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克苏市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情况抽样调查研究

2016-11-14曹巧红

现代语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普通话

摘 要: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对阿克苏市维吾尔族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分别从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学习、普通话态度、普通话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数据表明:阿克苏市维吾尔族人普通话的自然习得率非常低;普通话仍未初步普及;交流成为推动普通话学习的重要因素;阿克苏市人对普通话的推广持普遍肯定态度。

关键词:维吾尔族 普通话 阿克苏市

一、阿克苏市概况

阿克苏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中称之为“白水城”,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从地理位置上看,阿克苏市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南麓,阿克苏河冲积扇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9°30′~41°27′,东经79°39′~82°01′,因其地处乌鲁木齐与喀什之间,扼南、北疆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明显,自古就是南疆重镇。从经济水平看,近年来,阿克苏经济总量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底,实现全年生产总值1199.9亿元,比上年增长8.09%;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三个产业的产值比例为23.1∶49.1∶27.8,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南疆四地州的发展中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从区域面积和人口规模看,阿克苏市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市辖45个社区,7个办事处,2个镇,4个乡,是阿克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民族成分和语言状况看,市内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多个世居少数民族。阿克苏市已成为一个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体的社会,语言以维吾尔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为主,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研究的问题。[1]

二、阿克苏市调研情况

(一)调研过程

为全面了解新疆少数民族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实困难,进一步减少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障碍,促进新疆的长治久安,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大局,也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国家语委批准,“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于2013年12月立项,对新疆的13个世居少数民族进行了调研。

根据课题组的安排,阿克苏地区子课题调研组于2016年5月5日至9日对阿克苏市七中、阿克苏市地区行署、教育社区、阿克苏市纺织厂、欣勤集团、王三街、祥龙市场、阿克苏齐曼扎餐厅等共13个主调研点进行调研。本次调研的调研员以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主,募集了相关领域的维文翻译。调研中我们采用沟通后调研的方式进行调研,试卷回收率达100%。

(二)抽样方法和样本情况

此次国家通用语言调查是继1994~2004年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之后,新疆又一次大规模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试卷设计在普通话方面的题目上与2000年的调查基本一致,具体题目的设计考虑到新疆语言的实际状况。

本次调研对象是阿克苏市年龄在15~65岁之间的维吾尔族人,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全市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二点三作为样本量;男女的抽取比例为全疆男女的比例值;年龄按照全疆人口的结构状况比例抽取;受教育程度按照新疆统计年鉴中的分层办法和各层在全疆人口中的比例抽取,共抽取135个样本,情况如下:

性别情况:男性69人,占总人数的51.1%;女性66人,占总人数的48.9%。

年龄分层:15~24岁,16人;25~34岁,27人;35~44岁,33人;45~55岁,32人;56~65岁,27人。

受教育程度:没上过学,4人;小学,28人;初中,29人;高中(含中专),30人;大专及以上,44人。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对阿克苏市135个维吾尔族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从母语情况、普通话使用、普通话能力、普通话学习、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这五个方面呈现阿克苏市的语言状况,分析总结现阶段阿克苏市普通话使用的特点。

(一)以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情况

表1显示:1.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阿克苏市的自然习得率非常低,小时候最先会说普通话的人数比例只有2.2%,普通话在本地区的维吾尔族中,使用频率不高。可以预见普通话作为习得性语言,在今后的变化不会太大。2.维吾尔语以其良好的语言环境,自然习得率达到99.3%。因其在南疆使用频率较高,维语自然习得语的主体地位不会发生改变。3.母语习得的高比例现象,对比普通话自然习得率极低的现象,说明本地的推普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二)普通话能力情况

表2显示: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人数比例超过70%,比小时候最先会说普通话的人数比例高60多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经济发展、交流增多、广播媒体普及和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个人语言能力明显提高,大部分人能够掌握汉维两种语言。2.能用维吾尔语进行交谈的人数比例达到100%,相比小时候最先会说维吾尔语的人数比例上升了0.7个百分点,这说明在母语环境较好的地区,推广普通话并不影响母语的学习和交际。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推广普及普通话并不会造成母语能力的减退。

下面就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进行探讨。

如表3所示:在能用哪些语言与人交谈中,维语的比例占100%,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比例太小,两者都不能作为研究语言特点的材料,因此,下文不做探讨。

由表3~5可知:1.从性别上看,在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人中,女性的比例略高于男性,但两者差别不大。男性比例为33.3%,女性的比例为37%。2.从年龄段上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25~34岁,所占比例最低的为56~65岁。普通话的年龄分布呈现出以25~34岁为峰值的倒U字形结构。3.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人数比例越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三)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

本次调研的问卷设计,在家庭语言中没有涉及对方的语言,只把语言状况规定为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其他,而在另外四种场合中,设计了“对方的语言”这一选项,主要是为了突出本地区运用双语交流的现状。因此,将家庭语言与其他四种场合区别分析。

