村师范学校;山东省于1929年成立了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一年后,又设立第二、三、四乡村师范学校,同时,将县立师范讲习所改为乡村师范。据统计,1927年以后,乡村师范学校犹如雨后春笋,开始迅速发展,乡村师范学校的数量也出现了骤增。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河南、浙江等省份相继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特别是1929至1934年数量发生激增。如1929年新建乡村师范学校达39所。1932年乡村师范学校的数目达到了50多所。至1934年,全国的乡村师范学校共有327所,几乎占中等师范学校(当时全国有788所)的一半。在当时,乡村师范学校的快速发展不仅完善了师范教育的体系,而且表现出师范教育开始注重农村,为农村培养小学教师。南京国民政府对乡村师范教育的倡导与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师范学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适合于乡村需要的小学教师,而且为改造乡村和服务乡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实施,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实习与毕业服务方面,与普通师范学校相比,有类似的方面,但又表现出了独特之处。
二、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
1.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
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关于教学和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乡村师范学校的目的,在授学生以农业及教育上的普通知识,并施以专业的训练,使其志愿从事乡村小学教育”[1]。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学等,使学生知晓教育事业的本质,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通过实习等实践活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教育上的诸多问题。此外,要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乡间的工作,具备生存于乡间的能力。
2.注重健全人格的养成
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还特别注重对乡村教师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第一,教育的直接影响是普及于全社会全人生的;第二,教育的对象是许多活泼的人。……师范生人格的锻炼,比求知识学方法还要重要。……现在的教师,一方面要具有科学家研究的头脑,一方面又要具有宗教家献身的热诚。”[2]陶行知曾指出,乡村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一)健康的体魄;(二)农人的身手;(三)科学的头脑;(四)艺术的兴味;(五)改造社会的精神”[3],即培养“活的乡村教师”,以此来达到改造中国乡村社会的根本目标。由此可见,陶行知注重对乡村师范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黄质夫也提出要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强健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勤朴的习惯、热心服务的精神”[4]。
(二)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设立最为普遍的和最为常见的是乡村师范学校,其各项设施也最为完善。乡村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三年;如招收高级小学毕业生,入学年龄要在十六岁以上,修业年限至少为两年;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也可投考。
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如下表[5]。
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普通课程,包括公民、体育、国文、算学、历史、地理、音乐等学科;(二)教育课程,包括教育概要、小学教材及教学法、教育心理、小学行政、教育测验及统计和乡村教育;(三)乡村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农业及实习、农村经济及合作、水利概要。教育部规定的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将农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点放在了农业及实习、农村经济及合作和水利概要这三门学科上。“站在改造乡村社会的立场上来说,此三种科目应为绝对必需,并且在一切基本训练的科目里,以应加以此种成分在内”[6]。
部颁乡村师范学校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
例如,晓庄学校的课程设置强调教学做合一,注重培养学生融入乡村社会的能力,使学校成为乡村社会改造的中心。具体设有:甲类:内容包括国语、公民、历史地理、算术、自然、园艺农事、体育、游戏、艺术及其他学生活动教学做,实施范围为中心小学活动教学做;乙类:内容包括整理校舍、布置校景、卫生、教务、经济,实施范围为小学各科教学做和学校行政教学做;丙类:内容包括文牍、会计、庶务、烹饪、洒扫、善写、招待等,实施范围为分任院务教学做;丁类:内容为科学的农业、卫生基本手工业等,实施范围为征服天然环境教学做;戊类:内容为村自治、平民教育教学、合作组织、乡村生活调查、农民娱乐等,实施范围为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又如栖霞乡师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的课程有30门之多,除了文史地、数理化、英体美等基础课程以外,还设置了一些别具特色的课程,尤其在农业知识方面,包括了土壤、肥料、园林、森林、养蜂等,这些内容使得栖霞乡师别具特色。
总之,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是紧紧围绕其培养目标而设的,尽管各个学校安排的具体课程,以及所占的教学时数都不尽相同,但不难看出,乡村师范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设有相关的教育和农业课程,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学习和训练,并配合以多种形式的实习方式,使学习与实践相互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将来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更有利于学生将来走出学校,发展乡村教育,建设乡村社会。
三、民国乡村师范学校的教育实习与毕业服务
(一)教育实习
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学校比较重视教育实习,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使教育知识活动化,教育技能熟练化,教育理想具体化”[7]。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除了要认识教育实习的一般意义之外,还要从认识中国乡村现状和乡村教育的任务中,理解教育实习的特殊意义。
