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真”“实”的朗读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
2016-11-14张红
张红
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都已开始注重朗读的指导,并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我想,这是对先哲圣贤优秀读书方法的传承,又是语文课之所以为“语”文课的最基本的特点。语文课,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这是毋庸质疑的。这也是众多语文老师共同呼唤的语文课本色的回归。但,如果仅仅为了“读”而“读”,是“假读”,是形式化的无效的读。
如:我校路老师在进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一课教学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并把感受最深最喜爱的地方多读一读。学生读完之后,师指名学生读,在两三个学生读得不理想之后,师没作指导、提示,只是单调地重复: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大家听?谁能用更欢快的语气再读读课文?“再喜爱一点!”“更欢快一些!”师让学生时而个人读,时而全班读,时而小组读,时而男女生赛读。虽然,此时的课堂上也有琅琅的读书声,但其把朗读形式机械地堆积在一起,没有让学生经历朗读层次递进、情感升华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只能停留于表面。这样的读便是“假读”,亦是“死读”。我认为这个老师的做法并不可取。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大概就是这个理吧!只有教师那充满激情的范读,学生顿悟后的品读,只有发自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诵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这便是我所谓的“活”“真”“实”的朗读。这样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感悟,能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的朗读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与作者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这一点,许多名师们的课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例:窦桂梅老师《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片段师:(播放课件:大娘照片)这就是李大娘和志愿军战士挥泪告别的情景。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谁想和大娘“诵”别?生:(深情的朗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师:可是,大娘怎么忍心和亲人志愿军分别呢?我们只好请求她留住送别的脚步。谁来请求大娘?(学生读出了“请求”的语气,读得很动情。)师:大娘也没有停下,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学生用“恳求”的语气读,尤其是“大娘”一词由慢到快的语气处理,颇有味道。)师:可是,大娘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早点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学生用“哀求”的语气读,有一个学生连续强调了两次:大娘!大娘!)师:可是尽管我们哀求的大娘,她还是舍不得回去。最后,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她。谁来命令大娘——(学生用“命令”的语气读,语气很坚定。)师:是啊,我们七十五岁的大娘舍不得走啊!我们就这样一次次地请求、恳求、哀求,到最后只好命令。现在你想怎样向大娘送别,你就怎样对大娘“诵”别。(全体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读出了属于自己的情感。)的确,“活”的朗读、“真”的朗读、“实”的朗读给语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还记得肥城市举办观摩课时,李鹏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李老师破题导入,以地震灾难为起点,交流对地震的认识,展示地震灾害的图片资料,初步感受地震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为学习本文做好情感铺垫。在理解描写父亲挖掘的重点句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边读边想象,体验父亲救子时的焦急和坚毅,反复品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李老师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一遍遍的品读中,表达、升华对父子俩的崇敬之情。李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个性化的与文本中的父子对话,在此过程中关注课堂生成,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朗读中,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发共鸣。孩子们学习的投入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强,感受也是非常深刻的。这样的朗读无疑是鲜活的、灵动的、富有层次的。这是朗读指导的最高艺术境界。通过“活”的朗读赋予语言文字更深层次的情感;通过“真”的朗读,使学生的思维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文本,通过“实”的朗读,产生与作品主人公零距离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