在五种交际场合中,按正规、公开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家里、集贸市场、本地医院、本地政府、工作劳动场合。表6表明:1.与自然习得普通话的人数比例相比,在家里用普通话进行交谈的比例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这一趋势表明阿克苏市推普的成果显著。2.普通话的使用与场合有密切关系。随着交际的语言环境越来越正规,用普通话交谈的比例基本呈增长趋势,比例最高的是工作劳动场合,最低的是集贸市场,占比0%。这一现象表明,多数人已经意识到,普通话是正式场合的交际语言,职能部门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效果明显。但总体来看,在四种场合中用普通话交谈的比例较小,普通话仍未成为主要的交际语言。3.双语化程度明显提高。在四种场合中,能用对方的语言进行交谈的比例均超过50%,并随着场合的正规程度递减。可以预见,随着普通话推广的深入,用双语交谈的人会越来越少,用普通话进行交谈的人会越来越多。4.用维语交谈的人数比例稳定,可见语境、政策等对维语的使用影响不大。

(四)普通话的程度情况

普通话的程度评价关系到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因此,在以往的自我评价基础上,调研组增加了调查员评价,用以验证被调查者自述数据是否可信。本次调查将普通话程度分为7个等级,其中,能流利准确地使用、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这四个等级被视为会说普通话。能听懂但不太会说、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听不懂也不会说这三个等级被视为不会说普通话。其中,前两个等级属于普通话程度较高等级,第三、第四等级属于普通话水平较低等级。

由表7可知:1.总体来看,会说普通话的人数比例略高于50%,40%以上的维吾尔族人不会说普通话,这给我们的推普工作提供了一个目标性数据。有近三成的人普通话水平较高,有20%左右的人普通话水平较低。“完全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的比例高于15%,这是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部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分清重难点,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提高推普效率。2.在各个等级中,虽然自我评价与调查员评价存在差异,但差异数值较小,差异最大的是“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等级,有5.2个百分点。另外,差异仅存在于相邻两个等级之间,可能是个体对自我语言水平把握不准,或对题目意图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但总体能说明调查数据真实可信。

(五)普通话的学习和普通话态度情况

本文将从普通话学习的途径、普通话学习的困难、普通话学习的目的、学习普通话希望达到的程度、中小学普通话语言选择和全国各地交往中的语言状况等方面研究普通话的学习和态度情况。在具体调研中,如果被调查者的普通话水平处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能听懂但不太会说”及以下的等级,则选择无法回答。

如表8所示:1.普通话的学习途径呈现分散化趋势,各种途径所占比重相对均衡。其中,与汉族同伴交往成为学习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占比58.5%,看电视听广播所占比例也超过学校学习所占比例,这些数据表明普通话的社会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2.普通话的推广应在抓住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适应社会新变化,重视社会交往、媒体传播、家人影响、普通话培训班等途径,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如表9所示:1.在学习普通话的困难中,周围说汉语的人少是主要因素,找不到汉语说得好的人教的比例仅次之,两者占比49.7%,说明普通话学习的环境并不理想。2.说普通话怕别人笑话的比例占14.8%,无法回答的人数占26.7%,这是推广普通话最不利的条件。说明人们尚未认识到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的重要作用,或者根本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表10表明:1.学习目的多元化。在普通话的学习目的中,没有单独集中的一项,各种目的相对均衡,54.8%的人为了同其他民族的人交往,31.9%的人因为喜欢普通话,28.1%的人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学校的要求只占23%。2.单位要求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因素,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流的增多,人们已经认识到普通话是交际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普通话不再是被动行为,主动性明显增强。

表11显示:1.希望准确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和比较熟练地使用普通话的人数比例占66.7%,与调研员评价的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比例相差30多个百分点,说明普通话推广在质量上有较大上升空间,这一差距也成为进一步推广普通话的动力。2.希望达到一般交流程度和对普通话程度没有要求的人数比例占三成以上,说明对自身普通话水平要求不高的人群比重依然很大,在今后的推普工作中,如何突破这种现状,调动这部分人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值得思考。

从中小学教学语言的选择上,我们发现,人们对普通话持肯定态度,双语教育得到普遍认同。

表12显示:1.在中小学教学语言选择上,民汉双语的支持率明显最高,本地小学的比例为71.1%,本地中学为68.1%,这是进一步巩固扩大双语教育的社会基础。2.普通话比例为五分之一,明显高于少数民族语言,并且随着学历上升,支持率有增长的趋势。可以预测,随着学历的增长,把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的支持率会越来越高,普通话的法定地位已经得到承认,但受民族情感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民汉双语作为教学语言。3.少数民族语言所占比例不到10%。这部分人的选择是结合自身状况,多为从未出过门,或对本民族语言有超强自信的人群。

