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的情怀

2016-11-16王慕云

茶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豪情龙泉青瓷

王慕云

学者的情怀

王慕云

行书自作词雪梅香

大篆自作论周易诗

春来无事独登楼

湖山自有真趣在

教授爱茶,最喜欢喝茶的那种情调,但因早年胃疾而极少喝。家中虽有各地的好茶(包括国外朋友送的),但在他处只是个摆设。教授爱酒,写过不少酒诗,可惜天生不会,故读其诗者送来各种好酒,他只能放着欣赏。

问他既然不会,为何又言爱茶酒。他说,这大约如毛头小伙常学着抽烟,其实是向往着当成人的潇洒。烹茶煮酒,本是古代文人常见的雅事。他向往李白“宝马换美酒”、“斗酒诗百篇”的豪情,也羡慕杜甫“春风啜茗,桐叶题诗”的幽雅。

饮茶喝酒不是目的,茶酒后写诗更不是目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体味其中过程。品茗举酒是过程,茶酒后写诗也是过程。无论何人,首先是要热爱生活,追求真理,醉心事业,而后才会有真正的激情,真正的豪情。所以激情豪情并不在酒喝多少,甚至不在喝不喝。他喝两口有激情,兴致来时不喝也有豪情。所以他年少时也能出“纵为平生志向高,钱塘江上弄秋潮”的豪语。茶也不在浓淡,喝到佳处,更有提炼饮茶品格的心绪:“明日云梯登谢屐,山僧夜与拥茶炉。 ”

相较于酒他更爱茶,也更爱静心地做学问。当他在整理研究文献档案有所成绩时,省档案局领导想请他当顾问,他却将这荣誉性的事让给有闲暇的老前辈。当他主笔的《浙藏敦煌文献》参加敦煌百年纪念首发式,并在杭州筹办大型的敦煌学展览后,有高层刊物的记者来采访他,他觉得某专家更有接受采访的热情,就把记者介绍给某专家。以致该记者回头专门写信给他,说社会上如今很少有人主动将出头露面的机会推给他人的。

他不事张扬,不求闻达,于是一个个成果出来了。他破解了汉代以来不少学术悬案,他努力重建着古典文献学的学科体系,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金石学史。从国家的艺术课题到社科课题,从省政府的学术奖到国家艺术领域的最高奖,在当今时代,这对一个极普通的高校教授来说是很难得的。

诗书画印,是他向来研究鉴定书画艺术的基础功夫,所以他很用心;诗书画印又是传统文人的闲情逸致,所以他很有心。他以为从事书画者可分好多类,或是苦心孤诣,将成一代大家者;或像工匠,学了手艺可凭此赚大钱或养家糊口者。自然也有一类就如他者,唯有仰古之心,并无名利之求。他敬重今日书坛的创造者,但他更有兴趣去领略古人作品中所蕴含的点点滴滴。时有别创一体的追求,时有略加解读的意趣。他的画作有缓缓的山,更有静静的水,他总把自己置身其间,或将景物拉到窗前。他兀自陶醉,然后将近期的画稿置于案前,视其不同的场景与感受,漫不经心地题诗其上:“何当漫步沙禽处,不写暮烟写暮云。”“酒力惜无难买醉,从今日日卧烟峦。”“而今哪有烦心事,睡觉还来石上眠。”□

卢伟孙

1962年10月12日,出生于龙泉。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代表传承人。龙泉市政府授予其青瓷艺术终身成就奖。浙江省青瓷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青瓷专业艺委会副主任。浙江省工美中青大师委员会副主任。龙泉市人才联合会特色工艺美术专委会会长。1983年毕业于浙江省龙泉陶瓷技术学校,工作于龙泉青瓷研究所。1992年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他的青瓷作品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既保留了传统青瓷釉色的晶莹剔透,造型端庄秀丽的特点,又大胆吸收现代思想,作品器型单纯、简洁,釉色上清雅古淡,厚薄相间,深得自然三味。

猜你喜欢

豪情龙泉青瓷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烽火豪情:初光先照映初心
龙泉青瓷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去昆仑,让肺腑劲燃旷古豪情
青瓷出越窑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万丈豪情,匆匆铸成哀伤
龙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