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创新边界博弈

2016-11-15庄双博

中国民商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监管金融

庄双博

2016年,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的“规范”之年。

互联网与金融的携手,不仅在传统金融领域激起千层浪,而且成长为新的业态,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覆盖面。

但在监管相对宽松、门槛极低的环境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大量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提现困难、恶意诈骗、跑路倒闭的现象,一时间“跑路”竟成了互联网金融业的热搜词。

从“鼓励”“促进”,到“规范”发展,中央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提法之变,突显了金融创新的混乱局面。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已成刻不容缓之势。

野蛮生长

从2014年开始,“双创”成为时代的热词,各行各业的创业、创新受到无差别一致吹捧,众多创新公司纷纷披袍上马,各类风投、基金推波助澜,一时间风起云涌,创新大潮风头正劲。

在此背景下,金融创新借互联网之势汹涌而来,P2P网贷、第三方支付、大数据征信、众筹、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电商供应链金融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

从最初2012年的几十家到2015年的3000余家——其中仅2015年一年就增长了1020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

“不可想象,随便几个人,花几万块钱,建一个网站,就可以搞互联网金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曾经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门槛如此之低而感到惊讶。

而当时的状况就是如此,P2P网贷公司大多注册为金融信息咨询服务公司,所做的却是金融服务。由于行业门槛非常低,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公司开始野蛮生长。

而后,形形色色的“跑路”互联网金融平台甚至成为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恒金贷”上午上线,下午失联,只完成一个20万元的标的就跑路了,被称为P2P网贷史上最没有“理想”的骗子公司。

“鑫利源”上线3个多月后竟然在官网上发布“跑路公告”:“只跑步,不跑路?你们做梦吧!……骗你又能咋地?你们来抓我啊?”猖狂到肆无忌惮。

和其上线公告宣称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鑫利源会用良心去做平台,只跑步,不跑路”遥相呼应,好不滑稽。

“群众贷”所有借款项目完全抄袭易贷网,注册地点竟然在菜市场,被评为“史上最懒平台”。

“优易网”作为中国P2P平台跑路第一案,主犯罪名一波三折,报案时警方按照“诈骗罪”立案,后改为“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最后又改为“集资诈骗罪”——之后平台跑路案件大多以“集资诈骗罪”立案……

众多奇葩的跑路案例让人们气愤之后不免反思,如此之低的行业门槛和宽松的行业监管,在带来行业内各种创新争相涌现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内的混乱。

“客观而言,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初衷也不是为了骗钱,但是,往往走到了那一步不得不继续咬着牙往下走。出问题的公司往往最终都走向了庞氏骗局的路子。”金融类自媒体运营人士魏强分析。

因为一直关注金融创新这个领域,魏强的自媒体阅读量很高,与专业人士和专家交流非常频繁。

魏强介绍,“跑路”的公司往往是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以高额回报率吸引投资者,前期或许确实有好的项目可以投资运作,但随着吸纳资金越来越多而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日益不足时,为了避免出现集中兑付的情况,公司只好吸纳新的资金来补贴老客户的高额回报,最终走向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监管加码

金融创新固然有利于行业甚至整体经济的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整个金融业带来的便利更是有目共睹。但互联网金融爆发式的野蛮生长,必然暴露出很多问题。仅2014年就出现了270家问题平台,2015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5年新增问题平台达1054家,是2014年的2.47倍。

如此规模的问题平台出现,加之“e租宝”“中晋系”等恶劣事件的影响,必然引发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并出台严厉的监管政策。

今年8月24日,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并颁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网贷新政。《办法》明确网贷机构信息中介的属性,首次提出包括对信息披露、小额分散原则、ICP证书要求、银行资金存管等13项“负面清单”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同时,监管层留给网贷机构12个月的时间限时整改。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大多数网贷平台要么伤筋动骨大幅转型,要么直接被“监管死”。

而就在业内机构恐慌中忙于转型整改的时候,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专项整治重点从P2P网贷借贷、股权众筹业务、互联网保险、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互联网金融广告和信息业务6方面开展。

“如此频繁地颁布互联网金融相关监管条例,与近几年互联网金融野蛮成长、盲目发展,并最终带来巨大风险有必然关系。”魏强分析。

魏强坦言,金融作为服务型行业本来就是跨界经营,与其他各行业间没有隔阂,可以说金融业是没有边界的。但是金融创新却是有边界有底线的,监管政策如同山巅悬崖的边界,站在山巅之上就是“王者”,跨出半步就会跌下悬崖,成为万丈深渊下的“亡者”。

