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策略初探
2016-11-15张桂兰
张桂兰
[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教授指出:学会语言的标志是学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是消极语言,要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变,就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课文语言去表达,这样就可把理解的消极语言,变成能运用的积极语言。
[关键词]消极语言积极语言转化策略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上海师范大学吴中豪教授认为:学会语言的标志是学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是消极语言,要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变,就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课文语言去表达,这样就可把理解的消极语言,变成能运用的积极语言。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策略转化。
一、抓课文朗读背诵,促精彩语言积累
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质量和速度。”清代陆世仪在《陆桴亭论小学》中也说道:“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语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语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陈寅格先生小时候在家长的引导下能熟诵《三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等,为成人后从事学问研究工作获益匪浅。鲁迅和胡适,都是了不起的大学者、大文学家,都受惠于小时候的朗读背诵,他们小小年纪就在学识上有了很好的积累。
由此可见,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多读多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文,不但能扩大句型积累,熟悉语言规则,还能积累语感经验,促进语言质量的提高,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方法。
《九寨沟》一课,文字优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不论是景物描写,还是动物描写,都是值得学生积累的好范本。如对金丝猴的描写,如果让学生来写,他可能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金丝猴在向你窥探。而课文却用了三个句子来: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想你窥视。多么灵动诗意的语句!为什么学生不会写呢?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类似的句型积累。所以,让学生积累此类句子,比认识金丝猴的特点更有用,更有意义。再如这句话:“我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散步,闻到一阵阵淡雅的清香。”如果换一种表达:“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吸引我的不是它狭长的枝叶,也不是那洁白的小花,而是那淡雅的清香。”是不是觉得白兰花更香了呢?其实秘密就是来自“不是…..也不是……而是……”这样精致的句型。学生积累了此句型,在习作中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说到旅游,我最想去的地方,不是清奇俊秀的桂林,也不是浓妆淡抹的西湖,而是云雾飘渺的黄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倡导朗读背诵,不能仅限于课内,还要着眼于课外。如优美段落、经典诗词等。这些都是孩子语言积累的源头活水之一,对提高、积淀文学底蕴和口才的培养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源头活水,学生的消极语言运用必然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抓课文中心句子,促语言表达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博士说:“理解一种语言的运作规则,与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而是应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
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中有很多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句子,抓住这样的句子来引导学生利用文本语言说话表达,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槐香五月》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如同诗一样美妙,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对称句式错落有致,描写抒情水乳交融,叠词、象声词的运用,更是为文章锦上添花,如同一首田园诗,使全文呈现出诗一般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在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后,笔者抓住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表达训练: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槐乡孩子的季节,你能用上课文中的语句在后面加上一句话,来说明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吗?因为有了前面阅读的铺垫,学生就会充分利用课文语言来表达。如,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带着槐花,她们飘得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在这样的语言表达训练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消极语言有效“说”成了积极语言。
三、抓课文故事续写,促语言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引领学生在丰富的语言情境中反复大量接触文本语言,积极地运用、创造性地模仿文本语言进行语言实践,实现文本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迁移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语言质量。
童话《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主要讲述了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他太难看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中去旅行,明白了脚掌、驼峰、睫毛对自己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的故事。课后有一个续写故事的小练笔: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迁移和运用课文语言,笔者先设计了一个课堂练习说话的环节-------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那么,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睫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小骆驼没有说,你能把小骆驼的心里话说出来吗?
