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给侧”改革分析
2016-11-12王冠群
摘 要 “供给侧”概念提出伊始,就受到广泛关注。它是一个新的提法,新的概念,但中国并不是第一个进行供给侧管理的国家。供给侧改革思想部分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供给学派,但也有适应当代国情的中国特色。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在供给端面临重重问题,供给侧改革,是深化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保证未来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我们需要从创新、土地、资本、劳动力四个方面着手,解决当前经济困境。
关键词 “供给侧” 供给学派 供给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来源
供给侧思想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奉行萨伊定律,强调在供给方面对经济进行管理,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1]经济增长决定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使用,不管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在经济利益的激励下提供生产要素,进行经济活动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依靠市场调节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把供给放在首位,减少政府干预,消除阻碍市场发挥作用的各种障碍。
供给学派始终把关注点放在供给方面,他们认为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是生产要素的投入,然后才有产出;取得出售这一产品的收入,才有继续购买其他产品的需求。[2]凯恩斯理论的前提假设被供给学派认为与西方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相悖。凯恩斯认为社会存在闲置不用的资源和设备的理论假设,只适用经济发展低谷期,不能作为普遍性原理。即使存在闲置不用的资源和设备,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处,而是因为它们的价格不合适。只要价格合适,它们就会被使用,市场中不再存在闲置资源和设备。如果企业过分关注产品需求,而忽视产品创造,生产被市场淘汰的产品,不仅无法把产品转化为经济利益,还阻碍了企业创新,最终导致其走向灭亡。
二、供给学派理论主张以及政策实施
供给学派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们的很多理论主张都得到了政策践行。一是供给学派主张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过多的政府干预。它们从萨伊定律出发,认为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自由经营是促进生产、增加供给的关键,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正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通过减税刺激消费,推动投资,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供给学派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但是供给的多少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要素投入的大小取决于各种刺激。税率因其独有的经济特性,成为这些刺激中最有效的影响因素。税率变动,不仅可以影响人们的净收入,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储蓄和投资情况,而且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因为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总收入,而是税后净收入。三是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反对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供给学派认为,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取决于有形资本的积累还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积累。科学技术范围很广,不仅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还包括劳动力努力程度等。在资本不足时,过多的福利只会削弱人们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压抑智力资本投资,滋生懒惰,不利于扩大就业。同时过多的福利支出,加重了政府负担,排挤了私人生产性支出,不利于经济发展。
供给学派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里根经济学”。大萧条以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摆脱二战带来的创伤,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涨”怪象面前毫无作为。于是,学术上一些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学派应运而生,供给学派在这时走入人们的视线。1981年,里根上台后,宣布其实行的经济政策将与过去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彻底决裂,他实行的经济政策,实质就是供给经济学。里根政府的核心是减税,最终,里根的供给改革获得成功,美国摆脱了经济“滞涨”怪圈,为其后经济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中国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对以前需求侧管理的否定,相反,是对以前需求侧管理的补充。经济运行既有需求方面的问题也有供给方面的问题。需求方面包括投资、消费、出口,也就是常说的“三驾马车”;供给侧则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创新四大要素。近年来,国内商品无人问津,而海外代购却如火如荼。说明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在于短期需求不足,而在于中长期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地增加商品供给数量,而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供给商品质量。当前我国在供给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部分成本不仅高于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于一些高收入国家,导致企业产品滞销,经济效益低下;二是中国的快速发展,长期依赖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外需减少,导致国内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无法及时转化为国内消费;三是部分企业生产理念落后,还停留在过去的以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人口消费结构中,没有认识到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人口消费结构,供给产品无法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四是当前中国的供给体系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应对新一轮经济发展下行的正确对策,又是从根本上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的必要措施。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随着其快速发展暴露出了很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已获利益集团对于对其有利的制度的依赖,阻挠了经济社会改革。实行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与过去需求侧改革的彻底决裂,只是从过去注重需求侧经济管理走向注重供给侧经济管理。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主要有以下因素的考虑: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固有问题。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总量调控,无法对特有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控。正如当下国企改革,一些需要扶持其成长发展,而一些需要削减其产能,抑制产能过剩。如果“一刀切”,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加重问题。财政政策,虽然可以做到针对性调控,但是我们政府长期以来不断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调控效力,已经越来越小。特别近年来,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政府为了快速达到政策效果,多次使用财政政策维持经济平稳,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已经变得越来越乏力。
其次,中国通货膨胀呈现明显特征。西方经济学把通货膨胀成因分为三类: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3]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金融危机过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更加注重国内产品的消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依赖的投资驱动以及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减弱,“人口红利”接近释放完毕。现在,中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逐渐降低,劳动力市场从劳动力供给过剩过渡到劳动力供给不足。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成本增加,被迫提高商品价格。物价上涨,使得劳动力为了维持自己原有的生活水平或者提高其生活水平,不得不要求更高的工资水平。这样,劳动力成本提高就和商品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最后,中国经济增长率将逐步降低。伴随人口红利的减少,我国已经没有办法再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受到冲击,增长率必然会下降。在既定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下,假设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路径相吻合,经济增长率下降成为一种必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期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在2015年前后将下降一个水平,这也与中国经济增速必然下降的预期相一致。