金融“无边”

互联网与金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为社会生产服务,也会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没有了明确的边界。

金融“无边”的特性,加之互联网金融兴起伊始规范不健全,监管内容相对不明晰,给从业者借供了肆意创新的空间,也使从业者对金融创新的“边界”缺乏敬畏之心。

另外,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诱惑也使从业者铤而走险。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在2013年只有60亿元,2014年突破183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突破千亿元增速超过500%。据中泰证券预计,此数字到2020年将突破十万亿元。如此之大的市场让从业者难以自持,冒险一搏。

魏强打比方说,“一群人登上薄雾弥漫的山巅,登山者无法看清悬崖的界线,是慢慢摸索前行还是大步迈进?这对从业者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稍有停顿就会被同行业远远甩开,甚至被挤下山去。跨步上前虽有粉身碎骨之虞,却有无限风光的先机。”

据统计,2015年初全国互联网金融企业达到3000余家,到年底时约有1000余家公司跑路或者破产,淘汰率高达30%,而这还是在监管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如此之高的淘汰率说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门槛虽然很低,但是生存环境却不容乐观。“商场如战场”在金融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业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融创新的过程都是一个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再出错——再改错的反复探索的过程。当监管部门还未“出手”时,就需要创新企业自律运营,以免引来“监管风暴”。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起步较晚,尚未行成行业自律的氛围。

魏强介绍,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过后,许多国家又重新提高了加强对金融业监管的意识。由于当时我国的金融系统和国际市场没有太多深入的联系,所以在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也正是由于缺少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相对于国际金融市场,我国金融业风险意识无论在监管部门还是从业者都比较淡薄。或许这也成为后来跑路潮的一方面原因。”魏强说。

“作为新兴业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经历成长、规范到成熟的过程,但其成长过程中缺了自律和规范这一课,这堂课需要我们及时地补上。”

正如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所说:“在一个行业迅速成长起来的同时,更需要考虑的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是否会同时伴随产生欺诈的问题,金融创新与反欺诈应同步推进”。

创新“有界”

金融虽“无边”,但创新“有界”。那么金融创新的边界在哪?如何把握这个边界?

“互联网金融不能触碰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两条法律红线。”时任央行副行长刘士余(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曾表示,尤其是P2P平台不可以设立资金池,也不能集合担保、借贷于一身。传统线下金融业务转到线上开展,也要严格遵守线下金融业务的监管规定。

国务院印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指出了互联网金融的边界,包括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发放贷款,不得非法集资;股权众筹平台不得“明股实债”或变相乱集资;互联网企业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不得依托互联网开展相应业务;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将私募发行的多类金融产品通过打包、拆分等形式向公众销售;金融机构不得依托互联网通过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嵌套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规避监管要求等等。

91金融CEO许泽玮在接受《中国民商》记者采访时回应:“对创业平台而言,坚持合规经营,绝不碰触任何监管红线,并对金融业务时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是其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之上,平台还要充分完善自我建设,包括进行信息披露、资金存管等符合监管合规要求的规定。”

有着十五年金融产品设计、研发和管理经历的短融网CTO杨夏耘在接受《中国民商》记者采访时,谈到他对金融创新边界的理解:“从狭义来讲,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边界。但是市场和需求总是在变化的,因此监管通常是审慎的,监管的同时,保护和鼓励创新,金融创新会突破监管。因此,从广义上来讲,只要符合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符合监控政策和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这样的金融创新是监控鼓励和支持的,是金融创新的广义上的边界。”

“金融无论怎样创新都应抓住金融的本质问题,并清楚金融的边界在哪里。”中国普惠金融联席会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说,金融的本质是什么?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融通,是资金使用权的让渡并以此实现保值增值,是为实体产业服务的工具,而不是空洞的符号游戏。近10多年来金融界出现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弃实趋虚、弃真趋伪、弃简趋繁、弃善趋恶”,似乎金融创新越复杂本事就越高,就是尖端金融,甚至出现动机不善的情况。金融创新应真正做到返璞归真,应“去虚就实、去伪就真、去繁就简、去恶就善”。

“金融创新要根据金融的本质往前延伸,而不能脱离了金融的本质去钻研旁枝末节,更不能走向歪门邪道”。对于金融创新的边界,刘克崮认为主要是界定“存”,看“资金池”;界定“贷”,看资本金,同时控制平台业务跨地域问题。

深渊亡者

近一年来,“泛亚”“e租宝”“大大集团”“快鹿集团”“中晋系”相继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它们越过了那条“界线”。

