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灾难报道的几点思考
2016-11-15雷宇
雷宇
【摘要】灾难报道是新闻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分支,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中国媒体来说,灾难报道还存在过度煽情、二次伤害、缺乏个体叙事等不足。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要运用新技术,做到去煽情化、减少宏大叙事、关注后续及深层次报道、严防采访二次伤害等。传统媒体应打破报道的固化模式,主动引导舆论,从而推动灾难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中国改革及发展的稳定大局。
【关键词】灾难报道;煽情化;二次伤害;个体叙事;媒体伦理
灾难是伴随人类历史,与人类共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自从有了文字的出现,人们就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次对灾难的记录和呈现,这就是灾难报道的最初呈现。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与远古时代人们简单记录灾难本身不同,现代的灾难报道有着多重作用,包括基础层面,让“民众及时了解灾情,第一时间获知灾难真相。民众通过媒体客观、真实的报道,可以及时了解灾难发生的性质、原因、危害程度,包括已经和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从而及时做好必要防护,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配合政府、社会组织开展救援、募捐工作”。也有政府层面,可以令“政府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有利于开展救援工作。社会组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群众也能更有效地监督政府救援工作”。[1]
本文将以作者多年采访灾难现场的报道经验为依据,探讨如何从发展的角度看目前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的灾难报道应如何应对新闻报道新格局的挑战。
一、煽情式报道替代客观叙事
从汶川地震开始,媒体走出了原先冷的报道方式,加入了更多人物故事类的报道,对于地震的各类报道,可以看到除了一系列救援官兵的特写外,还有当地民众在面对灾难时的故事。以几则报道为例,均是以个体经历为主题,如:前线直击——战士跪下来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用双臂守护4个学生;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瞿万容老师:用身体挡住沉重的水泥板。①
这些报道反映了人类在灾难面前舍己救人的崇高人性,以感人的细节赢得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也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在高关注率的激励下,媒体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对于煽情故事的挖掘中。以情感引发受众的共鸣,是新闻报道独辟蹊径的有效方式,但另一方面,不应忽视的是媒体还有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功能,可以通过促进信息的流通,巩固社会规范,从而激励和动员民众,提出对策。过于放大其中的情感因素也会导致新闻报道中的有效信息不足,比如受众迫切需要了解的有关灾难的发生原因、灾难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避免类似灾害的发生等信息则被忽略。
《南方周末》资深记者杨继斌认为,读者或者说受众的需求大概是三种:一是信息的需求,求知欲;二是观点的需求,获得安全感;三是情感的需求。但媒体现在提供的不管是信息的需求还是情感的需求,都是不足的。
记者柴静认为,在报道中采用悲情的方式是一种简单便捷的做法,但每一则新闻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一条冗长的逻辑链条,如果过于陷入悲情中,则可能会造成对于逻辑链的失察,进而忽略了对于真相的挖掘。②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国内媒体对于灾难报道的经验越来越成熟,媒体也在逐渐反思相关的报道方式,在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就可以看到煽情式报道趋向减少,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我国媒体有关灾难报道的进步。
二、媒体采访中新闻伦理缺失
汶川地震可以说是中国媒体报道的元年,它也打破了之前由央视媒体垄断灾难报道的现状。各个地方台赶赴灾区,竞相报道灾情,掀起一轮宣传报道的竞赛。正是从汶川地震开始,以后每当国内发生大型灾难,各大媒体都会派出记者前往灾区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在雅安地震中曾出现800平方公里灾区却聚集了1000多名记者,人员众多甚至影响到了当地的救援工作。
在这些数量众多的记者中,也不乏经验不足、资历尚浅的记者,而恰恰因为他们的不专业直接导致了给当地灾民造成二次伤害。在汶川地震的直播采访中曾经出现这样的一幕:记者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女性和一位老大爷,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现场的女主持人要求救援人员让开,让摄影师先拍。救援人员说救人要紧,主持人坚持说,“只要五分钟就好”。当时,幸存者身体上方有一块随时可能坍塌的预制板,救援人员准备把它搬开,主持人为了追求电视画面的效果,要求“就保持那样别动”。
一位研究者曾指出,造成媒体灾难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有:(1)新闻伦理道德的淡忘;(2)社会责任的缺失;(3)经济利益的驱动;(4)西方新闻娱乐理念的教条式追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实现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1)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修养,以及提高业务能力,恪守“最小伤害原则”。(2)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信力,学会寻求新闻真实和人文关怀的平衡点。(3)营造媒体从业人员和媒体履行社会责任义务的良好环境,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2]
诚然,如何提高灾难报道中媒体的伦理应对,不仅需要反思,更需要将其落实到一系列的具体行动中。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如何不出现报道伦理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媒体自身的建设,以尊重生命的原则贯穿整个灾难报道全程。保护当地灾民的隐私,不聚焦于遇难者的惨况,不播出有尸体及受伤者伤口的画面,不过度渲染灾难的严重程度。同时应该培养一批针对灾难报道的专业记者,对其进行对口培训。以美联社为例,它们就经常对社内记者做相应的培训,记者会在办公室常备应急包,包内储备有野外生存常用物品,确保灾难发生时立即赶往现场。同时,发给每位记者一本灾难报道应对手册,针对每种可能遇到的灾难情况和需要在采访中注意的事项进行备注,令记者有章可循。
加强媒体伦理水平不单是媒体自身的事情,也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配合。应该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媒体的报道,例如什么样的画面可以出现在报道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灾民的画面需要做特殊的处理,一旦记者或是所在媒体有违规情况需要做出何种惩戒等。