四、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面对供给端呈现的重重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
首先,政府对我国税收体制进行改革。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使自己生活水平提高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多的获得可支配收入。税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其独有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征,对整个社会经济主体、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储蓄等于投资”。[4]税率过高,人们手中的净收入减少,存入银行闲钱就会减少,储蓄的减少,导致整个社会投资减少,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当前中国,在通货膨胀水平已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减税不仅可以缓解通货膨胀,而且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应该按照十八大要求,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①
早在20世纪70年代,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就提出了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关系,即著名的拉弗曲线。政府的税收收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税率,另一个是缴税的受众范围。
在拉弗曲线中,X轴代表税率,Y轴代表税收收入。在原点O点,税率为0,税收收入也为0,随着税率的提高,政府逐渐有了税收收入,并且不断增长。当税率提高到某一点时,税收收入达到峰值;税率继续提高,税收收入开始减少,直到税率达到100%,税收收入减为0。所以说,税率既不应该为0,也不应该为100%。
当前,中国需要降低企业成本来推动供给侧改革,税率也存在进一步下降空间,因此需要减税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企业投资,增加居民消费。
其次,坚持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在中国现在这个调结构促增长的攻坚时期,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由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4]可知,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唯一路径。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第一,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需要创新,而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因此教育成为创新之基。一是改变当前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不单单是“教”,还有“育”,老师的责任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学校的功能也不局限于知识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人准则。二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很不不平衡的国家,教育资源在全国各地分配千差万别。教育改革应该着力于促进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只有教育资源充分流动,才能推动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
第二,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目前,我国就业压力过大,作为吸收社会闲散劳动力主力军的中小微企业,受限于不利的社会环境,很多企业在其走向成熟之前早早夭折。中小微企业是创新思想的孵化器,当今世界上很多大型公司,都起步于中小微企业。政府应该进行政策引导,改变当前中小微企业在借贷、经济环境方面的不利局面,尤其是银行贷款方面的问题。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为小微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成功率。
第三,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源泉。许多创新型企业的失败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创新的应用。苹果手机可以引领一个消费潮流不单单是创新,而在于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它的成功固然有创新的功劳,但更多应该感谢创新的应用。因此,在当前我们大力扶持创业,大力鼓励创新的背景下,应该着力培养中国人的理性消费观念。脱离社会需求的创新,不仅无法支撑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且造成大量资源、人力的浪费。政策是全局性的,但是每个企业应该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市场需求,产生创新成果,进行市场驱动的创新。
最后,努力做到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人口红利减少的情况下,一是应该做到不让经济发展产生失重状况,这就需要补充新生劳动力,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新生婴儿养育成本上升,成为很多适龄父母不愿生养二胎的主要原因,政府人口红利补充政策,需要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福利水平,缩小地区、城乡的福利差距,打消父母生养二胎顾虑。二是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不是简单的不足或过剩问题,劳动力问题呈现结构性特征,一些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些地区劳动力供给过剩。随着中国劳动力人口流动的加深,当前户籍制度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人们的居住趋势和职业身份,户籍改革应该剥离与户籍直接联系的社会福利,让户口只具有标记人口居住地的意义,推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加速推进土地市场化,规范土地定价,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房地产泡沫。中国资本市场历经20多年的发展,行政色彩依然很浓,直接融资比重依然较低、社会融资成本依然很高。资本市场改革的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结语
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全面性的改革,政府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与供给侧改革形成“组合拳”,保证改革成功。尽管供给侧改革伊始,我们可能经历改革带来的阵痛,但要坚信现在的过程固然艰难,但是未来的长期平稳发展将得到保障。
注释: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2012年11月14日。
(作者单位为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王冠群(1990—),男,山西晋城人,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钟祥财.供给学派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J].上海经济研究,2011(1).
[2] 陶一桃.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选择——供给学派对扩大“内需”的启示[J].学习与探索,2000(3).
[3] 周芬芬.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预期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6).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90页.
[5] 刘世锦,等.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M].中信出版社,2011.
[6] 许金柜.我国政府预算公共化改革:一个必然之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4(2).
[7] 王艳.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国之路——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8] 杜成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J].管理学家,2014(11).
[9] 沈越.市场决定性作用与基本经济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4).
[10] 黄顺春.产业创新视角下的转型期产业工资差距变迁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
[11] 尹全胜,张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12] 孙咏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再权衡与新抉择[J].前线,2013(12).
[13] 薛庆超.中国特色的“三中全会现象”
[J].决策与信息(上),2013(12).
[14] 扶新明.我国地方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