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患者术后术区应用止血绑带的观察研究

2016-11-16许鹏娟邢栗菸

许鹏娟+邢栗菸

【摘要】目的 评价对比止血绑带与绷带加压包扎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方法 选取2013年01月~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的皮下血肿、淤血、渗血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在皮下血肿、淤血、渗血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血绑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绷带加压包扎,可作为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的常规止血方法。

【关键词】冠脉造影;止血绑带;绷带加压包扎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9.0.02

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造影术被用来诊断有无冠心病或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1]。目前针对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的问题存在两种方式[2]:一种是采用传统医学绷带加压包扎,另一种是采用止血绑带加压包扎。而术后压迫止血效果则关系到患者术后的康复以及患者的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1月~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9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2例,女418例,平均年龄(58.48±9.47)岁。入选患者需为了解检查及手术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Allen试验阳性、单纯冠脉造影的患者,除外严重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完善常规检查。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术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止血绑带压迫止血,每隔2 h抽气减压;对照组则传统医学采用绷带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术侧手腕制动,腕关节可以活动。术后每隔半小时观察患者术侧掌指的颜色、肿胀及麻木程度。主要观察指标为有无皮下血肿、淤血、渗血。若患者不能耐受,可采取适当措施减轻压力,如观察组放气减压,对照组放松加压绷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皮下血肿、淤血、渗血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随着冠脉造影术在我国的普及,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已被认同。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具有穿刺成功率较高、损伤较小、局部并发症较少、易于操作以及患者舒适性提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由于桡动脉途径的特殊解剖结构易发生血肿等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术后压迫止血相当重要[4]。

经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皮下血肿、淤血、渗血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对照组为桡动脉穿刺术后常规止血方法,是以一块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后在穿刺点上方进行绷带加压包扎,易因压迫点不准确从而出现穿刺点的压迫异位出血,而且包扎后不易于观察局部出血以及皮肤状况,而且由于压力相对恒定,易出现前臂肿胀。而观察组使用的止血绑带因其透明性较好,可以随时观察到有无局部出血以及皮肤状况,而且由于为充气式止血绑带,可以随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压迫力度,改善患者的肿胀及麻木感,提高患者舒适度。另外由于气囊仅压迫桡动脉,而对尺动脉无影响,因此对于手指的血液循环并无明显影响,而且可以确保足够的静脉回流,减少手部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比常规绷带加压包扎可以使患者恢复更快,而且保持较高的舒适度。

另外,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较厚、动脉硬化程度较为严重等因素,皮下血肿、淤血等较年轻患者发生率高[5]。因此对于护士来说更应该充分了解每位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且应该采用相对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护,并在冠脉造影术后更加严密的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以及皮肤色泽、温度等,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止血绑带的使用可明显降低皮下血肿、淤血、渗血的发生率,而且方便观察术区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作为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的常规止血方法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魏 盟,严 卫,樊 兵,等.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级冠状动脉成形术.中华医学杂志,2000,113:24-25.

[2] 林春九,朱 慧.两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局部压迫方法比较.江汉大学学报,2010,38(2):83-85.

[3] 沈小清,边旭娜.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局部压迫方法的选择.护理学杂志,2009,24(5):40-41.

[4] 成晓蓉,甘小惠,陈玉红,等.强力加压型止血器在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6,21(6):544-545.

[5] 陈刘颜.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60-61.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