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融合的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定位研究

2016-11-12于雪刘晓光

经营者 2016年14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产业集群辽宁

于雪 刘晓光

摘 要 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旅游商品产业合作竞争将更为激烈。本文从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定位要素分析入手,客观分析了其在区位、产业经济、资源、政府要素等方面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了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旅游商品 产业集群 辽宁

一、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界定

产业集群是一种效率较高的企业合作制度,它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企业集中在同一产业或产业链,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互相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或企业制度。[1]

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因旅游消费需求而购买的并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商品。[2]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的四大支柱之一,其发展对于促进辽宁旅游经济的内涵式发展,推进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阵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产业集群的定义以及旅游业的特性,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可以界定为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部门与机构(包括旅游商品研发机构、为旅游商品生产与流通提供辅助支持的企业与部门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旅游商品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在旅游业的具体反映,也是旅游商品产业发展的高级形式。

二、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定位要素分析

(一)区位要素分析

辽宁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体式交叉运输网为辽宁旅游商品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辽宁省南临渤海、黄海,隔鸭绿江与朝鲜相邻,东南隔海与日本相望,东、北、西三面与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接壤,靠近俄罗斯,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目前,辽宁省已开通了连接日、韩、俄、朝、新、德、美、澳、英、港等国家或地区和国内主要大中城市的定期航线,其中国际航线几百条,客运量逐年增长,大连至沈阳电气化铁路、北京至沈阳高速铁路相继建成,铁路路况、车况明显改善,旅游专列显著增加。全省有5个港口与五大洲140多个国家或地区通航,海上交通工具状况也大有改观。公路密度居各省市之首,其中沈大高速公路成为全国第一条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以沈阳为中心的省内3.5小时旅游交通圈基本形成。

(二)产业经济要素分析

1.经济环境——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从弱到强,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截至2015年,辽宁省省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已成为拉动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十二五”时期,全省接待游客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2.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4.5%。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量为329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722亿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产业环境——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旅游产业加快升级。在辽宁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省政府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渔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工业产业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中,以观光农业、种植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题,培育出辽阳首山农业嘉年华、阜新的“禅修温泉”等一大批旅游品牌。在与工业为基础的二产业融合中,培育出阜新海州露天矿、铁岭蒸汽机车等一批代表中国工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工业旅游精品。这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丰富了旅游者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为辽宁省旅游产业注入了无限生机。

3.技术环境——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管理加强。近年来,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的新兴企业。首先,在东北地区率先建立了旅游网站,充分利用辽宁省旅游信息网平台,举办辽宁旅游网上博览会,通过图片、文字等信息整合各市旅游资源,反映本地区旅游业特色,包括节庆活动、旅游线路、宾馆旅行社推荐、美食推荐、土特产推荐等,帮助各市旅游局、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网络宣传和营销,促进旅游业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辽宁省旅游局也在进一步完善省政府电子政务内网、省旅游局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逐步推进。

4.科研教育环境——旅游、艺术类教育资源丰富。辽宁旅游、艺术类教育资源总量丰富,辽宁地区教育发达的10个城市中拥有全国著名的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等开设有旅游专业或相关专业,以及辽宁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人力资源与旅游管理研究所、丹东市鸭绿江旅游研究所、本溪辽宁科技学院旅游研究所等相关科研机构,为辽宁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旅游行业及相关行业人才。

(三)资源要素分析

辽宁气候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貌从沿海平原依次向山地丘陵过渡,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名山、秀水、奇石、异洞遍布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千山、医巫间山、凤凰山、冰峪沟、鸭绿江、金石滩和亚洲最大的本溪地下水洞等风景名胜久负盛名。同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又构成了辽宁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辽宁是满族发祥地,其人文旅游资源中清代遗存居首要地位,沈阳故宫是仅次于北京故宫的保存完好的封建帝王宫殿,清朝入关前的三座皇陵(永陵、福陵、昭陵)皆在辽宁。此外大连、丹东的近代战争遗址和西部的秦、双、魏、晋、辽、明、清史迹也驰名海内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及较强的互补性为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政府要素分析

随着辽宁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旅游业的一项高附加值产业,旅游商品产业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异军突起,得到了辽宁省政府以及各市县政府重视。辽宁省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商品产业,在原有旅游商品优势的基础上,沈阳、大连等城市多次举办了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中国沈阳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及“中国辽宁·东亚国际旅游博览”等大型活动,搭建企业生产与销售平台,推动和引导旅游商品品牌走向市场,使得辽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和旅游土特产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旅游购物设施和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三、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定位

辽宁省应充分认识到旅游商品产业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旅游商品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走区域协作之路,在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全面规划,为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充分利用丰富的优势资源,打造知名品牌

辽宁地区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造就了大连、沈阳等知名旅游城市和旅游地,同时也为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旅游商品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形成大规模的旅游商品品牌优势是现阶段辽宁旅游商品赢得竞争、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辽宁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新突破的重要举措。

一是依托辽宁沿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发挥生物资源、农林资源的优势,构建与旅游商品产业、加工制造业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条,结合区域文化底蕴,对省内生物资源和特色农林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食品、旅游土特产品等。二是发挥辽宁满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提炼文化元素,在文化的传承中进行旅游商品创新发展。三是借助辽宁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和山水资源,围绕辽宁的奇山秀水设计并生产加工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等,弥补辽宁特色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空白。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加大研究与开发

加强辽宁大专院校及研究所与企业的联合,尤其是地方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坚持走“产、学、研”相互配合道路,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高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不断满足游客需求,为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重要依靠和保障。

(三)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搭建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平台

在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政府应在全面考察旅游商品资源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旅游商品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规划和科学布局,并对关联产业和企业进行空间调整,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对产业进行集聚整合,打造工业园区并逐步完善,加快促进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预计2015年,我国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将达80%以上,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覆盖的人群也将快速增长,庞大的潜在旅游者为辽宁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可通过整合省内的大、中、小型旅游商品企业及其资源特色,在旅游商品购物实体店的基础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共同打造“辽宁特色旅游商品网上购物一条街”,带动大批传统旅游商品企业的商务化转型,从而实现在线购买、在线支付、物流、网络营销等线上营销模式。“线上+线下”的营销融合模式既可以提高旅游商品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也更有助于旅游商品企业和购买者相互的智能沟通,同时也提高了购买者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为辽宁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于雪(1983—),辽宁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商品开发。刘晓光(1980—),辽宁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融合视角下辽宁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辽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志尚.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1).

[2] 梁军.旅游商品内涵属性界定与外延特征解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

(13).

[3] http://www.lntour.gov.cn/ecdomain/framework/LNLYZWW/index.jsp[DB/OL].辽宁旅游政网.

[4] 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1).

[5] 石美玉.从旅游购物视角看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J].旅游学刊,2011(5).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产业集群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旅游经济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辽宁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