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RT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

2016-11-12赵茜

中国市场 2016年37期

赵茜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贡献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还能够为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效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阻碍因素,融资困难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目前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有效实施,促使中小企业经营中的资产流动性得以有效提升。鉴于此,文章从CRT的角度上,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

[关键词]CRT;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71

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因此惜贷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导致我国中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不仅提升了资产的流动性,还促进了资本的释放,银行运行中为了实现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可以综合应用多种专项。然而,在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中,必须加大风险控制力度,因此,本文从CRT基础上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建议。

1CRT基础上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

11实现信用风险转移的方法

首先,资产组合在资产池中的体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中,最基础的内容就是资产池的建立,在重新组合和分离信用风险的过程中,资产池的建立至关重要,其功能主要表现为:首先,不同的收益和单笔资产风险产生于资产池中,在通过相关模型展开计算以后,能够有效的充足和拆分资产,从而促使最佳组合在收益和风险中得以实现;其次,通常无法有效预测单笔资产结构,然而一定的规律却体现了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在对历史数据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平均现金流在资产组合中得以明确,从而作为重要的基础促进信用风险定价和出售的实现。[1]

其次,SPV风险隔离。SPV指的是金融中介,作为核心体现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其是对原始权益人权益资产的授让,在保证规模和经营成本最低的基础上,资产的市场交换可以在证券化中实现,而SPV是商业银行运行中实现信用分先转移的途径。该方法应用中,法人主体是经过法律承认的,然而SPV在运行中,工作设施和职工都较少,并且也没有涉及资产交易管理相关具体事项,因此资产和权益只是名义上的存在。[2]在对SPV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构建风险隔离防火墙是其主要功能体现,能够促使其他风险同经营者面对的资产风险进行有效隔离,促使最优化的市场资产配置效率得以实现。

12信用风险放大的理论分析

证券评级机构的风险放大效应。风险放大中,评级机构造成的原因有:一方面,其运行中一味的追求自身利益。这一模式应用中,逐渐开始向证券发行人进行收费,因此为了实现最大利益,要想对高额评级收入进行获取,导致发行证券的投资银行被评级标准所青睐,因此在进行评级以后,相关结果并无法对证券产生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正确的反映,造成市场扭曲在次级贷款证券化市场中产生,不断扩大了次级贷款支持证券转移中的风险;另一方面,不合理评级放大了风险。证券发行人之间必须同评级机构进行多次协调才能够完成评级工作,这一过程中,需要经历评级、再评和保持三个环节。[3]值得注意的是,提供评级费用的人同时也担任着证券发行的责任,因此如果外部监督不力,将导致事实同评级结果相冲突;最后,评级机构运行中,由于没有客观的评估风险,造成了风险被放大现象。在评级中,通常对历史违约产生的信息进行,这较高的评级将产生于违约率低的企业当中,因此中小企业运行过程中,发展机会可以由此被掩盖。[4]同时,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我国积极借鉴了国外的评级经验,然而,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积极构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评级标准。

2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建议

21完善CRT法律体系

在确保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过程中,对CRT监管乏力体系进行完善至关重要。现阶段,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在我国逐渐深入,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加大法律建设力度,应用法律辅助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发展模式取代以往的政策主导型发展模式。[5]针对我国试点运行中的经验,也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总结。

首先,多条管理办法在试点运行中得以建立,这应当成为我国专门性信用风险转移法律法规的制定基础,这一过程中,必须对性质、出售实质体积转移模式在我国信用风险中的体现进行定性处理;其次,对《合同法》《信托法》等进行完善。在促进证券化得以实现的过程中,资产池管理和贷款担保等应及时得到解决;再次,对《税法》和《会计法》等及时进行完善,保证纳税额和纳税环节在信用风险转移参与主体中得以明确,保证会计处理办法在信用风险转移中得以明确;最后,对监管法律进行制定,严格监督信用风险转移现象,严禁金融市场稳定性受到信用风险转移的严重影响。

22提升CRT市场监管创新能力

近年来CRT市场快速发展,发展的CRT市场导致金融监管难度增加,传统的监管技术以及工具已经无法满足金融市场的进步需求。

首先,构建监管平台。协调性和统一性是这一平台的主要特点,分业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现阶段新金融衍生产品如信用风险转移等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金融行业界限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必须构建统一的监管平台。现阶段,我国应在“一行三会”背景下,对沟通协调小组进行构建,充分发挥辅助功能,为协商沟通机制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对信用风险转移合约框架进行规范。这一过程中,应对信用事件进行详细界定,包含概念和标准等,促使双方从源头起对相关条款进行统一理解。[6]在面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过程中,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设计合约中,明确规定信用风险留存比例,保证风险转出者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将较强的监管力度应用于信贷资产当中。

3结论

从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其运行过程中,对简介融资机构的依赖性较强,然而受中小企业规模和经营模式的影响,金融机构的惜贷现象严重,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产生,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然而这一方法下产生的信用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CRT的基础上加强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完善CRT法律体系、提升CRT市场监管创新能力等措施,为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伟常供应链环境下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创新模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38

[2]许圣道,韩学广,许浩然金融缺口、金融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解释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4):17-21

[3]陈庭强,何建敏,尹群耀,等基于银行信贷行为的CRT市场信用风险传染评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1):95-99

[4]盛世杰,周远游,刘莉亚引入担保机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基于期权策略的机制设计[J].财经研究,2016(6):63-73

[5]邵俊岗,马菲菲基于Copula函数的船舶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违约风险度量[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5(2):65-69

[6]邵敏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政府职能视角[J].当代经济,2013(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