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能源格局走势分析

2016-11-15林卫斌陈丽娜

开放导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能源结构能源供应能源需求

林卫斌+陈丽娜

[摘要] 世界能源格局走势的初步判断为:新兴市场国家将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20年世界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4%左右;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将深度改变未来能源结构,预计未来2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未来能源供应在地域上更趋多极化,能源生产西移,在能源品种上更趋多元化;能源贸易重心从大西洋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能源价格将逐步走出低迷状态,缓慢回升。

[关键词] 能源需求 能源结构 能源供应 能源价格

[中图分类号] F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5-0013-04

[作者简介] 林卫斌(1981 — ),福建安溪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能源经济和产业经济;陈丽娜,女,江苏兴化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研究方向:能源经济。

近年来,全球能源供过于求,能源价格持续低迷,未来能源供需形势将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能源结构将如何深度调整?研究判断未来能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能源价格走势、能源结构变化等问题,对各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及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兴市场经济体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从2012年开始,世界能源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增速逐步放缓,2012、2013、2014和201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分别为1.4%、2.0%、1.1%和1.0%,显著低于之前10年2.7%的年均增速。但是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推进,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BP、IEA等权威能源机构的预测来看,尽管因为统计口径及电力折一次能源方法不同导致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判断存在差异,但趋势大体相同。到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预计在249~280亿吨标准煤的范围内波动。其中,BP的预测最为保守,2035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49亿吨标准煤,较2015年增加约61亿吨标准煤,累计增长34%,年均增长1.4%,增速与近几年相比较有小幅的提升。

分地区看传统的高能源消费地区,如北美、欧洲等,受经济和人口增长放缓、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维持不变。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将在未来的20年间贡献几乎全部的能源需求增长。在所有拉动未来能源需求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中,印度的表现最为突出。虽然印度2015年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仅有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足6%,但与10年前相比,其消费量几乎翻了一倍,且这种增长趋势并没有减缓,近几年增速仍维持在5%~6%之间。另外,印度对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二、能源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到目前为止,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仍不可撼动,但其内部结构却在不断发生变化。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持续增加,石油取代了煤炭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根据BP统计数据,石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在1973年达到峰值(占比48.7%)后逐年降低,到2015年,石油占比为32.9%;天然气所占份额不断提升,由1965年的15.8%上升到2015年的23.9%,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煤炭的占比在1999年降到最低点后(约25%),又出现小幅回升,近几年占比维持在30%左右;核能的占比在经历了短暂上升后又开始下滑,到2015年占比不到4.5%;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稳步增加(主要以水电为主),所占比重由1965年的5.6%上升到2015年的9.6%,提高了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迄今为止,石油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另外,化石能源内部此消彼长,它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5%以上,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依旧很小。

尽管短期内化石能源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是受全球气候变化、新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未来能源结构将会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将不断下降,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天然气的开采成本越来越低,且作为一种相对清洁、低碳的燃料,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尽管不同机构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只要各国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未来能源结构变化的趋势大体相同。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显著降低,由当前的85%降低到占75%左右。其中,石油预计以年均0.9%的速度稳定增长,但它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却在不断下降,尽管如此,石油仍然是最重要的燃料;天然气预计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到2030年将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另外,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迅速上升,尤其是可再生能源。

在全球能源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的同时,世界各个地区的能源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未来受碳排放量制约,亚太地区的煤炭消费比重将会显著降低,同时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将趋于上升。以中国为例,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预测,到2030年,煤炭消费占比大幅下降至49%,较2015年下降15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占比下降至17%,降幅不大;清洁能源合计(包括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34%,较201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三、能源供应更趋多极化、多元化

随着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兴起,能源供应日趋多极化、多元化。受益于页岩气革命,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委内瑞拉等美洲国家丰富的油气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根据BP统计数据,在2015年石油剩余可探明储量中,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占到世界的33.4%,为中东剩余可探明储量的70.6%,美洲的石油(包括原油、页岩油、液化天然气等)供应由2005年的21.0百万桶/日增加到2015年的27.4百万桶/日,年均增加64万桶/日,增长潜力巨大。若美洲的石油供应继续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下去,它将在2025年左右超过中东成为最大的石油供应区。同样得益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2009年美国以5840.0亿立方米的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并以4.7%的速度持续增长,2015年年产量已超过俄罗斯约2000亿立方米。endprint

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开发日趋成熟和壮大,美洲地区有望成为“第二个中东”。从发展速度看,美国尤其令人瞩目。美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以后成为石油的净出口国,而据BP的保守预测,美国也将在2030年成为石油的净出口国。以上表明,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将成为可能。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加拿大可能成为新的能源超级大国,据IEA预测数据,到2030年加拿大的石油产量将达到30~60百万桶/日。美洲能源的高地崛起,进一步加强了能源供应的多极化趋势。