“泛亚事件”涉及投资者22万人,投资金额高达430亿元。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泛亚)最初设立“日金宝”是以0.3‰到0.375‰的日回报率吸纳投资,然后以0.5‰的日利息借给有色金属贸易商赚取中间利润。而当市场饱和贸易商不再借钱时,泛亚没有终止“日金宝”的运营,而是自己扮演起贸易商的角色。泛亚大量收购有色金属企图形成垄断然后再高价卖出赚取利润。

同时泛亚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的铟(一种有色金属)价格稳步攀升,而这和国际铟的价格没有任何关联,此平台价格由泛亚一手控制,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于是泛亚开始了吸纳资金——购买有色金属——吸纳新资金——一部分支付利息一部分继续购买有色金属的恶性循环。

由于忽视了有色金属铟的消耗量没有那么大,大量囤积却无法影响国际价格,最终垄断地位并没有形成,当出现大量兑付的时候泛亚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兑现,从限制兑付额度到无钱可兑——投资者可以拿到的只是一堆价格虚高(泛亚自己定价)的铟——泛亚暴露了所有问题。

“‘e租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在看守所,昔日的钰诚国际控股集团(“e租宝”是其旗下金融产品)总裁张敏说。合法的融资租赁公司赚取项目利差,平台赚取中介费,而“e租宝”只不过是一场“空手套白狼”的骗局。“e租宝”发布的融资租赁项目大都是利用自己子公司或联合其他公司伪造的根本不存在的假项目。“我们虚构融资项目,把钱转给承租人,并承诺给予其好处费,再通过承租人把资金转入我们的关联公司,以达到事实挪用的目的。”

“e租宝”平台实际控制人、钰诚集团董事会执行局主席丁宁说,“e租宝前后为此花了8亿多元向项目公司和中间人买资料”。

不仅如此,e租宝的项目担保公司也是同属于钰诚集团控制。利用花费上亿元的“病毒式营销”广告和大量的线下分公司、代销公司对老百姓的“贴身服务”,仅仅一年半的时间“e租宝”就非法吸收资金500亿余元,受害投资者遍布全国31个省市。

中晋资产和以上两家情况略有不同,一直到4月6日被警方查封当天投资者还能正常收到投资利息,此前也未发生集中兑付事件。截至案发,中晋资产累计非法吸收资金近399亿元,未兑付金额超52亿元,涉及投资者2.5万名,其中近90%投资人在上海。

中晋资产拥有50余家子公司、100余家有限合伙公司、3家上市公司——中国趋势(08171.HK)、华耐控股(01020.HK)、中国创新(01217.HK),据悉此三股均已成仙股(仙股是指价格低于一元,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

中晋资产重金包装公司,办公地点设在价格高昂的黄金地段,请名人代言——9球天后潘晓婷,其“潘晓婷撞球馆”也因中晋事件遭到受害者围堵。

中晋所做的一切伪装在普通公众投资者看来都是如此的扎实,令投资者想不到的是,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中晋的刻意包装,华丽的外表下只剩下一颗贪婪的心还在不断地吸食投资者的资金。中晋核心控制人徐勤生活奢靡,其曾对员工说“就算明天死也值了,因为活过了”。

变异的“创新”

除了上述此类P2P网贷平台,还有一种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新型金融传销也借助各种互联网手段迅速发展。这种传销模式在宣传时一方面利用各种最新术语——“金融创新”“区块链”“新型比特币”等来迷惑投资者,一方面许诺以超高额的收益,“一年翻十倍”、“躺着就赚钱”来诱惑投资者,更有甚者拿出一些来源不明的照片、文件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国家对其的政策支持来安抚投资者。总之,此类“金融创新”不过是传统传销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方式。

据了解,国内各种“虚拟货币”数不胜数:百川币、摩根币、贝塔币、马克币、暗黑币、克拉币等等。大多“虚拟货币”传销都会利用对比“比特币”(从一文不值到几千元一个)的案例进行鼓吹,同时捏造政府即将政策支持的谣言欺骗投资者。

其实国内的各种“虚拟货币”和“比特币”的差别很大:首先,比特币不是依靠特定机构发行,而是在特定的算法内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也就是俗称的“挖矿”);其次,比特币是通过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会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同时还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比特币流通环节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比特币数量是有限的,2014年后总量被限定在2100万个,任何机构都无法发行或者生产更多的比特币。