乡村师范学校的教育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如何办理乡村小学,以及其他乡村教育事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因此,乡村师范学校的实习,也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应用做准备。由于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均要去乡村小学,发展乡村的教育事业,那么,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实习的场所,就是乡师附小或者其他乡村小学,实习对象就是乡村儿童。
乡村师范学校的实习,分为参观、见习、试教三个步骤。自第一学年开始学习教育学科时,学校就有参观的规定,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将在课本上以及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由实际参观求得解决,同时,也可以通过参观时所发现的事实,可与书本上的理论相互印证。参观是从旁观察,并没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因此,为了能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就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这一过程就是见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小学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有关乡村小学行政上的各种活动,并帮助小学教师进行教学。具体包括一些行政、教学和训导等方面的见习。见习再进一步便是试教,分为临时验证的试教和长期有系统性的试教两种,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教学活动,并解决在教学与学校行政方面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要能将小学里所有学科逐一编制教案,在小学教师的指导下实地教学一次,最后举行一次试教测评。
此外,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见习和试教时,应特别注意乡村小学劳作教学的实施方法,在提倡生产教育的阶段,劳作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师不仅要训练乡村儿童一些劳作的技术,还要养成他们劳动的精神和尊重劳动者的正确观念。同时,还应重视对乡村单级教育的设施进行研究。实施单级教育是最适合当时乡村社会现状的。因此,学生要对单级小学的行政设置、编制、管理和教材等问题作深入的了解及分析研究。
(二)毕业服务
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经过选拔、课程训练、实习,最后毕业离校,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的阶段,便是乡村师范学校的试金石。因为乡村师范学校办理的成绩如何,最后是由毕业生的服务成绩来评定的。“数年以来,毕业学生,以在乡村小学服务者为多,间有在城镇小学以及社教机关服务者,类能勤劳任事,得社会人士之称许,每年暑假,各县来函聘任者,纷至沓来,大有不敷应付之势。”[8]这是江苏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对该校学生就业情况的描述,这些乡村小学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据国民政府教育部1933年的统计,当时全国乡村师范学校共有学生35654人,毕业生有6088人。当年全国师范学校毕业生总数为25 729人,乡村师范学校毕业生占全国师范学校毕业生总数的36%。单纯从数量上来看,乡村师范毕业生无疑是对义务教育普及的有力补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服务乡村小学者,也占据大多数。1932年,江苏省教育厅对栖霞、洛社、黄渡、界首、吴江五所乡村师范学校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出路大致分为四种,分别是小学校长、小学教员、升学和服务于其他机关,而毕业后服务于乡村社会者居多。如栖霞乡村师范学校自1927年后共有两届毕业生72人,这些毕业生在校时,都是绩学笃行刻苦耐劳之士,因而早为世人瞩目。学生毕业之后,服务于乡村小学的占80%,服务于城市小学而专任园艺自然教学的占20%。
总的来说,当时乡村师范学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有出路的,且乡村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乡村者居多。
四、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课程设置乡村化
乡村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定位于培养乡村小学教师,而乡村小学既要教育好学生,又同时担负着指导乡村社会的责任。所以,乡村小学教师在教育学生上,既要有数学、语文等专科知识,也要具备心理和教育等职业知识。而且几乎所有的乡村小学教师都要同时教授多门课程,有的小学教师还会任职于“一教室一教师”的单级学校,这样一来,就要求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在各个学科上都要均衡发展。对于指导乡村社会,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政治、经济等基本的公民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有关农林畜牧等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能。
正如前面所说,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普通课程、教育课程和乡村教育专业课程。其中,十分重视乡村教育专业课程,并根据乡村生活的实际,设置其课程内容。同时,在对其他普通课程的学习时,也将乡村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如乡村师范学校的地理学科,不但要求学生了解中外地理常识,而且要熟悉学校所在乡村的地理环境,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根据乡村的实际,发展适合于乡村的事业。历史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如此,既要了解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趋势,还要深度知晓本乡村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此为根据,今后学生可以更彻底地改造并建设乡村。又如在山东省滋阳设立的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农业课和乡村研究课。农业课有农业概要、农场管理及实施;乡村研究课有农村组织、农业社会、农业经济、农村调查等内容。在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内容上尽量选择与农村有联系的知识。比如化学教材中选择了虫害学、肥料学等;国语教材中选择了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应用文等。乡村师范学校还在教育课程中增设了一门乡村教育学科,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乡村教育原理,并发现和运用更加适合于乡村小学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总之,乡村师范学校努力将其课程设置乡村化,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小学与乡村教育,进而促进乡村建设。
(二)实习程序规范化
