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宅应急图集问题与优化*——基于“5·12”汶川大地震灾后农宅重建实情的讨论

2016-11-12褚冬竹黎柔含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宅图集汶川

褚冬竹 池 磊 黎柔含

农宅应急图集问题与优化*——基于“5·12”汶川大地震灾后农宅重建实情的讨论

褚冬竹 池 磊 黎柔含

本文源自对四川灾后重建地区农宅居住实态的调查以及对灾后重建农宅图集的研究。调研绵竹、什邡等汶川地震受灾村镇灾后重建的农宅使用情况,分析灾后重建农宅图集的实际运用状况,对灾后重建图集的编制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灾后重建图集的实施问题提出管理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农村灾后重建乃至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汶川大地震;农宅图集;灾后重建;使用后评价

褚冬竹, 池磊, 黎柔含. 农宅应急图集问题与优化——基于“5·12”汶川大地震灾后农宅重建实情的讨论[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5):106-112.

0 引 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震感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场灾难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近7万人失去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区受灾更为严重。农民失去宅基地12307亩,347.6万户农房受损[1]。农村住宅修复和重建成为灾后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2]。同年6月18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国办发〔2008〕53号)正式颁布,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

重灾面前,众志成城。地震发生后不到3个月,上千万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房安置问题得到解决,受灾地区在震后1年半即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截至2011年9月底,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灾区共新建农村住房190.85万套[3]。绝大部分地区已逐渐走出灾后困境,踏上新的发展征程。

毋庸置疑,对建筑的评价根本上是由其使用状态决定的。应对突发灾害而迅速成型的新建筑、新空间、新体系是否能在更为长久的日常使用中运行良好,应急制定的农宅图集是否能够有效地指导地方建设,适应当地使用习惯成为牵动每一位关注灾区生活状态的专业工作者的疑问。目前,大量灾后重建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重建农宅的真实使用状态也清楚呈现出来。走进曾经的受灾地区,重新审视灾后重建农宅和当时作为建设依据的农宅图集,具有了更为冷静的理由和意义。

1 背景:农宅图集及其指导模式

农宅图集是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导载体,其内容包含了对政策的介绍、设计的指导、技术的传播以及范例的推广,综合体现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的建造知识[4]。农宅图集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改善市场经济冲击下新建农宅呈现出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为了扭转城市标准化住宅思想所导致的自然村镇意象丧失的境遇。因此,可以说,农宅图集是决策者、设计者引导农村住宅合理发展的实践工具。与正常状态下采纳实施的农宅图集相比,重大灾害后的重建农宅图集则是基于灾难发生后的快速响应,适应特殊背景下建设实际需求而编制的农宅图集,可称为“应急图集”。

根据实施方式不同,灾后重建农宅图集可划分为3种指导与实施模式:(1)政府主导结合农民自建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模式[5];(2)政府发放图集但指导介入不深,农民自建的自下而上模式;(3)政府援建并完全依据图集实施的自上而下模式。具体可参照4个图集的比较分析(表1)。

表1 3种指导模式的图集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models

2 影响:图集积极作用与困境

2.1 图集在灾后农宅重建中的积极作用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安置灾民,重建新家园,必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图集在灾后重建的农宅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1 提供灾后农宅重建的技术指导

农宅图集在大量的灾后重建过程中提供技术性指导,包括农宅方案设计、施工做法等,有的还给出结构、水电等方面的参考。例如江苏省援助绵竹市的农宅图集(图1),以建筑施工图的形式编写,包括农宅建筑工程的通用做法,结构、水电等施工图及项目工程清单,较为详细地从建筑施工技术角度对灾后农宅建设提供指导。

2.1.2 改善灾后重建村镇的整体面貌与空间环境

现在,大部分灾后重建的村镇已走出地震的阴影,呈现出全新的村镇景象,从整体空间布局到建筑风貌都表现出独特的地域形象。图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农村住宅的设计指导,改善了受灾村镇的整体面貌和空间环境(图2)。

