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苟坝会议看党的民主集中制

2016-11-15张坤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场民主集中制红军

摘 要:苟坝会议是中央红军继遵义会议、扎西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为诠释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1935年3月10日至12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召开了一次关系着红军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的苟坝会议,虽说苟坝会议是因为军情紧急,临时决定召开的一次会议,但是会上针对是否进攻打鼓新场展开激烈的争论,最后演变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经过一波三折,最终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取消了进攻打鼓新场的决定,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军事行动,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可以说苟坝会议是中央红军继遵义会议、扎西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诠释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启示一:既要坚持广泛民主,也要实行正确集中。

1935年3月10日的1时,红一军军长林彪向朱德主席发电报主动请缨进攻打鼓新场。当时红军总部驻扎在苟坝,军情紧急,晚上便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会上大家争论的非常激烈,毛泽东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据理力争,他甚至以要辞去前敌政委来制止,想改变一边倒的局势,但是没有奏效。当时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看到大家争论如此激烈便来了个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结果20多个与会人员中除了毛泽东外,大家一致同意攻打打鼓新场,同时会上将毛泽东刚当了7天的前敌政治委员的职务表决掉了。

毛泽东被免职后,仍忧虑着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他首先说服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人周恩来,同周恩来一起说服朱德,继而在次日的会议上说服参加会议的20余人。中央会议重新作出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计划。这一重大决定,避免了党和红军遭到全军覆没的危险。

然而苟坝会议也暴露出“原有二十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决定军事行动”这种领导方法的弊端。在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的战争环境中,每一次军事行动都经20多人的中央会议讨论决定,是非常被动的,既容易贻误战机,又不易统一意见,甚至正确的意见还有可能被反对的意见压倒。所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3月12日的会议上,中央果断讨论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即新的三人军事小组),全权负责指挥军事。由此苟坝会议从讨论红军军事行动转为讨论决定成立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苟坝会议再次说明,民主对集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而集中对民主具有指导性作用,在党内,不能只有充分的民主,没有正确的集中。

启示二:既要敢于坚持真理,也要勇于修正错误。

坚持真理需要胆识和气魄,修正错误也需要胸襟和情操。一般来说,服从多数与坚持真理是一致的,但是,并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有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苟坝会议上,毛泽东之所以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是因为他对当时敌我的情况是有深入研究,他洞悉当时的形势,遵义战役后,蒋介石亲临贵阳督战, 并于3月5日下令各路追剿部队向遵义、鸭溪地域压来,红军再一次陷入了敌军四面围击之中。如果红军硬要去攻打打鼓新场这一堡垒,突出敌军新的包围合击圈就更难。从打鼓新场西南面看,滇军从黔西到打鼓新场只需一天行程;从西北面看,国民党军周浑元纵队三个师只要大半天急行军就可赶到打鼓新场侧击红军后背;从东面看,国民党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只需大半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場攻击红军左侧背;从东北面看,川军三个旅和国民党军上官云相部两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场投入“聚歼”红军的战斗。虽然打鼓新场只驻有黔军一个师六个团,战斗力也不强,但是,打鼓新场筑有城墙,修有碉堡,黔军完全可以坚守待援。如短时间内不能解决战斗,红军必然被打鼓新场之敌死死拖住,待援军围歼,导致全军覆没。

如此严峻局势中央是清楚的,针对蒋介石这一新部署,中革军委3月4日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为前敌政治委员,以统一指挥红军粉碎敌人新的进攻。但是,因为当时全军上下只想着打大胜仗,求胜心切,没有谨慎考虑,甚至没有考虑到冒然行动将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以至在苟坝会议上出现了大家一致要打驻守在打鼓新场的黔军,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说不能打的局面。面对这样的结果,毛泽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散会后,他来到了碾磨房,坐在碾磨上,手里刁着一支着烟,陷入了沉思,他越想越多,夜不成寐,于是他深更半夜提着一盏马灯走在坎坷的乡间路上,去找周恩来商量,想要制上这种鸡蛋碰石头的做法,这也便有了真理小道之说。

毛泽东这种顾全大局,心系红军,胸怀天下,不惧人前冷语,不怕丢掉官帽,始终坚持真理的做法体现了他中流砥柱、力挽危局、大义凛然、磅礴正气的英雄气概。同时当与会红军指挥员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发现到自己的错误后,带头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也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尚真理、尊重事实的高尚情怀和高风亮节。事实证明,只要耐心细致地摆事实、讲道理,充分说明理由,讲清是非利害,是能够说服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改变看法和态度的,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启示三:既要注重会议决定,也要搞好个别酝酿。

“会议决定”重大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个别酝酿”是民主讨论的基础,是为“会议决定”做好准备的过程。在个别酝酿的基础上开展充分的民主讨论,有利于党委成员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克服个人思想认识的局限性;有利于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为正确集中、顺利形成决议创造条件。当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否定后,他首先与党内委托的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周恩来进行个别酝酿,坦诚交流,讲清局势,形成共识,统一思想。说服周恩来后,两人又一起说服了前敌司令员朱德和党的总负责人张闻天。第二天,当他们阐明正确主张后,大家一致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为会议作出正确的决定提供了事实依据,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果毛泽东不积极给周恩来等人做工作,周恩来他们没有很高的觉悟及时转变过来积极支持他,事情将会是另一种结局,历史也许将会改写。

启示四:既要重视多数人的观点,也要尊重个别人的意见。

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基本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苟坝会议上,20多人举手表决,只有一双巨人的手始终没有举起来。从苟坝会议的实践来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行事,更不能动不动就搞举手表决。在尊重多数人观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听取少数人的意见,吸取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意见中的合理成份。陈云说过:“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有了反对意见,可以引起自己思考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受文化知识、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信息占有的局限,抑或受利益驱动、私心杂念和感情因素的影响,多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完全正确,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匆忙作出决定。要在客观理性、全面分析、慎重研究的基础上适时表决,正确决策,科学决策。尤其是当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社会各种尖锐矛盾,面对克难攻坚的艰巨任务,作为地方组织如何认清形势,如何做出准确判断,科学决策,我认为能否坚持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好党委会工作方法,开展好党内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等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张坤(1970—),女,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中共播州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建。

猜你喜欢

新场民主集中制红军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把民主集中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美丽的新场古镇
爱情永恒(组诗)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党的建设科学化与健全民主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