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共赢之路
2016-11-12邱鑫王静
邱 鑫 王 静
浅析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共赢之路
邱 鑫 王 静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如何来寻求一条共赢之路,是值得高校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高校教师的亲身实践和探索,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和新县经济发展中找到了一条纽带——校企合作,来实现学院与当地经济的共赢。论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实践方案及其成果的展示,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和学者带来帮助。
高职院校 当地经济 共赢 校企合作
一、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现状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涉外职业院校。目前学院与国内外274家重点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67家用工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近年来,学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建立办学咨询委员会、签订协议书和设定合作项目机制,大胆探索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的高度关注。
(一)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实践就业处
我院依托投资主体——河南吉星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并通过公司董事会与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有紧密联系的国外企业建立联系,聘请友好组合、大山组合等厂长经理,部门学生家长与我省职教专家为成员,成立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每年八月份召开一次会议,对学校每一个阶段的办学情况进行总结与会诊,探讨学院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方向、内容以及探讨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的有关事宜。
(二)与相关校企合作企业签订协议书
校企联合办学需要一定的制度约束和规范,我院结合学院实际,坚持自愿、慎重、灵活和择优的原则与国内31家,国外243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形成校企合作关系。
(三)设定合作项目,产教结合、产教互动
学院择优选择本院优势学科机械制造专业与日本企业设定合作项目。2011年10月21日,我们学院派出三位老师到日本中电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品质部长和车间主任职务。他们长期蹲下来,与企业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研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实践中他们发现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不高,常有30%左右的产品需要返修。于是他们通过研究,改进了关键部件的生产工艺,改革了装配流程,结果使产品的返修率降低到3%左右,每年可为企业节省300万元资金。在教师下企业挂职的同时,我们有计划地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优秀职工来校给学生上课。2012年,学院有两批教师到日本企业挂职锻炼。另外,50名企业员工到学院接受继续教育。
学校教师下企业挂职,企业职工进课堂讲课,从而形成教人才交流特色。这是校企联合办学中,实现校企双赢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做法。
(四)订单式培训
目前,我院与274家国内外用工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定向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学院开设“大三班”“友好班”“若叶班”,为日本大三、友好、若叶组合培养技术人员。同时,开设了韩国就业班,学生通过韩语考试可赴韩国就业1~5年。
(五)设置实践教学科目,深化校企合作基础
成立了全国大专院校里独一无二的处室——实践就业处,在负责学生就业的同时,专门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各环节。确立了“大力支持周末的各种实践活动,确保暑期社会实践全院参与,鼓励寒假参与社会实践,抓好校内外顶岗实习,提供国际就业的平台”的方针政策。
二、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规划
(一)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来把控学生的实习实践,如将学年的实践:课堂实习、周六日实习、寒暑假实习、毕业实践定位为必修课,并纳入学分(每学年4学分)的考评,来保障学生实践的开展;前期规划:制定好每阶段的实践方案;动员学生:开展动员大会,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同时发动学生自己寻找实践的地点;联系实践点:学院层面联系相应的企业及公司实践点;学生利用身边资源来寻找实践点。学生实践点的确认:结合学院提供及学生自行寻找的来确定学生实践点;实践的指导:制作相应的实践要点、注意事项、安全防范措施;阶段实践总结:总结优点,发现不足并确定实践中做得不好的20%学生为实践待提高学生;实践提高:抓住实践中20%实践待提高学生,制定实践待提高转化方案,综合利用所有资源来分阶段提高这20%的学生,确保实践工作的深入及有效全面开展。
同时,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体系,实践就业处的教师主要负责学院学生实践的大方向,各系部主任分别负责本系学生实践情况,并承担起20%实践待提高学生转化的主要任务。体系内人员将共同建设学院实习基地。
(二)周六日实践
周末社会实践,以开展“投入社会实践,领悟涉外文化”活动为契机,对学生周末社会实践每月定期统计,对反映的实践时间、参与度及实践形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辅导员到系主任一同对实践待提高学生进行引导。
在学院的努力下,学生对于各种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在平时周末双休日,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项目和社会上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并且部分学生自行开展各种创业小实践,如奶茶店、特色饭馆等,参与率达到80%以上。周末学生社会实践,原则上是动员学生自己找。
(三)寒暑假实践
寒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在1个月以上的人数占学院总人数1/3以上。本着自愿的原则,学院先统计有意向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然后进行整体上的安排,最终确保寒假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暑假社会实践,在前期进行引导社会实践的引导、中期通过和实践点和学生保持联系进行全程监控,后期开展总结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确保学生按质按量地完成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最少做满2个月,并上交8篇实践周记及开学返校后的1份暑期社会实践统计表。
2012年暑期有97%的同学都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或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或在家乡的小企业里打工,或奔赴父母工作所在单位和他们一起打工,或在自家开的门市商店里帮忙。实践学生比较集中的有:去学院组织的苏州新亚电通电子厂,从开始的48人到坚持到最后的29人,主要从事流水线工作;有学生通过上海恒道信中介公司找到的苏州华硕电子厂,一共进厂12人,主要是从事流水线生产。还有自己寻找的:服装厂从事服装加工、化妆品店做管理和销售、建筑工地上做质检、测量和施工等。还有做仓库管理员、保安、网管,餐饮店做服务员等。