灾难报道在中国毕竟是近几年才引发广泛关注的报道类型,而在发达国家早已针对此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报道流程,因此对于其中的报道伦理也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国内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也意识到了相关问题,并留意在报道中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并开办媒体伦理研讨班等。不过,我们也应看到,报道伦理缺失的问题在网络媒体中出现的频率更高,由于发展速度过快,监管跟不上网络媒体发展的速度,网络媒体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新兴媒体为追求点击率而忽视媒体伦理,这也需要从政府层面加强监管。
三、个体层面的缺失
中国的灾难报道因报道传统的原因,更加注重宣传报道,弱化灾难。因此,中国的灾难性报道中通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模式:某年某月某时,某地发生了什么灾害;灾害发生后,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救灾;国家领导人亲笔批示,亲赴灾区;救援队伍所做的工作和各地民众乃至企业的捐赠。在受众看来,媒体报道下的救灾就像一场战役,灾区就像战场,媒体关注的只是阵地的推进和占领,而个体因素则成为缺失的一环。
在灾难发生的初期,报道救援投入和官方所做的工作是必须的,这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地灾情,并根据相应情况施以援手。但是除了宏观层面的救援推进,人们更想了解的是当地老百姓的真实状态,他们因这次灾难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与救援人员和媒体记者相比,灾民才是整个报道的主角。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曾经就雅安地震的报道撰文《谁应该是灾难报道中的主角?》——“答案似乎是明确的:灾难当中的灾民说出他们的状况、表达他们的呼声、描述救援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灾难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是这样。在雅安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报道过多集中在救援动态、特别是领导人动态以及一个个感人的英雄事迹上,而灾民状况和灾区需求却往往被一笔带过,沦为配角”。
他指出:“媒体、官方、企业等,是影响社会的基本构造,是社会的示范力量。一个良性的媒体、企业和政府机构,追求的目标肯定应该是超越自我,而不是沿着底线走;应该表现出自己的道德高度和责任意识,而不是只想着树立自己的形象。灾难面前,媒体和舆论领袖把自己抬在前面,超越了救灾和灾民本身,这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倒错。”③
《大河报》记者王灿则指出:“灾难性报道,起点是灾难的本身,落脚点是抗灾、救灾的努力。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媒体在对事件客观报道的同时永远不能忽视的是对灾难中生命的关注,即尊重逝者、关爱生者。在灾难事件的报道中,以人为本不仅不会影响新闻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反而深化了新闻内容的新闻价值。”[3]
在汶川地震后,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曾经深入汶川一个叫杨柳坪的村庄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跟踪拍摄,真实记录了当地村民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生活受到了何种影响,又是如何开展自救和灾后重建的。整期节目风格平实、自然、客观,没有任何口号式的宣传。但通过节目,受众看到的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中国农民群体,也因此得出灾难不会打倒中国人这样的结论。
关注宏观、忽视个体造成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报道流于表面,追求英雄事迹,而缺乏调查和探究的精神。依据笔者多年采访灾难现场的经验,天灾的背后也往往存在着人祸,比如汶川地震中的豆腐渣校舍、舟曲泥石流中城市的无序扩张、生态恶化等,但是大多数媒体只是将报道对准了更为热闹的救援层面,而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深挖和反思。
无视个体生命价值还导致媒体只跟热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些灾难性事件刚发生时,大量媒体一窝蜂地报道,围着热点团团转,几乎所有的头版和重要位置都用于报道相关事件,而当过后几天或是一周后该事件不再是热点时,媒体又会以缺乏时效性为由再也不去关注。但对于一个引发全国关注的灾难事件,媒体应关注的不仅是灾难刚刚发生或发生不久的那段时间,更应该对灾难的影响进行持续性报道,从而引发公众关注受灾人员这个群体,并帮助改善整个群体的状况。
在唤起公众对事件的记忆方面,媒体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脱离喧嚣、不单纯为迎合公众口味,持续地提供深层次的思考,才能重塑民众的记忆,并从灾难中获取宝贵的经验。
四、结语
灾难报道是新闻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分支,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中国媒体来说,灾难报道开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需要探索的路也还很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也给传统的灾难报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新时,传统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该如何运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同时革新相关的报道语言和方式也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之,面对灾难,中国媒体该如何应对,新闻人该如何报道才会更专业,这是需要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而面对中国的国情,如何能发展出适合中国的灾难报道的模式,更是需要媒体在实践中摸索的。在此,中国的新闻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联果.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与作用[J].新闻爱好者,2011(9).
[2]姜伟超.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D].兰州大学,2010.
[3]王灿.做好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12).
注 释:
①《汶川地震感人故事》,亲宝文章网,2015-12-29。
②柴静:《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新浪博客,2010-06-20。
③喻国明:《谁应该成为灾难报道的主角》,人民网,2013-10-12。
(作者为凤凰卫视资深记者)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