这一角色转换,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把课文消极语言内化成积极语言的过程。但语言的运用光有内化的过程是不够的。所以让学生自己续写故事,就是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指向语言的迁移和运用。因为有了课文的语言内化练习,所以学生续写的故事也十分精彩。
四、抓典型句段篇仿写,促语言生成
桂诗春在《心理语言学》中说:“心理语言学家对语言习得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如‘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和‘认识论等,但基本上都承认:模仿是儿童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手段,尽管不是唯一手段。”我们教材里的很多课文都很有“范”,善于利用好课文这一范本,对于学生的积极语言的发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抓典型句子的仿写,不拘泥于修辞手法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用课文教语文,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到仿写句子,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比喻、拟人、排比类句型。其实课文中还有很多可以模仿的句式,各个年段都不必拘泥于这些修辞手法的句式仿写,要拓宽仿写的范围。
比如《荷花》一课有这样一句:“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游过来,告我我昨夜做的好梦……”句子后面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很多仿写的空间。理解句子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还有谁会来告诉我什么呢?然后出示“过来,告诉我”的句式,让学生仿写,并提醒学生仿写时要想象合理。再如《学会合作》中,“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这是一个设问句,理解“顾名思义”的含义后,也可让学生用“顾名思义”来仿写一个设问句:“什么是呢?顾名思义,就是。”这样的句式仿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表达,也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消极语言通过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变成了生成的积极语言。可以说,这样的生成,是我们语文课堂努力追寻的目标。
2.抓典型段落的仿写,不拘泥于构段方式
段落仿写,应注重段落的构段方式,也应注重段落的有序、具体。苏教版语文有很多课文构段方式很典型,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三上《北大荒的秋天》,就是典型的总分式构段方式,主要抓住三个中心句分别展开分述:天空一碧如洗,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对于刚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会这样的构段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的。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能写出中心句,但围绕中心句表达具体、有序是他们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以“原野热闹非凡”为例。首先让学生找出这一句的关键词,并理解什么是“热闹非凡”,然后找出原野上的景物是如何“热闹非凡”的:大豆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在乐呵呵地演唱、榛树叶子像是燃烧的一团团火。学生具体感受了原野的“热闹非凡”后,再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有序:这三样景物的表达顺序能换吗?不能。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来写的,文字表达要有序。
当学生明白了段落的特点之后,相机进行仿写练习,出示画面——《这里真美》,学生仿照课文提炼出中心句“这里的天空真美,这里的小河真美,这里的草地真美,这里的树林真美”后,相机进行指导:天空、小河、草地、树林里都有什么呢?它们美起来又是什么样的?能说具体吗?然后指导学生一一说具体。再接着引导:写景物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果要写天空中的白云、小鸟,应该先写白云还是小鸟?如果把四个中心句分别写具体,构成一篇文章,应该怎样安排顺序?当明确了这些以后,接下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练说,然后根据学情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仿照课文片段完整写下来。这样的语言转化策略水到渠成,学生一课一得,获得了围绕中心句写具体、写有序的能力。
3. 抓典型篇章的仿写,不拘泥于文本结构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也就告诉我们,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但要关注文本的结构,还要关注文本的写作方法;不但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每一篇课文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同为写人、写事或写景的课文,表达方法肯定不一样。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感悟文本的写作特点,并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文本尝试仿写。
如关于写人的文章,各册课本里都有,学生也都知道写人文章的一些基本写作特点:一般要抓住衣着、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正面描写。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就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文中找到外貌、语言两方面的正面描写的具体语句。但接下来学生也会发现,课文还有三处景物描写:第一处描写了天游峰的险,第二处描写了天游峰的高,第三处写竹林里的宿鸟。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立意的角度去思辨:去掉这些景物描写可以吗?写人的文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景?深入思考中,学生体会到了景物描写的侧面烘托作用:写天游峰的险和高是为了突出老人工作的累,从而刻画出老人豁达开朗、热爱工作的美好品质,写竹林里的宿鸟是为了衬托老人性格的爽朗。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在写人的时候,不仅要学会正面描写,还要学会侧面描写。课后相机引导学生迁移写作:老人说,30年后,照样请我喝茶。30年过去了,老人如果还健在,会是什么什么样呢?以《30年后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为题,注意要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写30年后的扫路人。有了课本消极语言的依托,再加上表达方法的明确,一课一仿,学生的积极语言运用能力就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总之,促使学生把课文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课文语言去表达,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会更高,表达也一定会更有文采。这也应将成为所有语文老师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吴忠豪.再论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J].小学语文教师,2015(9)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