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中小河流生态防洪治理的措施
2016-11-14刘咏梅
刘咏梅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市 410131)
长沙县中小河流生态防洪治理的措施
刘咏梅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市410131)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周围的中小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湖南省城镇水环境尤其是河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质改善系统,并对堤岸进行生态修复等河道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为类似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城镇中小河道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措施
长沙县毗邻湖南省会长沙,从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总面积1997km2,全县流域面积200km2以上河流5条,全长215.6km;全县流域面积(50~200)km2以上河流10条,全长205.46km;流域面积(5~50)km2河流71条,全长654km。县域内河道主要起防洪保安、农田灌溉、提供饮用水等重要作用。
1 河道的基本情况
县乡河道防洪标准低,部分河道无防洪堤,岸坡垮塌严重。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河流的上游建设了很多工厂,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渣废料在河岸两边随意堆放,未经处理的尾矿水直接排放到了河道中,不仅加剧了水土的流失,而且对河道水圈内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农村种养殖粗放经营,面源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泛滥。县乡垃圾随意倾倒,淤塞河道,造成河道行洪调蓄能力降低。水务部门执法力量薄弱,执法难到位。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在汛期河流中含砂量会非常高,河床也被逐渐抬高,再加上气候干旱,雨水量少,导致河道的径流量不断降低,大量的河滩、河床露了出来。另外附近的居民还在这个河段的行洪区修建了一些建筑物,栽种了大量的树木,导致行洪的断面降低,对河道正常行洪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 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河道自然形成,防洪标准低。县乡河道防洪标准低,部分河道无防洪堤,岸坡垮塌严重,农田损毁,集镇进水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已建堤防基础差、渗漏严重、堤身单薄,防洪能力不强;拦河闸坝、穿堤建筑物及排渍机埠设施陈旧,存在隐患。
(2)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种养殖粗放经营,面源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两岸生产、生活对水源地水质的污染严重,由于河道两岸污水收集管道系统尚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这些水源地的水质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河道内的废弃物、生活垃圾等也对水源地构成较大威胁。
(3)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监测结果表明,面临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同时,由于区内河流地表水污染形势严峻,全区污水处理率仅为25%,造成区内地下水水质恶化的趋势也在逐年加剧,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沙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利用率,促进雨洪利用,回灌地下水,改善地下水环境,提高灌溉供水保障程度的需要。
(4)两岸环境的脏、乱、差对河道的疏浚、水质、雨洪资源的利用、出溢泉水营造水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阻碍了长沙县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产业的步伐。
(5)体制障碍,水政执法难度大,水务部门执法力量薄弱,加之水政执法工作点多、面广,挤占河道、填埋水域、任意排污等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到位。
3 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河道上修建了小型的水库,导致河道的径流迅速降低,河道和滩地失去了很多对景观和环境进行维系的水体,河道两侧出现了严重的沙化和干化的情况,地下水无法得到及时的补给。
(2)河道的下游绿化程度不高,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淤积。随意堆放的废料对河槽的稳定性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河流中段的河床被淤高。
(3)在行洪的过程中,深槽缺乏规律性,造床效果降低。
(4)未对两岸的坡地和河滩进行绿化,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冬季和春季时,市区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沙尘影响。
(5)在该河道的上段部分,河床淤积非常的严重,河流在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基本的形态已经出现了变化,河道的稳定性降低,对河道下游的行洪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各种随意堆放的废弃物对河道两岸的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4 生态防洪治理的措施
4.1河道整治分类