据表13所示,认为普通话在全国的交往中最重要的人占96.3%,认为少数民族语言在全国的交往中最重要的仅占3.7%,普通话的支持力度比较高,说明人们在认识上已经肯定普通话,普通话的群众基础较好。

四、结语

阿克苏市的国家通用语言抽样调查反映了本市维吾尔族人中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情况。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在普通话作为母语的情况方面

阿克苏市维吾尔族的普通话习得率极低,母语习得占绝对优势。在最先会说的语言中,维吾尔语占比99.3%,135个被调查者中只有一人的自然习得语言是普通话。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民考汉,孩子就会更倾向于学习普通话,普通话的家庭影响因素更大。小时候最先会说普通话的情况,是普通话普及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渐增加以普通话为母语的语言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规范化语言的整体水平(苏金智,2008)。[2]因此,对于孩子的通用语言教育,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要将其作为一个长远目标,深入扎实地展开,不能将双语教学、普通话水平作为一个简单的指标。

(二)在普通话能力方面

阿克苏市人普通话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普通话仍未得到普及。在普通话的程度等级测试中,能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人占31.1%,普通话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人占26.9%,不会说普通话的人群占四成以上。要达到推普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普通话的交际能力受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家庭语言选择中,有17%的人选择普通话,这是推普的重要成就,家庭是私密性较强的空间,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母语交谈,普通话比例的上升是我们推普工作的重要成果。在四种不同的交际场合中,场合越正规,普通话比例越高,但就整体比例而言,普通话占比不高。普通话只在紧急情况下的族际交流中使用。因此,我们要从推普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水平的人群,分清重点难点,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着手。

(三)在普通话学习方面

阿克苏市人普通话学习的途径和目的呈现多样化趋势,学习动力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交流成为推动普通话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期望高水平化。调查数据显示,与汉族同伴交往成为本市维吾尔族人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因素。学校学习的硬性要求退居到影响因素的第三位,喜欢普通话的人占三成,人们更注重交流和兴趣,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增强。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成为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针对推普中出现的这一新现象,我们建议做出适时调整,将新媒体的开发、应用都纳入推普的范围,将语言学习作为新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推出适用于推普的配套软件、硬件,使推普成为一项有意义、有乐趣的事。

在学习普通话面临的困难中,语言环境的缺失是制约普通话学习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周围说汉语的人少”和“找不到汉语说得好的人教”占制约因素的49.7%。现阶段,如何营造学习普通话的有利语境是推普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在全疆坚持自治区推行的嵌入式社会结构,创建维汉混居的社区环境,改善维吾尔族人学习普通话的大环境,从居住环境方面创建维汉交流的语境;第二,在国民经济新常态下,借助“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以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以人口流动带动语言发展和地区稳定。

(四)在普通话态度方面

普通话支持率非常高,但仍需要做好情感引导。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的交流中,95%以上的维吾尔族人认为普通话最重要,这对推普是一个极有利的因素。但在实际调研中也遇到很多异议。比如,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担忧普通话的推广会造成母语学习能力的退化。特别是对于教学语言的选择,人们希望学好普通话,但也担心本民族语言会退化。所以,在阿克苏市做好《中国语言文字法》的普及也非常有必要,让更多的维吾尔族人认识到普通话的地位和作用。普通话是一种工具性语言,推广它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沟通,普通话与母语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不影响的两种语言,并且维吾尔语与普通话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可以相互比对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因此,在普通话支持率较高的情况下,看到问题所在,做好情感引导,进一步增强普通话在少数民族中的认同感,增强国家认同感也相当重要。

五、结语

阿克苏市维吾尔族人的国家通用语言抽样调查是针对单一民族的语言状况的调查研究,由于时间、经费限制,抽查的样本量不大,调查范围相对较小,调研中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调查中未能涉及职业比例,但调研实践证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职员的普通话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不在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总体来说,调研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阿克苏市维吾尔族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但这只是维吾尔族普通话调研的部分数据。毕竟,阿克苏市地处城区,本市的维汉人口比例也大致接近,普通话的语用环境相对较好,要对维吾尔族的普通话情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还需对其他南疆乃至全疆的维吾尔族进行调研。

(国家语委“十二五”重大招标项目“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课题编号:[ZDA125-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抽样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4ZDB100]。)

参考文献:

[1]阿克苏市统计局.2015阿克苏市统计年鉴[Z].乌鲁木齐:新疆人

民出版社,2015.

[2]苏金智.语言接触下我国境内汉语方言使用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8,(2).

[3]苏金智.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4]孙曼均.河北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1,(4).

[5]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曹巧红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830017)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普通话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疯狂编辑部之不好好说普通话的后果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外媒:中国土耳其都要求泰国遣返偷渡者
17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