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管窥
2016-11-15郭建理
郭建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 “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看来只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成功与满足感,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教育心理学中曾对兴趣这样定义: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性,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惟妙惟肖地说明了学习兴趣在一个人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达尔文在自传中也曾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刻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数学教学中暴露学生数学认知过程中的“愤悱”或“缺憾”之处,从学生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新课题,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当学生自己发觉在理解教材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漏,留意到某些衔接不到的地方,感觉到使知识彼此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还欠缺某些东西时,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通过恰当的设计,使学生发觉自己所有的知识还存在着某种不足,认识还不全面完整,面临的情境与已有知识有分岐、矛盾,就会引起他们的新奇和惊愕,并引起他们注意、关心和探索的行为,就会由此产生认识需要和对新知识的积极追求,此时教师应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等差数列{an}的前几项和公式 ①; ②推导出以后,考察其特征的教学中,应创设如下问题情境:⑴公式①是关于n的什么函数,它有什么特征?⑵满足⑴中函数特征的 相对的数列{ }是否为等差数列?⑶数列{ }是等差数列与数列的前n项和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没有常数项这两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⑷对公式②如果n为奇数,则 与哪一项有关,你如何求 ,能否利用n为奇数的 公式,(n为奇数时, ),这样合理而有层次地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做学生成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给每个学生以表现机会,让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促使他们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请记住,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首先要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创造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表现是人的思想的外化,是一个人才气,能力的发挥,表现是每个学生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给每个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这种现象:在一个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最有机会表现自己,特别是遇到教学公开课时,优秀生往往成为课堂媒体独家采访的对象,他们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而滔滔不绝,他们是课堂舞台上的主角,而其它同学只能在“被遗忘的角落”成为观众、听众、配角,在学习活动中打打酱油,长此以往,旁听意识浓了,参与意识淡了,事不关己,漠然置之,学生渐渐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遭受冷遇、挫折、失败是学生学习中丧失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自我,培养自信,超脱自我,帮助他们成功。
其次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遵循循序渐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平时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虽然解决的是某个在旁人看来并非困难的问题,却因为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有了收获而激动不已,进而重新燃起学好数学的热情,因此数学教学中对于成绩不突出的同学,若先降格以求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练习题彼此尝试以下,或让他们演板,或让他们经过思考后说出解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成功,就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得到激励、鼓舞,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以真挚的言行打动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个老师的人生价值是在讲台上实现的,一个老师的人格、学识魅力更是在讲台上体现的,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一个师德高尚优秀的教师是这样写照的:从青春蓬勃到两鬓华发,教坛耕耘历尽春秋冬夏,倾毕生热血和不渝豪情,育参天栋梁擎祖国大厦;用爱心和智慧,浇灌桃李芬芳万树繁花,在无悔的奉献中,甘做烂漫春天里一株绿芽。可见教师本人的形象、气质、情操、情趣及教学水准与学生兴趣的孕育、保持和加深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表现的对数学的钟情,对本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将转化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激励,增强着他们的兴趣。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挥洒自如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在三尺讲台上讲经说法,引经据典而诙谐幽默,与学生交流合作,驾轻就熟而游刃有余,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启发着每一位学生求知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中黑板板书规范合理,流利整洁;课堂语言简明流畅,抑扬顿挫,幽默风趣;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要求教师这样表现:“你要给一班学生演示一个证明,这一道题你已经教过不知多少遍了,多年来你十分熟悉这段教材,的确,你对这个证明已经兴奋不起来了,但是请你不要把自己的这种情绪流露出来,要是你显得有些厌烦无趣,那全班同学都会厌倦的。证明一开始,你就要装得很兴致勃勃的样子;证题过程中,要装得自己有许多灵机妙招;最后证完时,要装得十分惊奇,犹如出乎意料一般,显出得意洋洋的表情。有时,一些学生从你的教态上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你要讲的东西还多一些,为此,你应该略作表演。”
五、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更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跌宕起伏、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个环节(1)新课引入时体现出艺术性和趣味性常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课堂提问要注意策略: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全面性;提问要言简意明,精炼扼要;提问要适合被提问对象的学识水平,通过提问让学生积极思考,既活跃气氛,又激发兴趣。(3)课堂上在学习严谨数学知识的同时运用直观生动的实物,模型、图表、幻灯、视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发兴趣。(4)拓宽数学解题思路,灵活多变。精心设计一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要求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多方位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要求多题一解,变换改变问题的问法,使学生在纷纭多变的问题中能探索归纳出其通解,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5)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所以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综合因素,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不必囿于某一固定模式。如引入概念可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索公式时可用发现法,归纳法;巩固知识时可用讲练法;相似易混内容可用对比法;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用点拨法、探索法、发现法;基础较弱的学生可用谈话法、讲授法。(6)课堂上现场直播教师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思维的真实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内心世界”、看到老师的思维轨迹,从而增强学生解题信心,进一步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解答问题时常常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思路繁捷,得心应手,学生在叹服老师技高一筹,知识渊博的同时,往往惊诧:平时学过那么平谈的知识通过老师的加工处理却变成了把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角匙,而自己却缺乏灵感,不知所措。殊不知老师课堂上的挥洒自如缘于课下的精雕细琢,是有备而来啊!教学中要让学生看到老师从数学材料中怎样捕捉信息并如何加工处理这些信息;让学生看到老师如何摆脱“困境”,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切入点”;让学生看到老师怎样与学过的知识取得了联系,所以教学中老师要扮演学生的角色,和学生一道分析、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山穷水尽时另辟蹊径,让学生在柳暗花明时茅塞顿开,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在启发式教学中曾说过:“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思考与体验相伴,兴趣与成功同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成功,没有兴趣,就没有创新,美国汽车工业骄子克莱斯勒,由于他对汽车制造的兴趣,为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加速了事业发展的进程和成功的速度,使克莱斯勒成为企业界一个全才的领导者。“情之所钟,金石为开”,高中数学教学中,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