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菱和我
2016-11-12贾圣仪
贾圣仪
我坐落在山东省图书馆三楼的一角,我叫社科图书阅览室。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是,我有十几张大桌子。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阅读,还可以在桌子上摘抄。每个月的前几天,会有很多新来的图书放在第一张桌子上。
这样的我慢慢膨胀起来。
来来往往,每天有很多人坐在这里,又有很多人离开。熟悉的身影并不多,但是我认识其中一个女孩,她叫菱。她的爸爸妈妈都这么叫她。
我和菱算是老相识了,她的眉眼在我的陪伴下渐渐褪去了一层幼稚,渐渐生长出一丝成熟。可以肯定的是,菱并不算漂亮的女孩,但我认为,她是个美好的女孩。
好,那就从第一次见到菱说起吧!
那时的我保存着许多畅销小说,花花绿绿的外皮,轻松有趣的文字,吸引着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光顾,我很开心,但也空虚。那时,她出现了。
九岁的小女孩梳着娃娃头,小脸儿圆得有些过分,眼睛不太大。她的身高才到旁边男人的肚子那里。她总是咯咯地笑着,声音如同风铃撞击了水晶,清脆稚嫩。她走近我时,管理员却冷冰冰地说:“小孩儿不许进,儿童阅览室在一楼!”管理员一回头,她悄悄地走进来了。当她真的走进我的内部的时候,我既惊喜又害怕,甚至有些手足无措:我真能为这位小读者提供她喜欢的书吗?
我的想法是多余的,她开开心心地跑到了“I”区,拿起了一本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那些看畅销书的哥哥姐姐们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的脸也红红的……
相识之后,许久未能再见她的身影,但我固执地认定,菱还会再来的。为此,我还特意为她增添了一些童书。
再见到菱时,她已经不是小女孩了。她还是和爸爸一起来的,约摸上四五年级的样子,还是留着短发,脸还是那么圆,只是长高了许多。她跑跑跳跳,把我整个儿身体每个部分摸得清清楚楚,最后还是在“I”区停了下来。她取下了一本《清朝习俗大解密》,这本书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油墨味。我很好奇,这么大的孩子,不该沉浸在童话书中吗?不该耽溺在动物小说中吗?这孩子怎么看历史书呢?看着她读得津津有味,我便放心了。只见她躲在书架后面的墙脚,写着什么。仔细一瞧,不得了,竟然是宫廷小说!难怪她总远离她爸。女孩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嘟囔:“班里的人都兴写这个,可谁有我写的真实?还总嘲笑我,哼!”听到这些,我又心疼又无奈。我决定多弄些历史书,默默支持她。
再后来,女孩又长大了一些,她安静下来,不再蹦蹦跳跳,而是直奔“I”区,找自己爱看的书,静静地看。散文中优美的文字飘入女孩与我的心。
有一次,女孩的妈妈来了。她是个高而瘦的女人,戴着金边眼镜,穿着长裙。她对女孩说:“菱,你要先写完作业。”于是,女孩一边抱怨,一边飞快地敷衍地写着,不一会儿就写完了。女人拿来几本书——《初中早知道》《学习方法100计》,女孩也拿来几本书——《三百万》《变色龙》。“不要看杂书,先看这两本吧!”女人很强势。
女孩有很长时间不来我这儿了。我害怕,怕我的书不能吸引她了!是我太肤浅了吗?女孩呀!我已经为你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文学角落,那里都是你爱看的散文、小说……
很久后,女孩终于又来了,独自一人,她穿着漂亮的凉鞋,蝙蝠衫配高腰牛仔裤。她看上去有十二三岁了。
十二三岁的少女有了绵长的心事。当别人的目光碰触她时,她都会小心地整理头发和衣角。她找到很美很美的散文,边看边摘抄,一会儿就忘了摘抄,只是看。她的眼睛盯着书本,如同被吸铁石吸住一般,要把每个字都吸入脑子。她长叹,用微弱的声音说:“为何我不能成为泰戈尔,不能成为徐志摩、林徽因?”
之后,她来了就写,一写就是几千字。她写散文、写短篇、写随感,写她的所见所闻,她的思考,她的感悟!
要写《走近陶渊明》时,她看《陶氏诗分析》;写《红处方读书报告》时,她翻遍了所有毕淑敏的书。
与菱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懂得了内涵是怎么回事。越来越多的人在我这里得到了精神食粮,我感到快乐而充实。
菱的梦想是当作家,我的梦想是能把更多的快乐和充实送给需要的人。
如果有一天,菱站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那么见证人便是我吧;如果有一天,一个个从我这里走出去的人都快乐而充实,那么见证人便是菱吧!
书和我伴菱成长,而书和菱伴我成长!
教师点评
文章采用_拟人手法,赋予一间阅览室人的情感和思考,并通过其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现了一个小姑娘的成长以及她对梦想的坚持,表现了当下社会人们阅读风气,学习风气的现状,表现了“我”、书、菱三者之间的情谊。文章构思巧妙,内涵丰富,现实与想象相互交织,情节虽离奇,思想却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