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阿联酋
2016-11-15达利亚卡列尼娜
文/达利亚·卡列尼娜
神奇阿联酋
文/达利亚·卡列尼娜
以前,从事游牧的阿拉伯人被称为“贝都因人”,在阿拉伯语中是“荒漠上的游牧民族”之意,逐水草而居的他们就是现今生活在“世界掘金之地”阿联酋的居民的祖辈。“石油”“奢靡”“颜值”是当今世界用来形容阿联酋的三大关键词,但并没能概括出最真实的阿联酋,“安全舒适”“高等教育”“饮水思源”才是阿联酋成为东方传奇的真正秘诀。
“用刀撬开贝壳,再用手指感受下珍珠囊的柔软。”艾莎·阿卜杜拉边说边把一个刚从水草中捞出来的小贝壳和一把生锈得有些弯曲变形的小刀递给我。我们乘着阿拉伯传统三角帆船穿过了一个临近阿布扎比的红树林。尽管已是十月,但阿联酋的阳光依旧灼热得刺眼,甲板上撑起了遮阳板。为了满足我对珍珠的好奇心,艾莎陪我来这片海湾采珍珠。她是阿联酋人,也是研究阿拉伯文化的专家,身着长衣,安静地坐在船头,时不时地抿一口用肉桂和豆蔻熬制的热咖啡。
撬开珍珠母贝并不意味着就大功告成了,因为平均每撬10个珍珠母贝才能得到4颗珍珠。原生珍珠其实并不是圆的,而且成色发黑,上面还有斑点,但个头很大。“你真幸运!瞧!”艾莎·阿卜杜拉边说边让我尝鲜珍珠肉。珍珠肉是采珠人最常见的食物,因为通常这里没有其他可以吃的食物。她还告诉我取出珍珠后,剩余的带肉的珍珠母贝还可以卖到牡蛎市场去。如今的波斯湾已经禁止采集野生珍珠,但在半个世纪以前在阿联酋采珠可是最可靠的谋生手段。
采珠业曾是阿联酋的支柱产业之一,养活了几代阿联酋本土人。但在二十世纪早期,日本人发现了培养人造珍珠的技术,阿联酋采珠业就此逐渐走向没落。
1962年,阿联酋开始出口石油。几年内,这片由几个分散、荒凉的公国组成的贫穷土地转眼间变成了富饶的石油大国。但阿联酋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善。阿布扎比酋长国酋长赫布特,将依靠出口石油贪污的官款藏在宫殿的地窖里,宁可被老鼠啃食也不救济百姓。终于,1966年8月6日宫廷政变,赫布特政权被推翻,其弟扎耶德接任酋长。
1966年8月,扎耶德将其兄长藏匿的巨额财产平均分配给了阿布扎比低收入的公民。他说:“如果真主阿拉赐予了我们财富,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感恩——用我们的财富改革国家,提高人民的福利。”自1968年至2002年,阿联酋政府为发展国家,总共投资超过1620亿迪拉姆(约合2797亿人民币)。扎耶德酋长的举措,让所有百姓都有了“第一桶金”。
渐渐富有起来的贝都因人在酋长的鼓动下,搬离了棚屋,不仅得到了新住所,还有巨额补偿金。1975年,将近2.4万阿联酋公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每人8770万迪拉姆的补偿金。1982年,有12万阿联酋人每人得到的补偿金超过了2.75亿迪拉姆。
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如今已经变得像纽约一样繁华。阿布扎比到处矗立着玻璃和钢筋建的摩天大厦,阿联酋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各位酋长,将每座摩天大厦都以酋长的名字命名。这里遍地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西式咖啡店、时尚美甲店也随处可见。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是琳琅满目的超级跑车。阿布扎比的滨海大道闻名世界,从酋长国宫殿酒店到萨迪亚特岛全长10千米,萨迪亚特岛上还建有卢浮宫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分馆。
大道旁一排排高大的棕榈树下,父母领着孩子沿滨海路散步。阿联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多干旱多石地质平原和盐碱地,两百万棵树木从世界各地移栽到了阿布扎比,才逐步抑制了其土地的沙化。干旱的阿联酋每年保养一棵棕榈树的费用就高达1000美元,阿联酋的树木灌水系统可以照料到每一棵棕榈,由于阿联酋没有河流,需要依靠专门技术将海水除盐后再加以灌溉。
现如今,85%的阿联酋本土人都生活在沿海和绿洲,他们极少有人还没有空调房和私人办公室。在阿联酋,除了出租车和公交车上,甚至连公交站都装有空调。但也有极少数的偏爱游牧的阿联酋人至今还生活在内陆荒漠地带,例如贝尼基塔布人。
1968年-2003年,阿联酋人口增长了将近20倍。这首先得益于外国劳工的大量涌入,正是他们在阿联酋建起了摩天大厦,传播了知识文化,推动了医疗进步,在阿布扎比和迪拜发展了商业。阿联酋85%的工人都来自国外。但是阿联酋法律对外国资本在阿联酋境内投资成立公司所占比率做出了明确规定,外资公司中必须有51%以上的本国投资。
在阿联酋,做繁重且没有社会地位工作的都是外国人。阿联酋本土人大都在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或国营企业工作,并能够参与国际财经组织决议,而所有的外国人都在建设和服务领域工作。酒店管理人员大多是由来自邻近国家的阿拉伯人担任,爱尔兰人、德国人、英国人等在阿联酋通常是中产阶级的经理,服务员、清洁工、保安都来自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
阿联酋的女孩儿不仅可以开车,没有男性的陪伴独自走在大街上,而且还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二十世纪60年代初,阿联酋人的生活已经变得富足,但仍有1/2的人口是文盲。因为那代人的父母,没有送孩子上学读书的意识。即使是在相当富裕的家庭,也只是把孩子送到穆斯林学校——伊斯兰教的神学院,通常这里只教授《可兰经》。直到扎耶德酋长任职期间,才开始努力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也是为了让国人能学会更好地利用财富。1953年,阿联酋在阿布扎比开办了第一所非宗教性质的学校,并收录了450名学生。1972年,阿联酋所有酋长国的公民已经能够接受到中学的免费义务教育。
阿联酋的孩子可以从71所阿联酋高等学校任选一所,或者是拿着国家发给的一次性助学金去世界任意国家留学。美国纽约大学和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在阿布扎比都设有分校,迪拜也设有英国艾塞克斯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分校。这些大学都同时用英语和阿拉伯语授课,还请来了很多欧美的教授。
阿联酋扎耶德大学是阿联酋最早对女性开放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我来到扎耶德大学,走进一间教室坐下,他们正在上电影课,授课的是一位来自匈牙利的教授。女学生们都穿着黑色穆斯林女士长袍,但依旧没能掩盖住她们的俏丽:她们穿着跟长约11厘米的细跟高跟鞋,都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这样的高跟鞋至少要3000美元一双。这些女大学生和我们俄罗斯的女大学生有什么不同?她们下课后还会用流利的英语或是法语向教授提问半小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提问并不像黑色长袍那样肃穆古板,而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和新颖。
如今贝都因人的村子都已经空了,但临近节假日村子里所有的房子都会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因为每逢这个时候贝都因人都会带着全家人回到这里,体会没有空调、睡草席子的棚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