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2016-11-12周宝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疗效

周宝军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康复治疗措施,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呃逆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呃逆;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2..02

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危险性较高,容易引发死亡[1]。脑卒中发病后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顽固性呃逆就是是脑卒中并发症之一,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现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进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的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证疗效诊断标准》,排除消化道出血导致呃逆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引发呃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7.31±5.6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59~73岁,平均年龄(67.24±5.2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医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肌肉注射盐酸甲氧普胺注射液2次/d,1次/10 mg。观察组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西医治疗同对照组,中医治疗方法:针刺双侧内关、天突穴、翳风、膻中,毫针刺入1寸,采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留针15~20 min,期间行针3次。采用瓜蒂汤进行治疗,12 g栝楼皮、6 g肉桂、12 g南沙参、3 g丁香、9 g柿蒂、6 g甘草、15 g沉香等。煎1剂/d,分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3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呃逆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无效:患者呃逆症状无改善;有效:患者呃逆症状好转,呃逆频率降低;显效:患者呃逆症状消失,连续观察3天无呃逆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呃逆消失时间为(2.15±1.17)天,对照组呃逆消失时间为(4.62±1.3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皮疹1例、头晕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皮疹2例、头晕2例、轻度睡眠功能障碍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上可常见脑血管意外、胸腹腔肿瘤、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引发的呃逆,呃逆患者表现为持续>24 h呃逆,会导致患者进食困难,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导致患者精神萎靡,不利于患者维持身体健康,尤其是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2]。相关研究指出,呃逆与脑卒中后胃肠应激反应有一定的联系[3]。临床上通常单用西医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疗效一般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呃逆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较好。在西医治疗方法中,甲氧普胺直接对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中的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使CTZ阈值提高,导致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器收到抑制,从而有效发挥镇吐的作用,但是患者单独使用该药的效果并不理想[4]。在中医理论中,脑卒中患者阴阳失调,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胃气上逆,从而发生呃逆[5]。针刺双侧内关、天突穴、翳风、膻中等穴位,具有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聪耳通窍、散内泄热的功效。在瓜蒂汤中栝楼皮利气宽胸,肉桂温经通脉,南沙参清热养阴,柿蒂、丁香止呃暖胃,甘草益气补中,沉香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综合全方,具有调和脾胃、止呃降气、温经通脉的作用。西医与中医结合能有效强化疗效,促使患者机体气血通畅,进而达到止呃逆的目的。

总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慧,赵俊龙,聂小莲.建瓴汤结合胃复安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1,25(11):1365-1366.

[2] 李东冬,赵 伟,刘经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

22(09):1102,1104.

[3] 李信铭.中西医结合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7(29):29-30.

[4] 宋秀霞.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15(02):122-123.

[5] 王小勇,黄 建,过克方.针刺内关穴配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4例[J].江西中医药,2012,19(02):55-56.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