另外,比特币的源代码是开放的,而国内的任何一家宣称和比特币同类型的虚拟货币都不敢开放其源代码。国内的这些“虚拟货币”机构也会宣称可以通过“挖矿”产生,而其目的不过是想赚取你购买“虚拟矿机”的钱。

投资者可以每日通过矿机挖矿获得一定量虚拟货币的静态收入,另外还可以通过介绍拉人赚取一定量虚拟货币的动态收入,并可以得到被介绍人挖矿获得虚拟货币数量的一定比例,从而形成不同层级,层级越高收益越大。而这所有的虚拟货币收入不过是一堆数字罢了,机构可以随意控制虚拟货币的数量和价值,无法带来任何收益,机构给你的所谓收益都来自于新拉入投资者买“矿机”的资金(庞氏骗局特征明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所谓的“创新”模式,集聚了“直销”、“传销”和“庞氏骗局”的特点,线下宣称有厂家直供的商品、线上有各种虚拟货币、前期承诺给投资者各种高额收益。

相比较于传统传销,这类传销手段的设计更不容易让人发现它的本质。他们有实体商品,有自己的运营模式,有自己创造的各种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理论。

2016年9月,河北多家“心未来生活馆”被依法查封,其核心人员因涉嫌传销被依法调查。“心未来”生活馆里的商品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同等商品5-10倍,但是其宣称加入会员后购买商品,15天后即可100%全额返还。一些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翼币”(翼币越多会员级别越高,可消费提现额度也越高),更是相互传播介绍、拉人入会。

“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创新,一定是在项目性、安全性、流动性方面进行创新。这是真的创新。如果违反了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就是伪创新”。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研究院院长李爱君指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它的业务没有变,风险没有变,核心特征还是隐蔽性、传染性、突发性。

边界博弈

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金融创新平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产品研发及营销方面更为灵活,但同时也给金融风险防控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挑战。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本就是一个动态博弈的关系。”魏强表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循环往复过程。之所以金融监管通常滞后于金融创新,是因为金融创新原本就是为了打破旧规则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当创新过度,甚至对市场稳定产生威胁的时候,新的金融监管内容就应运而生。新的金融监管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而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管制获得更大的收益,又会开始新一轮的金融创新以提高利润率。

对于金融监管,人人贷联合创始人李新贺表示,“我们希望有监管,这是好事情。其实这个行业还在快速发展,我觉得监管措施应该既能保护投资人、借款人,同时具有弹性,能让从业者去进行创新。”

李爱君认为,监管为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环境,它是促进创新的秩序建立,如果监管过度就会约束创新。用什么方式、用什么方法监管很重要。首先是立法监管,然后是企业自我监管、自律监管,还有是国际组织监管、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管协调机制、公众监督,在这几大领域进行综合监管。

不只是创新要有边界意识,金融监管也要有边界意识,要在经济市场活跃度和稳定度中寻找平衡。“既要保持金融稳定,又要鼓励创新发展,同时要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短融网CTO杨夏耘说,“因此,对于符合金融运行规律,解决实体经济实际困难和问题的金融创新,要有一定容忍度和观察期,要给创新容错和试错的机会,在动态变化中平衡发展。”

杨夏耘对于金融创新的监管思路很明朗:“在金融创新方面,要分析是否在监管框架内,框架内要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创新;对于不太明确,监管没有规定的,主要看是否符合监管和政策鼓励的方向,是否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在这些领域可以尝试做创新,并积极关注监管和政策方向,适时调整,确保合规发展。”

他律固然重要,自律亦不可缺。91金融联合创始人、许泽玮建议,成立由金融一线从业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考核。由于一线的从业者对整个金融行业比较了解,他们能够更为精准对一些金融创新问题做出评估判断,使得一些问题平台难以蒙混过关。“搭建自愿信息共享与披露平台,定期进行信息披露,建立奖惩机制,通过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弥补监管缺失不足的同时,也能助力互联网金融行业步入更快速的规范化发展阶段。此外,评审团还可以根据行业及自身企业发展情况,向监管层提出一些具有实施性的监管意见。”

尽管在金融创新的道路上出现了平台跑路、倒闭等问题,但是金融创新对国内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普惠金融的推进还是有极大的促进意义。金融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从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把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正如人人贷联合创始人张适所言: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从来都是金融。风控和效率从来都是金融的命脉。立足中国的个人征信环境,以数据技术为驱动,形成脚踏实地且高效的信贷风控管理体系,这是长久之道。

猜你喜欢

监管金融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对强化简易升降机监管的若干思考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