县乡河流治理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遵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工程涵盖了防洪排涝、水质改善、生态景观建设三方面内容。按“蓄、泄、排统筹”的治水方略,扩大河网水系的调蓄能力,打造生态型、健康型农村河流水系,最终达到人水和谐,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向良性互动转变,变水害为水利,实现河流多功能性.综合考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县乡河道现状及特点,将11个项目区分为三大类,分别以防洪排涝为主、以生态环境治理为主和以综合治理为主(如表1)。
(1)以防洪排涝为主的河道。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整治各支流堤防,因地制宜减少占地,优化防洪堤断面形式,以达到提高防洪标准、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各河道抵御超标准洪水的能力。
表1 项目区类型划分表
(2)以改善水环境为主的河道。农村河道整治除了满足蓄水、行洪等基本功能之外,还承载着生态环境功能,过去河道整治往往只注重河岸带物理性功能的实现,而忽视了综合功能的体现。河道生态化建设在自我组织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两方面的生态功能:一是维持河岸的结构稳定性,稳固河岸以确保河岸物理生境的完整;二是提高河岸的生态稳定性,使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通过设立取水码头和亲水平台及打造沿河生态风光带,保护自然生态等河道生态化建设措施,保护和重建受破坏的河岸生态系统,恢复固坡、截污等生态功能,从而提高生态系统价值和物种多样性。通过截污控制水源污染,对河道进行生态整治,减少河道硬质护砌,恢复两岸绿化,形成植物群落,恢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通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将生态治河的理念渗透到工程规划中,改变旧的设计思维模式,吸收亲水性和近自然的设计方式,突出生态,兼顾景观。三是河道清淤正常化。河底污泥疏浚不仅可使蓄水量得到有效恢复,而且可大大减少水体的有机污染,使河网水系变清。这是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中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4.2河道防洪整治工程措施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河道防洪排涝、水质改善及生态景观绿化等方面,通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质改善系统,并对堤岸进行绿化,建成自然安全的乡镇城市型河岸带基础设施,为乡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根据防洪工程防洪现状的复核分析,综合考虑流域特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影响、工程占地及投资等因素,确定规划区的防洪工程治理措施包括:河道清淤疏浚、清障工程、水系沟通、岸坡整治、堤防加固(表2)。
表2 项目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措施 km
4.3河岸生态景观工程
县镇河道途经之地以乡村农田为主,对河道主要存在农业面源的问题,城镇对河道的污染存在单一性,主要是生活污水,居民点大多临河而建,但临水而不亲水,景观性不强。结合长沙县水系生态环境特点,通过构建生态控制线、植被梳理和生态修复,来重塑乡村田园风光。河岸生态景观工程措施有:
(1)构建生态控制范围线。在有条件的河流沿岸调节(5~10)m建立有效的农村郊野河段生态控制区域,不仅有利于河流在后续生态建设中得以发展,还能延续和保留湘中农耕文化,为生态系统组成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平衡、稳定、均质的整体。对于河道自身来说补给不同形式的灌溉渠和不同规模的蓄水池,也利于构成涵养土壤和植物的水网体系。
(2)构建生态过滤草沟。通过合理利用河道型式,沿河设置生态草沟及过渡带,处理周边生活用水,通过合理的设计引导,使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流经生态草沟,使其净化过滤,削减水质污染负荷。
(3)建立沿河亲水活动设施。根据河段形态,结合城镇生活区护岸设置的3m宽的巡河路,衔接各区域通达性差且人流集中的河段,增设休闲设施,建设亲水平台,多点多区域的提供人与人,人与水相接触的滨水空间。
(4)建立植物生态群落。通过对本土植物环境的生态延续性,建立陆生植物、湿生植物与水生植物交错带,利用竹类、乔木、灌木、稻田构成了具有垂直空间梯度的复合植物群落结构。使其河岸带更具生态性、营造出纯朴自然的河流空间环境。
经过此次生态修复,致力建设环境优美的河道工程,构建优美、低碳的生态保护体系,并通过相关设施的完善,引导人群融入自然、亲近自然。长沙县城乡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与实施,是城市环境品质,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5 结 语
由于中小河道治理复杂,所牵涉的部门很多,要实现其水体生态的良性循环,必须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本着对各河道因地制宜、低投高效、循环利用的原则,采用“截、驳、疏、绿、治、引、保、管”的治理措施,以达到综合整治的效果。
[1]李伟杰,汪永辉.曝气充氧技术在我国城市中小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07,(2):37-38.
[2]湖南省长沙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规划报告[R].2014.
[3]宋志斌,黄明君,马建军.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05):137-138.
[4]李超,李明,城镇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方法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05):162-163.
刘咏梅(1971-),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筑规划设计工作,E-mail:857343795@qq.com。
(201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