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6-11-16沙林彪

关键词:中西结合高血压疗效

沙林彪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西医组60例与中西医组61例。西医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的总治愈度为96.72%,明显高于西医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结合;高血压;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9.0.0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疾病成为了严重威胁中老年生活和身体质量的头号杀手[1]。据悉,近年来我国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但是高血压疾病的完全治愈率却在逐渐下降,许多中老年人由于受到高血压疾病的困扰,生活和工作素质明显下降[2]。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西医组60例与中西医组61例。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发现均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西医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5.7±1.6)岁;

Ⅲ期高血压12例,Ⅱ期高血压33例,Ⅰ期高血压15例。中西医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44.5±1.2)岁;Ⅲ期高血压11例,Ⅱ期高血压32例,Ⅰ期高血压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西医组采用硝苯地平缓控释片(拜耳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91)治疗。患者第一天服用30 mg,1次/d,1个月为一疗程。

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同,中医可以为患者采用不同的中医药方治疗。(1)肝阳上亢型。患者使用的中药药方为羚羊角粉0.2 g、菊花6 g、狗儿6 g、枸杞10 g、生地黄25 g等[3];(2)风痰上扰型。中药药方为天麻5 g、

菖蒲5 g、冬术10 g、半夏6 g、钩耳10 g;(3)气滞血瘀型。采用芎藭5 g、赤芍20 g、四花青皮5 g、柴草8 g、白芍和红根各10 g[4];(4)肝肾亏虚型。主要配方为杞子8 g、杜仲8 g、牛膝5 g、霜叶5 g、当归8 g、生地黄10 g等。水煎服,2次/d。治疗期间患者宜禁食辛辣和高脂肪食物,以提高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康复:患者血压回归正常,其他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患者血压出现明显下降,其他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患者血压无明显下降甚至增高,其他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总治愈度=康复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中西医组总治愈度为96.72%,明显高于西医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升高。其中,根据患者血压升高的程度不同,临床将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三类。Ⅰ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90~99 mmHg,收缩压140~159 mmHg;Ⅱ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100~109 mmHg,收缩压160~179 mmHg;Ⅲ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压110(含110)mmHg以上,收缩压在180(含180)mmHg以上[5]。本次实验中,Ⅲ期高血压23例,Ⅱ期高血压65例,Ⅰ期高血压32例。高血压疾病有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6]。本次实验西医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是西医常用的高血压疾病药物,其对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有着明显的两小,但是不良副作用较大,且不适合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7]。中医治疗中根据患者中医症候的不同,为患者开了不同的药方,可以有效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例如,生地黄有清热生津滋阴的功效,入肝肾,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患者;白芍归肝,脾经,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气不舒和血虚肝脉失养,是治疗气滞血瘀型的良药;冬术(白术)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功效,能够能消虚痰,对治疗风痰上扰型高血压有明显的效果,杜仲归肝、肾、胃经,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型患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患者的康复率为77.05%,好转率为18.03%,总治愈度为96.72%,明显高于西医组的康复率53.33%,好转率28.33%以及总治愈度81.67%(P<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付星光,李 杰.中西联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61 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12):2208-2209.

[2] 杨振亚,张青桂.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红症所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19):133-134.

[3] 吴欣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6(20):64+66.

[4] 陈志成,叶镇威,陈志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09(27):15-16.

[5] 崔胜利,尉庆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0(08):6+8.

[6] 余 群,郭 晟,欧阳丽.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症48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17(03):48-49.

[7] 张 映.替米沙坦结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4,11(22):39-40.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中西结合高血压疗效
全国高血压日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分析
肱骨外科颈陈旧性骨折临床诊疗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