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学生预警管理机制

2016-11-15高贞

科教导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预警高职教育

高贞

摘 要 高职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了加强管理,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引导他们走上正途,本文提出了学生预警管理机制,从思想、学业、安全等多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管控,探讨了在预警管理机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形成完善的预警管理机制。

关键词 预警 高职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9.082

Abstract Vocational students self-control is weak, vulnerable to bad social etho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improve vocational students social competence, and guide them to the right path, we propose a mechanism of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students from many aspects of thought, academic, vocational students to safety control, alarm management discussed in problems and caveats mechanism prone to form a complete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w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高职学生预警管理机制的基本原则

预警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而提出来的,针对突然前期出现的情况对结果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应对措施,适用的范围涉及多个方面,如突然的天气变化、台风、军事方面的预警等。学生管理中引入预警机制,其目的是识警防乱,化险为夷,防止学生在学业、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防止学生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从而使学生顺利毕业,走向社会。

(1)常规化原则。这是预警机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预警要警钟长鸣,始终保持在运行状态。保证预警机构常设,根据不同的预警内容确定合适的预警时间,如学业预警,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宿舍安全预警,要24小时常备。每一环节按制度运行,要临危不乱。

(2)及时高效原则。预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一旦出现预警风险,及时高效启动相应的程序, 消除祸患于萌芽中,若危机来临,则紧急采用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补救, 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且不留后患。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快速、及时是预警管理的基本要求, 高效化则是其目标性要求。

(3)科学化原则。它是指预警管理要建立在科学的制度保障,充分准确的信息预测、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现代化分析手段之上。预警管理的基础信息要准确无误,要形成制度化。如可以规定达到某种程度(课程不及格的门数、学位英语的成绩、计算机的成绩等),给予相应的预警级别。

(4)教育性原则。针对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挫折与阶段性反复情况,高校要及时有效地进行事前管理与干预,引导其良性发展。其目的是坚持管理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管理理念。它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强化预警教育,为学生提供改错革新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同时还可发挥学生干部在信息传递中的骨干作用,实现对学生干部的实践教育功能。

(5)人性化原则。这是指高职院校在具体实施预警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做出适当的警示。如艺术类、体育类的学生,不要过分强求学位英语和计算机成绩,保证在预警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会出现大的情绪波动,真正体现人性化管理。

(6)协同原则。从广泛意义上说,学生管理是学校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学生管理与学校各部门都有关联。从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出发,它就要求学校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作的团队行动,在提供信息、防范和预控风险、危机处理等方面,整合资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2 高职学生预警教育管理模式的内容与实践

2.1 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准确无误地收集学生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学生动态

从班级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抓起,形成一种制度,定期逐级上报学生学习、思想工作动态。学工系统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问题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态变大。各级各部门加强沟通,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通报。

在具体实施信息通报过程中,可以采用当前常用的现代化手段,建立班级(系级)公共邮箱或者qq群、微信群等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的平台,及时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以及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等。具体任课的教师也要参与,形成覆盖面广的信息平台。

如果发现某些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恶化、纪律意识淡薄、夜不归宿等苗头,要及时纳入到预警名单中,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

2.2 落实预警教育跟踪机制,有针对性地强化被预警学生的教育工作

学生被预警后,不要不管不问,要建立多方(院系领导、辅导员、家长、班干部等)教育体系,通过动态跟踪被预警的学生,强化思想教育的实效,督促学生自身思想发生改变,主动高质量地完成学业。

(1)实施学业预警制度。一般每学年考核一次,在新学年的第一个学期进行,根据学生上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和学位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按照一定的规则向不达标的同学发放学业预警通知单,同时告知学生家长要在学业预警通知单上签字。这样可以实现学校和家长的及时沟通,促进学生改掉坏习惯,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