从能源供应结构看,受碳排放政策日趋严格和能源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影响,天然气的供应进入黄金时代,可再生能源的地位持续上升,能源供应持续向更为高效、清洁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页岩气在总产量中的比重由2014年略大于10%上升到2035年接近25%,未来10年内几乎所有页岩气产出的增长都源于美国,而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对页岩气产量增加贡献最大的国家,每日产量达到3.7亿立方米左右。天然气的供应由“分布式”取代了“集中式”,缓解了制约天然气发展的一大问题——远距离输送,未来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地位还会不断提升。

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更加清洁的能源,在能源供应多元化发展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发电领域。据IEA的预测,2035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水力)将占全球发电量增长的一半,在全球发电总量中的占比将增加至31%,成为电力行业最主要的燃料。此外,欧盟将继续引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但是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幅最大的国家,超过欧盟和美国之和。综上所述,能源供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四、能源贸易重心从大西洋

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

随着能源供需格局的改变,世界能源贸易重心将从大西洋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世界能源贸易中心将转向亚太地区。当前,仅中国和印度的石油进口量就已经达到12.6百万桶/日,超过美国9.4百万桶/日的进口量,直逼欧洲的13.6百万桶/日。据IEA预测,到2035年,亚洲将成为全球石油贸易中心。

分地区来看,北美逐步向石油出口区转变,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以美国为例,为扭转能源供应受制于中东的局面,美国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路径。美国天然气将实现自给自足并有富余的供应出口。在提升能源自给率的同时,美国还将加拿大、墨西哥等周边国家发展成稳定可靠的石油供应国,对地缘政治复杂、地区冲突不断的中东及非洲等地区的石油依赖明显降低。据BP统计数据,2015年美国从加拿大净进口石油量高达2.8百万桶/日,同年从中东地区的石油净进口量只有1.5百万桶/日左右,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一半左右。美国的石油自给及周边国家的供应已占到消费总量的80%以上,逐渐退出全球能源贸易的中心。

为满足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亚洲将成长为新的全球能源贸易中心,到2035年,亚洲占区域间净进口的比重接近80%,并且超过40%的一次能源需求将依赖于进口,基本贡献了全部新增能源贸易量。具体以中国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由2010年的5.8百万桶/日增加至2015年的7.4百万桶/日,203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8%左右。目前来看,中东地区仍是中国石油进口的最大供给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其中,沙特阿拉伯曾是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但是从2014年10月开始,中国就逐渐减少对沙特阿拉伯原油的进口量,转而大幅增加对俄罗斯的石油进口。

五、能源价格将逐步回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数据,石油价格在2016年达到34.8美元/桶①历史新低后,开始出现小幅上升,2020年石油价格将达到49.4美元/桶,年均上升9.2%;天然气价格由2016年的2.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升至2020年的2.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年均上升7.2%;截至2020年,煤炭价格的上升趋势还未显现出来。以石油为例,这一期间价格回升的根本原因还是供求状况的改变。从需求层面看,受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拉动,全球石油需求稳步增加,非OECD地区将贡献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大部分;从供给层面看,OPEC地区将贡献全球石油供应增量的多数,但其增幅将有所趋缓,同时由于低油价致美国、欧洲、拉丁美洲、中国等相对高成本产油区产量下滑,加拿大森林大火、尼日利亚武装冲突等偶然事件致该地区石油供应削减,全球石油市场过剩局面逐步缓和,国际油价较年初低位逐步回升。

2020年以后,尽管日趋严格的碳排放政策增加了清洁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但受全球人口增长及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支撑,全球石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不过增幅逐渐放缓。为满足全球增加的石油需求,石油领域也将新增大量投资。同时,随着石油开采区域逐渐向高成本区域转移,石油边际开采成本将逐步上升。因此,综合预计国际油价将保持上升趋势,但平均回升速度较2016~2020年有所放缓,据IEA预测,在这之后的10几年里,Brent原油期货年均价格或升至80~120美元/桶。

总体来看,北美“页岩气革命”、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突破发展等因素促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尽管当前能源需求疲软,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将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第二大燃料,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迅速上升;随着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兴起,能源供应更趋多极化、多元化;能源贸易重心从大西洋盆地向亚太地区转移;未来全球能源供需趋于平衡,能源价格将缓步上升。

[参考文献]

[1] 杨松梅,王婕.全球能源格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国际金融,2014,03:44-51.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源结构能源供应能源需求
稻田鱼蟹养殖飞虫捕食装置的发展现状
能源供应与能源外交
“煤改气”工程的安全问题的研究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
浅谈火力发电厂如何提升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
一种节能电梯的设计
基于社会碳成本理论视角下的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基于组合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
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