这些实践之中,到电子厂的学生收入较高,基本上月均2000元以上,其他行业的基本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还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无工资或少数的几百元。在时间上基本在2个月左右,少数暑期工作将近3个月。
通过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学生深刻体会到我院特色思想教育的魅力,真正地让大家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把社会当作一面镜子,把我院特色思想教育当做翅膀,找到好的方法,改变和成就自己。另外,对专业知识、社会经验、创业启发、管理经验等均有较大收获。对于我院的教学工作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的有效应用,同时也让学院知道了教什么,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及方向。对于实践所在企业来说,也知道了哪里有好学生,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进一步加强我院与实践点的联系。
(四)毕业生国际就业市场
学院依托主办方河南吉星公司20多年来建立的国际就业合作关系,并与国内10余家国际劳务派遣公司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使学院教学内容、毕业生出国就业实现无缝对接,还与中部六省唯一的赴韩就业窗口——河南新县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毕业生韩语考试合格,就能参加韩国企业选拔到韩国就业。截至目前,河南吉星公司已向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家中小企业派遣1.8万多名毕业生,为信阳市内县区累计创外汇50多亿美元。国际就业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高薪就业的机会,同时为他们锻炼技能、开阔视野、学习经验提供了良好机遇。
我院的实践教学工作,在“干中学,学后干”以及“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工作理念下,锻炼了学生自我推销能力、计划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克难能力等,提升了学院学生的素质,有力地推动了我院的校企合作办学,为我院学生今后的成功创业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校企合作实现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县经济的共赢
(一)校企合作对学院发展的意义
1.让学院的特色素质教育在企业实际运用中得到巩固与提升。我院的素质教育:诚信、主动、助人、改进等理念都是基于现代与社会所需的高素质要求所提炼出的,学生因为涉世不深,不能很好地体会每周一次的思想教育课的重要性,通过在企业中的锻炼,可随时体会到这些理念的现实性。所以通过校企合作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的素质教育。
2.深化学院技能教育。只有校企合作,才能走上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不仅能够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问题,还能解决速度问题。与传统培养制度不同,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下的职业院校都拥有校内实训条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使用这种培养方法,与传统的师带徒和企办校制度相比,效率更高
3.推动学院的创业教育。创业若想成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及有新意的创业切入点。若学生平时只待在学校,很少与社会沟通的话,则不能够发现生活及工作中有哪些地方有需要。只有通过多见、多做、多想,才能发现这些需要,找到好的创业切入点,为今后创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提升了学生以后的就业能力。在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校企合作可以将我院的四大特色串联起来,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为我院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高职院校林立的时代,只有展现并做强做大自身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学院才有持续、长久发展的生命力。这种特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这种特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满意、学院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二)校企合作对新县经济的推进
1.提升了当地企业员工的素质。在开展国际职业教育过程中,学院始终将综合素质培养放在教育首位。在对合作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时,一是注重培养思想素质。培训中从礼貌、卫生、性格、纪律、学习五个方面对进行量化考核,制定了严格的缺点自我检查和转化措施,每日考核纠正,指定专人帮教;组织召开民主测评会,相互检查问题,督促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将行为规范谱写成《行为规范歌》等歌曲,每日练唱,入心入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心中牢固树立了适应市场竞争的价值观并作为行动的指南。教育员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传授与客户打交道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团队合作,学会为了大目标的成功而忍耐和放弃,在行动上按照客户的要求和标准100%地搞好服务,让客户满意直至感动。
2.吸引外地企业到新县来投资办厂。通过学院校企合作,让国内外企业认可学院的素质教育,在到学院进行洽谈合作之际,认识新县、从而对新县的环境感兴趣,进一步对新县感兴趣。截至目前,已有许多外资企业到新县当地进行投资,如游围孜农场的建设,新林玉露茶等。这些厂子或产业的建设,拓宽了新县当地人就业的渠道,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为新县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新县总共还不到40万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地或国外就业,人力资源短缺,新县的各企业对于临时的且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人力缺口较大,想要及时找到相应的人员是很难的,节假日及企业经营的高峰期尤为突出。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在与学院合作的对口企业进行锻炼之后,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为新县农业、商务、建筑、焊接、服装、汽车、餐饮等行业的公司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保障,降低了公司的用人成本。
4.通过与国外的企业进行合作,推动了新县人口前往国外的进程。学院的校企合作,在原有劳务输出的基础上,提升了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深度,国外就业不仅是做最基本的3D(脏、乱、差)工作,而是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工作岗位及工资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新县当地人也可通过学院的投资方——吉星公司这一渠道前往国外就业,改善了就业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当地外汇的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为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