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将来就是乡村小学的教师,仅靠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还不足以应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实习,养成熟练的教学与工作技能。从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非常重视实习,且与其他课程相比,实习所占的教学时数也更多一些。更重要的是,乡村师范学校将学生实习的对象及场所定为乡村儿童和乡村小学,使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将来工作的环境和情况,通过实际的演练与操作,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
如前所述,乡村师范学校的实习分为三个部分:参观、见习和试教,规定每一部分实习前后要有预备、报告、讨论三个步骤。乡村师范学校从第一学年开始就带领学生对乡村小学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各个乡村小学的教学情况、教室管理、行政设施及管理等方面的实施情况,使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解决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将参观与学校教学融会贯通。在见习和试教的过程中,学生能亲自参与到乡村小学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不仅培养了他们关于行政及训导方面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有关的教学与指导经验,使他们在日后的乡村教育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培养出更多有利于乡村建设发展的人才。
(三)服务年限制度化
乡村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服务年限为三年,服务地区定为乡村,以担任乡村国民学校的教师为主。但仍有一部分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不肯留在乡村服务,直接到城镇工作。为此,教育行政部门为防止毕业生逃避服务义务的情况发生,采取了比较有效的强制措施。如江苏教育厅就规定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各学校将毕业生呈报到教育厅,之后,教育厅按照毕业生的县籍,将其分配至原县教育科局任用,同时将学生的毕业证书交予各县教育科局保管,一直等到服务期满后再发给本人,对于不遵守规定的乡村师范学校毕业生,交由教育厅惩处。
总之,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教育虽已沉寂,成为历史,但在当时,乡村师范学校的确为乡村小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也为乡村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很多杰出的人才。面对当今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农村教师出现了队伍流失现象,教师短缺的情况比较严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应当借鉴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同时要辅以政策和经费支持,加大投入,如国务院于2015年6月颁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就恰逢其时,提出师范院校要加强师范生本土化培养,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这一重大的举措,只有教师本土化,才能保障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并且《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还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等,为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关键是重在落实,要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农村教师培养体系,以培养出适合于当代农村教育的新型人才。
[1]刘炳藜.乡村教育[M].北京:中华书局,1935:73.
[2]常乃德.师范教育改造问题[J].教育杂志,1922(14):7-9.
[3]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44.
[4]刘兢兢.黄质夫与乡村师范教育[J].档案与建设,2004(5):40-41.
[5]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68-69.
[6]王鸿俊.乡村师范学校的改造[J].教育改造,1937(5-6):61-64.
[7]郑之纲.乡村师范教育实习指导[M].上海:黎明书局,1934:2.
On the Featur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Normal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an China
Qu Tiehua,Wei Ying
(School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24)
Rural normal education won abundant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an China.It implied that norm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began to focus on rural areas quite early,which reflected its unique features.The education targets were not only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but also on sou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teachers;the curriculum were involved with ordinary educ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The internship of rural normal education was divided into visiting,probation and trial teaching.After selection,curriculum training and internship,students from rural normal schools finished school to serve the society.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normal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an China has reflected features of the rur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the normalization of internship process,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length of service.
the period of Repubican China;rural normal education;education targets;curriculum;education internship
G529
A
1674-5450(2016)01-0001-05
【责任编辑 赵伟】
2015-11-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880051)
曲铁华,女,辽宁铁岭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与教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