图1 江苏援助绵竹市村民住宅施工图册Fig.1 construction texts given by Jiangsu Province

图2 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局部Fig.2 local view in Yujiang Village, Luoshui Town, Shifang City

2.1.3 倡导可持续的农村发展模式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许多灾后重建农宅图集从设计理念上考虑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地震的危机化解为一次农村生态发展的机遇,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2.2 图集在灾后农宅重建中的困境

灾后重建实践过程涉及多方参与和协调,因此实践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表现出群体利益价值判断的复杂性,还使灾后重建图集设计与实施面临多方困境。

2.2.1 援建方

援建方在重建过程中既是设计与实践的行动者又是各种关系的协调者,但由于重建时间紧促,需要取得快速成效,加之援建方均来自外省,难以周全地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本土文化,导致图集不能充分适应当地农村生活需求。

2.2.2 图集设计方

图集设计方影响着图集编制的具体策略[6]。由于设计周期紧张,许多图集设计者不熟悉受灾村镇的实际状况,且没有明确图集作为农宅设计知识载体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因此容易编制出不符合现实条件的方案,导致图集流于形式。另外,由于图集的专业性,图集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知识能力,使图集不能有效推广并发挥指导作用。

2.2.3 政府

政府作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是公共权威的象征,具有社会资源的分配权[7]。同时,政府在图集文本编制过程中决定了村镇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实施阶段应起到关键性的监督指导作用。但政府在灾后重建农宅图集实施过程中尚未建立成熟的指导、监督体系,未设定专门机构指导和监督灾后重建,特别是农民自建。

2.2.4 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作为灾后重建农宅的使用者,主要关心建成环境的公共利益与私人产权。图集设计过程中由于公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农村居民的诉求没有直接传递给政府、援建方和设计方,许多农宅图集没有切实回馈广大群众的利益。另外,在农村居民自主建设农宅过程中,由于图集推广不够,村民对图集的认知不足,同时缺乏对村镇发展方向的判断,使自建农宅质量不高,村镇整体风貌破坏,图集方案不能真正落实(图3)。

图3 自建农宅粗糙的外观Fig.3 poor elevation

2.2.5 施工队

施工队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村镇基于对灾后重建经济性的考虑,农宅重建会雇佣当地小型施工队或村民自行施工,这些施工队往往依据自己已有的建造经验进行施工[8],较少参照农宅图集,且施工水平不高,因此导致农宅建设成效不佳(图 4)。

3 优化:图集设计及管理优化

3.1 灾后重建农宅图集设计优化

据了解,广元市民主村在2008年5月25日就开始农房重建,是灾后第一个重建的村庄。因此,灾后重建农宅图集多是在紧急需求下快速设计完成并投入使用的,由于设计紧迫,其成果难免有欠考虑之处,其中许多设计方案在风貌、功能、经济、结构等方面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优化策略,并以灾后重建农宅图集中2个设计方案的优化为例(表2),不仅为现有灾后重建农宅优化提出参考,还为将来其他应急农宅图集的设计和制定未雨绸缪。

图4 当地施工队施工场景Fig.4 local team construction scene

3.1.1 风貌形式优化——体现外观地域性在许多农宅图集设计中,设计师对于当地文化和地域特色认知不够,往往容易设计出不符合农村地域形象的农宅,有的甚至在建筑造型上一味模仿西洋建筑;或者无视农民渴望现代化农宅的诉求,照搬较为原始的农宅形象。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图集设计优化应当是摒弃不适宜的住宅形式,提取农宅风貌质朴的特征,多以灰瓦、青砖、白墙、木材等材料作为农宅建设的主要基调,适当加入现代化的设计元素,营造地域性的建筑风貌,保持积极的文化氛围,同时满足现代审美需求。

