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做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
2016-11-14季思
季思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即将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第二十四次非正式会议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普遍期待此次会议能就维护全球自由贸易达成新共识、取得新成果。中国应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向国际社会发出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明确信号,推动世界贸易体系良性健康发展。
当前全球贸易发展正在遭遇空前阻力
近年来,全球世界贸易增速连年下滑,已连续五年低于全球GDP的增速,跨境资本流动已累计缩减60%。现行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深刻重构。在全球贸易增长低迷、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的背景下,主要大国更倾向于利用区域贸易协议构建新的地缘政治经济联合体,特别是美国力推TPP、TTIP,试图以区域化取代全球化,主要贸易大国围绕贸易规则主导权的博弈上升,加剧了全球贸易体系的碎片化态势。同时,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特别是西方国家抬头。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主张限制移民、鼓吹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引来一片喝彩。在欧洲国家各类选举中,主张保护主义和排外政策的极右翼政党表现抢眼,反对自由贸易的呼声在民间和政界不时出现,英国脱欧更是严重冲击了区域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
全球贸易势头受挫折射现行全球化模式弊端
全球贸易势头受挫和保护主义抬头折射出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现行全球化模式的内在弊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总体持续低迷,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没有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突破性影响,反而引发了全球贸易的分散化趋势。随着发达国家经济体推动“再工业化”,国际资本和各类生产要素更多从新兴市场流向发达国家市场,全球产业分工趋于弱化,减缓了国际贸易增速和国际资本流动势头。从更深层次看,现行的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内部的财富分配不均衡,弱势群体利益受损。有研究显示,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不平等程度小幅下降,但各国内部的不平等程度显著上升,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尤为明显。大量普通民众没有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生活改善,反而受到较大冲击,获得感下降,贫富差距拉大刺激了各国的民粹和反全球化思潮,西方国家保守、排外、内顾的倾向上升,政治上倾向于民族主义,经贸上推行保护主义,阻碍了全球自由贸易进程的深入。
以“中国智慧”促进全球自由贸易
面对全球贸易势头受挫、西方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社会对中国在维护自由贸易体系上的期待不断上升。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受益者之一,中国始终是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倡导者。新形势下,中国应立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一方面,充分利用APEC等多边平台,继续向国际社会展现坚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鲜明态度。习近平主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应利用我国领导人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契机,积极推动APEC会议延续G20杭州峰会的开放包容精神,进一步加强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为维护和巩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作出表率。
另一方面,为促进全球自由贸易深入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加注重开放包容,主张“和而不同”,追求“天下大同”。针对当前全球化模式的弊端,中国应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和实践探索,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新型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普惠、包容、均衡、共享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应积极主张各种贸易安排都应当是开放、包容的,而不是封闭、排他的,促进区域成员平等参与经济一体化建设,推动形成体现“中国智慧”的亚太区域自由贸易新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