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生活实例活化“分子与细胞”课堂

2016-11-15罗亦成

中学生物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

罗亦成

摘 要 以必修一为切入点,挖掘其中的生活素材,让必修一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活化生物课堂。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生物学课堂 生活常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新课标学生物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生物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根据这一理念,只要教师能充分地挖掘实际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把这些资源与教材知识整合在一起,就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及其重要性,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做出相应的个人决策。

高中生物必修一是学生在高中生涯中接触的第一本生物书,学生往往从这里开始奠定生物的基础,所以能否学好必修一,对学生整个生物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必修一教材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活元素,对培养新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奠定学生高中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以必修一为切入点,挖掘里面的生活素材,让必修一的知识应用在学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让这些素材贯穿《分子与细胞》这本书的知识讲解,活化生物课堂。

1 充当生活小百科,解决生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生物科学与人类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生物知识具有解释人类生理生活现象的功能,按理说应该是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可能是教师将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在介绍课本内容时未能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没有为学生搭建起生物理论与实际生活的桥梁。

在讲解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中无机盐的功能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点滴瓶里装的主要是什么吗?这时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水。教师:水能直接打进人体吗?如果水打进人体会怎样?学生:细胞吸水破裂。教师:那到底是什么?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即生理盐水),为什么输液用生理盐水做基质?因为生理盐水的浓度刚好与人的细胞液浓度接近,注入后才能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形态。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同时收获了一项重要的生活常识。相信学生会深刻记住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功能。

这样让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探究的问题与现实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有助于学生体会生物学与生活的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理念。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注重与实际的研究应用结合,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

2 科普一下,辨析生活中的认识误区

生活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究竟是对还是错?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教师可以在《分子和细胞》的课堂中引入生活的认识误区,让学生辨析,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还原科学的真实面貌。

比如讲解第四章第一节“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教师提出问题:人游泳时手皮皱缩是失水还是吸水?这时候学生的答案不约而同是失水。然后教师再告诉他们这是生活中的一种错觉,接着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人体的细胞液浓度大还是泳池水的浓度大?这时候学生就会饶有兴致地思考并发现,应该是人的细胞液浓度大,按刚学的内容,那应该是吸水才对,但为什么看起来是失水皱缩呢?这时,教师就要拓展一下起皱的原因,剩下就是科普的内容:是手表皮的细胞液浓度大于水的浓度,导致水向浓度大的方向流动,表皮细胞吸水膨胀。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不受限制的膨胀,细胞与细胞间发生挤压,使表皮向上隆起,就是看到的起皱。通过这个问题,不仅科普了知识,而且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判断对错,既拓展了知识面,又锻炼了科学思维。

又如学习第五章“细胞呼吸”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什么是有氧运动。对这个问题,很多学生会回答是在户外进行的运动就叫有氧运动。但当学习完第五章细胞呼吸后,教师就可以跟学生解释清楚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这时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而无氧运动是指肌肉细胞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同时告诉学生在有氧锻炼时,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较好的健身运动方式。

3 掌握实用的生活小技巧

在学习完第四章第一节“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后,教师提出问题:本节课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然后教师抛出问题:你们生活中手机掉水里了怎么处理?因为很多学生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热烈讨论。教师传授一个小技巧:进水手机不用扔掉,只要放到米缸里2~3 d就能恢复其功能。学生直呼神奇,同时质疑,这是真的吗?接着教师就买个关子: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里面有什么生物学原理?这时,学生会有激烈的讨论。然后,教师再顺势补充种子通过吸胀作用吸水这个知识点。讲完之后学生就明白了,种子没有大液泡,不能进行渗透吸水,但是淀粉内的淀粉等是亲水性物质,吸水能力也很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很好引入补充知识点,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到处理生活中突发事件的一些技能,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4 预防疾病,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生物教学对生活行为有指导作用,通过生物知识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比如学完“细胞癌变”这一节的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癌症为什么难治疗,怎么预防?学生学习了癌细胞的特点,就能理解癌症难以治疗的原因及癌症的危害。如果这时教师及时地科普一些生活中容易致癌的不良生活习惯,相信学生会从内心摒弃这些坏习惯。在进行这些生活习惯教育时,教师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所以学生更容易信服和接受,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又巩固了生物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对于生物学科,将生物知识生活化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活化的生物课会让学生喜欢生物课,有助于生物的教学和知识的传递。因此生物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能力上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瑞珍.新课程的听课与评课[J].文学教育(下),2009,(11):154.

[2] 殷丽娟.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J].文学教育(上),2009,(11):31.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
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