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一扶淡菊,独嗅芬芳
2016-11-15杨萌
杨萌
清代李渔曾有这样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人们总乐于让自己在红尘中起伏,心却没有归属,或在意他人的臧否,或追求身份的高低,以物喜,以物悲。而在我看来,或许每个人的能力当真有珍珠与沙子之别,但功成名就与否,实难揣测。我们只要不违逆内心的本真,在心中修篱种菊,便不会在意俗世虚名,蓦然回首时声名自显。
总有人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未能如珍珠一般显耀于人,而只能在沙滩中徘徊挣扎。其实,一粒沙子掉进沙堆中固然找不出来,难道一粒珍珠掉进珍珠堆里就可以吗?因此,珍珠与沙子,与其看作是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别,不如理解为每个人对于自己该如何立于天地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当珍珠——自古以来,将相公卿数不胜数;有的人则选择当沙子——默默耕耘,甘于奉献,在平凡中创造自己不一样的价值。少年李白有着“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狂傲,着实难掩光辉;但传奇如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也算对他后半生青灯古佛、光芒尽敛、平凡如沙、圆融无碍的总结了。
两种选择其实殊途同归,都是我们守住自己完整的灵魂,准备去承受整个世界的姿态。
为自己的追求奋斗一生,所以为人尊重。看清楚心中的愿望,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合于天地大道,不正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吗?
史书卷轴上,既有流芳百世、成就千古之名的人,也有臭名昭著、其罪行罄竹难书之徒。“家喻户晓”者如秦桧,生前有旁人难以企及的富贵,死后却留下万世不灭的骂名,可见拥有珍珠般耀眼的地位,并不一定获得与之相匹的认同与尊重,因此又怎知过着沙子般平淡无奇的生活,就不会得到认同与尊重呢?
我一向迷恋于钧瓷的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有的不可思议的艳红里含着千秋万彩,有的让人心颤的青蓝中糅着从苍天到大海的颜色,唯有内心有追求,才配拥有万千窑变超乎寻常的精彩。
荷锄而归,惟愿在心中栽一扶淡菊,让暗香浮动在举手投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