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6-11-12杨新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杨新才

摘要:马铃薯俗称土豆,部分地区叫洋芋,营养十分丰富,适宜中国大部分地区生产种植,栽培的方式呈多样化,因此在中国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经济效益可观。云南省马铃薯种植还属于粗放型技术种植,尤其是冷凉贫困山区,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急需普及和改善。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有400多年历史,在世界农作物排行上位居第四,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在全国各省均有种植,且种植面积以及产量比重相当大。但就产值而言,中国的平均产值远远低于荷兰。究其原因是因为栽培技术的落后和普及程度较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和宣传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迫在眉睫。文章针对本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作浅要分析,仅供参考。

一、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选种

淀粉加工型新品种有鄂薯5号,早熟菜用型品种有渝薯1号、川芋4号、中薯3号,加工薯条品种有夏波蒂,加工薯片品种有大西洋。丽江市近几年来主要推广的品种有丽署三号、合作88、会-2等优良品种。购买种薯应选择具有经营资质、信誉良好的专业供种单位,保证种子的优良很重要。购买种薯后在柔和阳光下晒2-4 h,处理病烂种薯、杂薯和泥土等杂质。如果储存不当导致烂薯较多,可用72%农用链霉素1500倍和50%烯酰吗啉1500倍混合溶液清洗,然后转移到柔和阳光下晒干,最后注意存储地应选在干净、阴凉、通风、透光、干爽的室内,用箩筐装好。

(2)切块

切块栽培节省种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但应注意切块方式。切块前准备经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消毒液消过毒的切刀若干,切块过程中要一切一消毒。同时切块中尽量利用顶芽优势并切成方形减小伤口面积,保证每块种薯上都有1-2个芽眼。切块一般在播种前1-2天进行,并在切块后进行观察,按出芽情况进行筛选和分类。为防止催芽过程和下苗后烂种,可采用72%的甲基托布津、50%烯酰吗啉和双飞粉按4:4:100的比例配成的消毒粉封闭切口,在伤口愈合后即可下种。

(3)整地

种前整地要保证松土层厚度至少30 cm,因此采用深耕细耙的整地原则,土块细碎,垄沟平直即可。可参考垄面宽40-45 cm、垄沟底宽20 cm、垄沟高25 cm;或垄面宽80-85 cm、垄沟底宽35 cm、垄沟高25 cm的整地方式。

(4)底肥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底肥和追肥相结合,其中底肥占总肥量的2/3,底肥为腐熟的农家肥,每亩使用量约1500 kg,比例为施氮总量的30%-40%、施磷总量的60%-70%、施钾总量的30%-40%、硼砂1 kg、硫酸镁6 kg和硫酸锌0.5 kg。底肥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的方式。

2、马铃薯播种和管理

(1)播种

播种时间以晚霜前20天为宜,土壤温度达到6℃即可;丽江市早春马铃薯播种适宜时间为1月下旬至2月初,大春马铃薯播种适宜时间为3月中旬。播种过程中切块部位相同或者出芽长相相近的播种在同一垄,便于发育过程中的管理。出芽的种薯使芽和水平面垂直向上,没有出芽的种薯芽眼向上,种薯上覆盖土壤5-6 cm,不与肥料直接接触。

合理密植可使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均衡,保证每一棵的发育条件。丽江市推广的马铃薯种植方式分为:单垄单行,垄面宽40-45 cm,垄沟底宽20 cm,垄沟高25 cm;单垄双行,垄面宽80-85 cm,垄沟底宽35 cm,垄沟高25 cm。每亩地播种大约4000株(塘),株距22 cm,行距30 cm左右。同时种署覆土5-6 cm,适当的深栽具有保温保湿作用,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前期抗旱保苗,经实践这种方式比传统栽培的技术增产20%左右。

(2)追肥

追肥量应参考田间营养水平,早施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期用施氮总量20%、施磷总量5%和施钾总量5%的配比肥料,第二次追肥在第一次追肥后7-10天,用施氮总量20%、施磷总量10%和施钾总量10%的配比肥料;第三次追肥在第二次追肥后10-12天,用施氮总量15%、施磷总量10%和施钾总量25%配比的肥料;第四次施肥在第三次追肥后10-12天,用施氮总量15%、施磷总量15%和施钾总量20%的配比施肥。施肥前可将硫酸钾、复合肥混合浸泡12-20 h,然后同尿素兑水淋施。

合理利用叶面肥、生长调节剂,幼苗期、结薯期可各施一次生多素,膨大期施两次0.3%磷酸二氢钾和1.25 ppm膨大素溶液,收获前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延缓衰老。

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率约为80%,施肥量公式为:施肥量=(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80%)/肥料当年利用率。各地土壤条件、气侯因素等导致肥料养分流失率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许改变。

(3)覆膜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运用到多种农作物栽培方式中,其有利于保水保温保湿,在马铃薯生产中主要用于提早上市种植覆盖,一般提早成熟7-10天。覆膜时应注意将地膜周围用土盖实,每隔2 m左右用土块镇压住,防止被大风掀翻。

3、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主要包括蚜虫、叶蝉、地老虎、蝼蛄、青枯病、环腐病、晚疫病等。施肥时掺入乐斯本颗粒或丁硫克百威防治地下各类害虫,齐苗时喷施扑虱伢、杀螨特、敌杀死防治蚜虫和螨,间断喷施72%浓度农用链霉素、多菌灵防治青枯病、环腐病和晚疫病,其他时期视病虫害实际情况防治。

二、收获

马铃薯要适时采收,并严格分级管理。收货前控制好田间土壤湿度,保持土壤的通气疏松,防止烂薯。选择晴朗或多云的天气,防止运输的影响导致烂薯及破皮感染,最好包纸或套袋,装在箩筐内,避免薯块见光变色,影响销售和品质。

猜你喜欢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有功劳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