3.1.2 功能层面优化——体现使用本土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援省多来自发达省区,对于受灾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的认知不足,导致一些农宅图集设计方案存在功能布局与本地生活不匹配的状况,甚至以城市住宅或别墅的标准设计本土性特征突出的农宅。例如,方案A中露台空间面积较大,存在浪费,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面积露台常被封作房间使用;方案B未考虑农民生产需求,缺乏养殖和储藏的空间(表2)。因此,农宅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切实需求,避免照搬城市住宅、别墅设计手法,创造兼具本土性的农宅方案。

3.1.3 经济层面优化——体现造价经济性农宅建设过程条件有限,尤其是灾后重建时间紧迫、资金紧张,在农宅图集方案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农宅建造的经济性,避免铺张浪费[9]。然而许多灾后重建农宅图集方案设计仓促,经济代价较大,不适合在灾后重建背景下大范围实践推广。因此,需根据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农宅建设用地和建筑面积标准;同时,农宅应保持户型方正,功能紧凑;优先保障起居室,卧室等主要房间,厨卫、储藏、交通等次要空间可充分利用院落、厢房、侧房等安置解决;充分考虑建筑结构、施工等方面的经济性。紧急情况时也需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例如先建起居室、卧室、卫生间等主要功能用房,辅助用房如厨房、储藏室、牲畜饲养圈等在2期建设;或者考虑在1期建设1层用房,等待条件成熟后建设2层用房。

3.1.4 结构层面优化——体现结构抗震性灾后重建农宅图集设计的平面、立面和结构布置,应考虑建筑各部分均衡地承受地震力的作用,避免局部受力或变形过大:可选用延展性较好的框架结构或钢结构[10],或在砖混结构中做好圈梁、构造柱等的抗震设计,避免复杂的结构体系,保证在高强度地震来临时,减少房屋倒塌伤害;平面形状也应简单、规整,不宜局部突出或凹进,墙体布置得均匀、对称,使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另外,应避免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开洞时要均匀、合理。当然,在具体的结构设计细节应参照相应的灾后重建结构技术导则,例如:《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等。

3.2 灾后图集实施管理优化(表3)

3.2.1 图集推广模式优化——体现自主可选

可建立一个包含多层子集的灾后重建农宅图集库,配以总则菜单,受灾村民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较为直观地从图集库中选择合适的农宅范式。

在总则中根据地形、文化、区域的不同,可分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或川西与川南等多类别的图集子库。在此分类基础上再根据受灾居民的家庭特点进行详细的需求分类,例如家庭人口结构包括单人户,两人户,核心户(两代户),主干户,三代户,隔代户等等,家庭人口结构直接决定着灾后农宅的户型设计和面积大小。另外,还有家庭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产业方式等方面的详细需求分类[11]。

“总则菜单+图集”的模式,可以建立农宅图集与灾后重建农户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明确基础条件、家庭特点等选择要素[8],在图集范式基本统一的框架下,可满足灾后农户自主选择的需求,有利于图集推广。

3.2.2 技术示范机制建立——体现科学规范

灾后重建农宅图集最直接的推广方式是通过建造灾后农宅示范点[12],对其他农宅重建起到指导作用。然而,以往的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灾后农宅的建设由当地匠人承担,而这些匠人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灾后农宅建造技术培训必不可少。

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引导灾后重建的农宅建设,并且组织专员,对当地施工队进行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规范灾后农宅重建的程序。并且应当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农宅图集相关内容,保证图集的参照作用和指导意义。必要时,技术培训对象可包括需要参与建设的农村居民,通过培训使大量村民可以分担简单的技术工作。

3.2.3 政府调控手段强化——体现公共利益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对之进行调控。一方面,对农宅图集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图集质量,包括满足灾后抗震要求、符合当地实际状况、功能设计合理等等,并及时调查农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将其反馈设计者。另一方面,对灾后的农宅建设进行质量监督,保证农宅建设参照图集高水平建成,对经济投入进行严格把控,从多方面保证灾后重建的公众利益。