(2)建立学院系领导直接管理学生制度。每学年由院系领导直接管理10-15名左右的学生,具体掌控他们的思想动态。实施领导联系学生班级,意义深远,能改变领导工作作风,深入学生一线,加强与学生交流的需要,直接听取学生的诉求。还能兼顾培养学生成才,以领导的思想阅历、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直接指导优化学习方法。同时领导本人也获得了学生人才培养的第一手资料,能形成师生的共鸣,更加有利于学生成才。

(3)建立任课教师课堂情况反馈制度,加强一线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被预警学生的名单及时反馈给各班任课教师,这样在该班级的具体授课过程中,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思想动态,防止他们上课开小差,从纪律方面严格约束,促进他们尽快转变。

(4)开展班级优秀学生的帮扶制度,提高被预警学生的综合能力。本班优秀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属于班级的“佼佼者”,而且在与被预警学生长期的接触中,了解他们的弱项和具体的“症结”。展开“一对一”的帮扶,能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和榜样的力量,同时老师也能通过优秀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被预警学生的情况。

2.3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强制学生管控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从大学一入学开始,就建立每个学生的诚信档案,和他们讲清厉害关系,如果行为不端或者学业较差将被记录诚信档案,尽力把学生的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中,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无心理问题、考试不作弊、不出现安全事故、课程无大面积不及格。

2.4 制定大学生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处理主要处理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严重落后(某个学期不及格门数过多)、无故彻夜不归等。针对上述情况制定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领导和处理机制。

(1)成立预案工作小组,成员组成包括班主任、团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系(院)一把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具体制定、布置工作任务。

(2)规范应急预案的处理程序。一般来讲,从事故开始出现,到最后处理要有完整的处理程序,可以分为关注、反应、上报、事后教育等四个过程。关注学生,能及时掌控学生的动态信息,由班主任和宿舍管理员具体负责,对于出现倾向及时制止,让事故尽量消失在萌芽中。一旦危机有扩大的势头,要快速、及时上报团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便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周密考虑,如果事态还在发展,及时上报系主任、学院领导,控制事态的发展,争取宏观领导与决策。事故处理完毕后,要根据事故的原因(如为什么夜不归宿、使用大功率电器起火的原因),在系(学院)范围内,开展专题讲座,透彻分析事故起因及应对措施,类似的事故不再重复发生,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3 预警机制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社会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物质条件的进步,学生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普遍较差,所以在预警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预警机制文件。预警机制文件主要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起草、讨论,其中关于学业预警的部分要联合教务处,最后上报学校领导批准出台。要分工到人,层层落实,大学算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本人认识不到问题的重要性,等参加工作后,往往后悔,因此学校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解除大学生面对的各种危机。及时向学生警示(发出预警),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采取帮扶措施。

(2)保证信息上报通道的畅通。由于预警工作涉及到学生处、教务处、系(学院)等诸多部门,人员多而且分散,可以通过建立学生预警qq群、微信群和采用专用手机等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尽可能保证预警机制的信息通道畅通,充分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

(3)选择合适的教育辅导方式。辅导员、班主任在实施干预时要注意讲究方法,沟通应遵循心理学基本规律的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沟通方式,避免学生产生抵制情绪。学校应该对学生抱着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不要一棒子打死,犯了错就永无出头之日,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社交活动中。

(4)重视预警学生在校的后期表现。预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因此对发出预警的学生后续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行为要密切关注,动态实时跟踪,防止破罐子破摔,导致二次预警,导致最后无法完成学业。要结合学生在下一学年的具体表现,采用谈话、电话沟通等方式,努力改变和转化被预警学生,帮扶他们正常完成学业,表现好的要及时摘帽,撤销预警,尽力提高预警学生的转化率。

参考文献

[1] 臧动.预警机制:现代学校发展的保障[J].教育研究,2005(8):91.

[2] 童星.社会学风险预警研究与行政学危机管理研究的整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6-70.

[3] 陆岸.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构建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4] 陶应勇.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5] 杨希.试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J].华章,2014(21).

猜你喜欢

预警高职教育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