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始于“心”的登高“行”
2016-11-16梁志钦
梁志钦
潘刚始于“心”的登高“行”
梁志钦
攀峰之路艰辛漫长,而伊利集团掌舵人潘刚的初心、本心和匠心,始终未变
伊利有个著名的“三条线”:国家法定标准线、严于国标线的内控线、严于内控线的预警线,“三条线”层层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伊利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被不少全球乳品顶级供应商称为“史无前例”
中国人历来特别重视“8”这个数字。今年7月,荷兰合作银行(Rabo bank)发布了2016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集团的排名比去年提升2位,进入了全球乳业8强。这个“8”不寻常,不仅是亚洲乳企的全球最高排名,也是掌舵人潘刚带领伊利“登高”的又一站。攀峰之路艰辛漫长,而潘刚的初心、本心和匠心,始终未变。
全球最高空气清洁标准,伊利工厂建有自己的污水处理
美国畜牧专家在伊利标准化牧场称赞青贮颗粒破碎程度专业化
不忘初心 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一直以来,潘刚带领伊利围绕消费者这个核心,不断开发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目前伊利已经拥有1000多个产品品种,包括金典、舒化、金领冠、安慕希、巧乐兹等众多明星产品。以消费者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杯营养、健康的好牛奶,就是潘刚的初心。这份初心,坚持多年,始终不变。
随着喝牛奶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他们的年龄也从60后、70后、80后扩大到了90后和00后。面对这样的变化,潘刚依然不忘初心,始终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今年6月份在英国举行的中英企业家峰会上,潘刚就分享了他对消费升级最新的思考。潘刚分析了当前中国消费升级的四个特征:一是消费品质从“能温饱”到“要吃好”的变化,二是消费形态从“买产品”到“买服务”的变化,三是消费方式从“线下买”到“线上买”的变化,四是消费行为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变化。潘刚认为,只有深入把握了这些特征,并让企业顺应趋势,做好服务,才能站在新经济时代的潮头。
针对这些特征,在潘刚的推动下,伊利实施了“BASE”实践,即品牌(Brand)、品质(All for Quality)、服务(Service)和体验(Experience)。例如伊利联合电商推出的智能硬件,只要轻轻一按,就能完成产品下单、支付等一键式购买全过程。这就是“BASE”实践的一个具体案例。
潘刚对消费者的“一片初心”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6品牌足迹报告》中,伊利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过去一年,88.5%的城市家庭购买伊利品牌7.8次,也就是说,2015年消费者购买伊利品牌超过了11亿人次。
坚守本心 视品质如生命
围绕着“以消费者为核心”,伊利进一步提出了“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这一愿景。而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品质和产品多元化要求的提高,如何在开发创新产品的同时,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品质,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基础,也是潘刚提出“伊利即品质”这一信条的本心。
曾几何时,伊利在国外同行中有了“标准苛刻”的口碑。因为所有国内外供应商都要进行品牌优选,而后才能供应,也有部分乳品原料需要通过供应商特别加工定制才能满足标准需求,不仅对原料质量控制指标要求多,并且对每项指标设定了极为严格的限量值。
“这太苛刻了!”一家外国供应商拿到这份标准,忍不住叫出声来。因为在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对原料奶根本没有这么严格的标准。
但伊利的全球标准是不容改变的,因为在这里,品质就是生命。“伊利追求产品质量安全永无止境,对消费者的安全承诺毫无条件,我们要怀着对消费者的敬畏之心,以切实的行动去改善、优化、升级我们的全球质量管理体系。”潘刚这样说。
在伊利的企业文化中,品质作为食品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处于最核心的位置。在“伊利即品质”的信条下,“视品质如生命”是最高准则。伊利有个著名的“三条线”:国家法定标准线、严于国标线的内控线、严于内控线的预警线,“三条线”层层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伊利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被不少全球乳品顶级供应商称为“史无前例”。正因如此,当潘刚请来全球品控三巨头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为伊利的全球质量管理体系“挑刺”的时候,三家机构的专家用“过硬”两个字来形容伊利的质量管理。
伊利跃居全球乳业八强,引领乳企智能制造试点
淬炼匠心 细节需精益求精
“视品质如生命”这句简单的话不是什么秘密,却是伊利能攀上全球乳业顶峰的不二法门,因为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却最难做到的“诀窍”,伊利通过三个100%做到了。
在伊利,有三个“100%”始终被所有伊利人挂在嘴边,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这三个“100%”就是“100%用心,100%安全,100%健康”,也是食品企业的金科玉律。
在潘刚的眼中,这三个“100%”其实就是工匠精神。潘刚认为,伊利作为食品企业,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营养,更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11亿消费者选择伊利,是全体伊利人长期努力的结果;但要从11亿到0,可能就是一瞬间、一个事件!”潘刚居安思危,用这样的话语“警示”伊利人。所有伊利人也知道,这绝非夸大,确确实实就是伊利的“一票否决”。
在潘刚的带领下,伊利坚定地推行“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这一行为准则。在伊利的供应体系内,一直流传着一个“伊利人出现在供应商的供应商的仓库里”的故事:曾经有一家企业,想进入伊利的供应商体系,于是提交了申请并接受检查,结果有一次,当这家企业去自己的供应商那里进货时,却发现伊利的质量检查人员已经出现在自己供应商的仓库里。
任何和品质有关的事,总要追到根源、挖到关键,永远比别人多想一步、早做一步,这就是潘刚的匠心。
“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这是潘刚特别钟爱的一句话。全球乳业8强无疑是潘刚攀峰途中的又一道风景。2年前,在伊利进入全球乳业10强时,潘刚曾对全体伊利人写了一封内部信。在那封信中,潘刚说,思字有田,让我们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家食品企业,和土地关联,和数百万奶农、数十万合作伙伴和员工关联;恩字有因,让我们时刻知道归因,知道一切成绩的取得来自消费者的信任。而今,伊利已经从10强迈进到8强,伊利和中国乳业的攀峰之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潘刚的“思恩”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