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编前言

2016-11-14刘耘华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西虚词教授

刘耘华

主编前言

刘耘华

本辑在专题研究方面刊登的是钱林森教授和周宁教授的两篇力作。两位教授都把一手史料及其搜集、整理、考辨与参正视为中西文学交流史的基础和出发点,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对积淀于材料与事实之内的价值与情感的分析和诠释,特别是他们关于中西文学与文化在相互接触和交流过程中的相互想象、相互激发、相互塑造的诸多思考,丰富并拓展了对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内涵认知,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在一般论文中,我们重点推介的是陈曙东教授的力作《领略虚词的微声妙义:中西文学经典中虚词的运用及其韵律学意义上的美学现象》。该文注意到虚词在阅读与写作中具有微小却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发现此一现象广泛存在于中外经典作家作品之中,故进一步将其概括为“不起眼现象的美学”(an aesthetic of the trivial)。另外两篇论文,一篇是杨俊杰博士的《陈季同和芍兑:裴多菲〈小树颤抖,因为〉汉译考》,对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名作《小树颤抖,因为》的首次(拼音)汉译及其背后的文化交流史实做出考辨,展示出令人钦佩的小语种文献辩读功夫;另一篇即拙作《〈易传〉的意义生成研究》,它从诠释的立场、诠释的对象、意义生成及生成方式四个问题入手,对《易传》的意义生成及生成方式之具体蕴含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析,或有助于当代学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

本辑还收录了著名学者贾植芳先生和乐黛云先生致孙景尧先生信函共14通。在我的记忆里,贾先生是先师孙景尧先生由衷钦仰且反复提及的极少数学人之一。今年是贾先生的百年诞辰,我们谨以此表示对他的绵薄纪念。25年前,贾先生曾主持我的硕士论文答辩,答辩结束之时,先生对我说了一句“希望以后交个朋友”。我当时年轻,未能体会出此话之深厚凝重,后来才知先生对于后学之奖掖提携,始终伴随着天宽地阔的包容和山高水长的真诚。此度细品先生致先师书札八通,又知贾先生铁骨铮铮、不屈无道的品格之下,对于朋友和后辈原来还是这样的体贴入微。至于乐师,我有幸在门下受业数年,感受最深者也是她的习与性成的达观仁厚与宽容胸襟。从这14通书札中,我们不仅可窥见中国比较文学在榛莽重辟之初的艰难行程,更可感受到前辈学人的高尚情怀和磊落风操。希望能够借此表达我们对老一辈中国比较文学先行者的深深敬意。

猜你喜欢

中西虚词教授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中西结合
开心格格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