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康日报》报业经营如何实现逆势增长?

2016-11-14应向红

中国记者 2016年8期
关键词:服务

应向红

内容提要 2015年以来,《永康日报》围绕“新闻创造价值,服务集聚用户”的理念,精心做好“新闻+服务”,整合全部优势资源,发挥聚合效应,在创新合作办报模式、提升内容产品质量上做文章,在深化读者、用户的服务上下功夫,稳疆拓土,让报业经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报业经营 服务 永康日报

传统报业的衰退趋势越发明显,唯有转型,唯有不断地调整思路才是传统报业增强生命力的出路。而报业广告经营方式的改善、整体经营模式的转变无疑都是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化媒体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已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新媒体的强势、自媒体的火热,必然使媒体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所以,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应该是在网络和移动终端上的服务平台,是以新闻资讯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平台,是以两个平台延伸服务创造而来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基于这样的理念,2015年以来,《永康日报》围绕“新闻创造价值,服务集聚用户”的理念,精心做好“新闻+服务”,整合全部优势资源,发挥聚合效应,在创新合作办报模式、提升内容产品质量上做文章,在深化读者、用户的服务上下功夫,稳疆拓土,让报业经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几年,《永康日报》每年的广告营收基本稳定在3200万元左右,2015年,《永康日报》实现营收4420万元,同比增长11.62%,其中传统广告收入3340万元,同比增长11%,利润1344万元,也比同期有所增长,实现了营收、广告和利润全面增长。

一、转变经营理念重构组织框架

《永康日报》始终把百姓需求作为报纸定位的核心价值,把新闻本土化、差异化作为报纸内容的着力点;始终坚持把百姓需求与市场需求相融合,打造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在经营上,顺着市场变化走,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经营方式。

近几年来,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永康日报》的广告结构年年有变化。2002年,《永康日报》的广告营业额为2000万元,其中企业广告占了三分之一;2012年,广告营业额达3200万元,其中房地产广告占了三分之一;而在2014年,曾经占广告营收三分之一的这两块重头戏,分别下跌为200万元和400,d元。

于是,我们在对整个报业经营的营业收入结构、市场发展走势、可挖潜或拓展方向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全面融合、搭建平台、创新服务”的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实践,全面整合报社现有的平台、人员和品牌要素,重组报社采编经营系统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考核体系和运行机制,按照“中心负责制、运营扁平化”的原则,设立新闻传播中心、用户服务中心、全媒体运营中心、产业发展中心、8890便民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媒体融合、资源整合,以全媒体运营和项目负责制模式,着力提升媒体竞争力。

也是在对资源检索的过程中,《永康日报》发现多年市场化经营的实践中,对政府资讯的挖掘尚留有很大空间。2014年,把专刊部从原有广告中心剥离,主攻政府部门资讯市场,当年就实现了750万元营收,有效填补了房产、汽车板块广告下滑的缺口。2015年,在框架重构、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实施“两条腿”走路,以资讯工作室为主,以联系镇街区的时政工作室、周刊工作室为辅,资源优化利用,横向扩面、纵向延伸,采用合作办报的外部融合模式,在延伸报道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并把优秀采编人员充实到资讯工作室,使之成为采编经营融合、打造适合现代化传媒复合型人才的一大平台。一年来,先后与40多个部门70多个单位建立合作办报关系,实现广告额1236万元,同比增长58.5%。

在此基础上,按照全面融合的既定目标,2015年下半年又把文化周刊、永康一周和原有的生活商贸、建材家居等工作室与生活网及微信的人员进行整合,组建报网合一、采编经营合一的综合_生生活服务部门,有分工,有协作,形成统一活动策划、内容生产、经营服务的融合运营团队。

二、搭建共赢平台创新服务载体

在政府部门资讯市场开拓中,《永康日报》牢固树立产品思维,按照“量身定制、合作共赢”的服务理念,整合策划,精准服务。年初《永康日报》策划推出“我们蛮拼的”系列专题报道,让相关合作单位一把手年初谈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年中亮工作进度、破难新招,年末晒工作实绩、创新亮点,较好地满足了市领导了解督查工作、群众知晓政府作为、部门乡镇展示工作成绩的三方需求。