表2 灾后重建农宅图集中两个设计方案的优化举例Tab.2 two optimization designs in post-disaster atlas

续表

表3 灾后图集实施管理方式优化Tab.3 the optimized management of post-disaster atlas

4 结 语

在遭遇重大灾害后,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都具有“救灾快、重建缓”的特点。与部分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比较,我国更强调全国一盘棋,以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力获得巨大的支持能量,强调高效反应。无论是汶川地震中以中央政府领导下的纵向管理机制应对危机,还是芦山地震后以地方作为主体应对危机,都强调政府主导集中调配相应资源,实施高效、快速的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13]。这样的机制在迅速改善受灾群众生活状态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却可能随之带来工作相对粗糙、难以与地方细节问题结合等不足。我国本身作为多地质灾害国家,如何在日常状态下重视并切实提升相关图集质量与针对性,是各级尤其是基层建设主管部门需要思考并认真准备的。灾后重建农宅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千万受灾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今灾后农宅的建设基本完成,质量良莠不齐,引发各学科研究者的思考。农宅图集的编制和应用作为建筑师参与灾后重建事业的手段之一,肩负着指导农宅建设、把控农宅质量和提升村镇整体面貌的重要使命。如何提高图集本身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指导性,使图集发挥实际作用,需要相关学者、设计师、行政人员进行长期探索和研究。

[1]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通报[EB/ OL].[2009-05-07]. http://scnews.newssc. org/system/2009/05/07/011881102.shtml

[2]金磊. 从四川汶川巨灾论灾后重建的迫切问题[J]. 规划师, 2008(07): 13-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跟踪审计结果(第5号)——939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跟踪审计结果[EB/OL]. [2012-04-20]. http://www.gov.cn/zwgk/2012-04/20/ content_2118117.htm

[4]衡寒肖. 农村住宅建筑图集与实践[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3.

[5]宋兵, 刘君, 王泉, 等. 什邡市红白集镇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与实施[J]. 建筑学报,2010(09): 17-21.

[6]陆莹, 王冬, 毛志睿. 当代民居营造中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传统特色小城镇住宅(丽江地区)》标准图集编制的相关问题[J]. 新建筑, 2007(04): 4-7.

[7]钱方.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现象学思考[J]. 建筑学报, 2010(09): 136-137.

[8]高峻. 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2.

[9]金观强. 城乡统筹下农村住宅自建引导策略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2.

[10]黄峥, 张悦, 倪锋, 等. “5·12”汶川震后农宅的可持续设计与建造研究——以什邡市银池村钢结构试点农宅为例[J]. 建筑学报, 2010(09): 119-124.

[11]周凡杰, 李静, 朱占元. 农村住宅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浅析[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5(S1): 72-77.

[12]林涛, 高峻, 华晨. 灾后重建农居范式设计策略与推广机制探讨——以什邡市湔氐镇下院村为例[J]. 建筑学报, 2009(10):90-92.

[13]邱建, 曾帆. 应急城乡规划管理理论模型及其应用——以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为例[J]. 规划师, 2015(09): 26-32.

图表来源:

表1-3:作者绘制

图1-4:作者拍摄

(编辑:曾引)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of Rural Residence Emergency Atlas—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Post-Disaster Rural Residence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CHU Dongzhu, CHI Lei, Li Rouhan

This article stems from the survey of post-disaster farmhouse reconstruction after Sichuan earthquake,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post-disaster rural residence reconstruction atlas.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 of the use of rural residence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ome places like Mianzhu and Shifang, and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the practical use of rural residence atlas. The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problem of post-disaster rural residence reconstruction atlas is put forward, and the management suggestions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tlas are put forward. This article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Wenchuan Earthquake; Farmhouse Atla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TU-023

B

2095-6304(2016)05-0106-07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5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05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L01B04)

褚冬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c.dz@vip.163.com

池 磊: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黎柔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6-07-13

猜你喜欢

农宅图集汶川
冀东沿海穿堂式农宅冬季室内热湿环境实测及节能改造分析
云上远眺新汶川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世界抗疫图集
现场图集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动物打呵欠图集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