2015年,永康开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活动,《永康日报》就有针对性地策划了“森林永康美丽家园”摄影比赛、认捐认养珍贵树木、探问“古树名木”和探寻“永康古道”志愿者征集、创森知识竞赛、中小学生创森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先后推出T40个专版。同时,充分利用和深挖优质新闻线索,开展大型全媒体融合策划。针对教育部门工作实际,借由一则新闻报道获市委书记、市长批示之机,策划了“一个好老师是这样炼成的”“优秀教师孙青华教学经验”等专题报道,顺势推出“寻找最美教师”和“十大最美教师评选”及表彰活动,先后推出23个专版及一系列的报道,实现单项营收超90万元,生活网微信也在短短一周内增加5万多粉丝。

而8890便民服务中心是《永康日报》创新服务载体的又一尝试。依托原有市长热线、《永康日报》民情专递等平台,建成了8890便民服务中心,以市民诉求为导向,以电话、网络为载体,以公共信息服务和效能服务为重点,为市民提供咨询、求助、投诉等各种非应急社会管理类服务,由政府主办、《永康日报》运营。开通一年多来,通过推出加盟商服务积分制和全民服务卡制度、开通8890服务直通车、组建8890志愿服务队,组织相关部门和加盟商家进社区到乡镇,广泛开展政策咨询、免费服务等各类志愿公益活动,共办理各类社区生活服务事项6万多件,日均电话接听承办件300多件。

大量数据的再运用,使平台服务功能和影响力不断强化,目前已拥有120多个政府公共部门单位、337家加盟商家,21个大类340多项服务项目、2000多名服务队员,服务内容几乎涵盖了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事就找8890”已经成为永康市民的共识和生活习惯,每日一版的8890报道也成为了最受市民欢迎的第一阅读版面,一些客户还把8890作为刊登广告的指定版面,8890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永康日报》“新闻生产的制高点、用户生成的聚集地、产业拓展的孵化器”。同时,依托平台庞大的用户集聚功能,整合了政法系统法律服务热线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热线,着手拓展居家养老、鹊桥交友、名医热线等城市社区服务项目,增加营收过百万元。

目前,8890的虚拟养老院项目已经被列为2016年永康市政府十大实事之一,此举有望撬动千万以上的政府养老服务投入,并逐步培育成报业经营新的增长点。

三、影响力变现,业绩再上台阶

《永康日报》除了主报外,还有一张生活类服务周刊——《永康一周》,有集新闻网、生活网两网合一的永康网,永康新闻APP,以及生活网微信公众号、永康淘电商等诸多平台。如何整合这些媒体平台,把生活服务类项目做大做强,并将其打造成面向永康市民的本土化生活服务平台?只有把这个媒体矩阵和用户数据有机结合,和线下活动交流共享,让产品和消费者双向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影响力变现。

针对2014年上线的永康生活网及其微信公号,围绕“吸粉增收、做大影响”的目标,我们整合各工作室力量和资源,主报、周刊、PC端和移动端全媒体融合发力,设计推出各类专项活动,先后开展“小记者团团干”“永康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最美教师”“永康最美公交司机、最美养护工人评选”等多项评选活动,有效实现“吸粉揽金”的目的。目前生活网注册用户31万、生活网微信粉丝21.6万,永康新闻APP用户数5.5万,无论是用户粉丝数、还是传播影响力,已成为了区域门户第一网络平台。

与很多电商平台比起来,“永康淘”起步不早,于是就独辟蹊径,着力打亲情牌、推本土味。瞄准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策划推出“永康味”年货大礼包、端午“孝心”大礼包、中秋“团圆”大礼包等情感系列礼包特卖活动,并开办永康淘生活体验馆,定期开展会员线下体验特卖活动,通过线上营销与线下体验,为会员和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并利用永康吃货微信公众号、永康淘微商城两个社群圈的圈内互动,形成会员口碑传播,取得较好效果,永康淘全年经营额超过200万元。

全媒体布局,多平台发力,也让各类活动有了强大影响力。在建好线上平台的基础上,线下活动也紧锣密鼓地进行,20IS年先后策划实施了婚庆博览会、品牌汽车展、房博会、秋冬养生节、永康淘年货节、“永康好声音”乡土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孵化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活服务类品牌活动项目,并努力使之成为《永康日报》融合运营的常规动作。通过融合运营探索和实践,全年生活类服务营收超过600万元。通过这些活动,《永康日报》一改以往只提供广告版面的角色,变得更注重客户的实际需求,在锻炼团队的同时,也提升了报纸影响力,为向新型主流媒体迈进夯实了基础。(作者是:《永康日报》有限公司总经理)

猜你喜欢

服务
自助取卡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演变与启示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