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降血压治疗

2016-11-12闫秋杰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

闫秋杰

【摘要】在对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医护人员不仅要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了解,还必须明确患者疾病史、年龄等一般资料。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需将患者血压水平与目标血压值相比对,以明确患者血压情况,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并没有较为统一的目标血压值。在对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也没有统一的最佳降压值。本文主要对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降血压治疗进行分析。

【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2..02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一种血管疾病,常表现为颅内大动脉血管壁中存在粥样斑块,当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逐渐恶化时,很容易造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而给患者带来更大影响。根据相关资料可得,无脑卒中患者有较大几率存在无症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以可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原因。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内容,但是相应的降血压方法均未完善,需要技术人员加紧研究。

1 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降血压治疗分析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常伴随着高血压,给患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进行降血压治疗不仅能抑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恶化,而且能较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产生几率,从而维护患者健康。在实际情况中,如果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不伴随高血压,一般不应进行降血压治疗,但有些学者认为,如果患者血压正常,但是存在着一定的脑卒中隐患,则可进行降血压治疗,能起到一定作用。当患者服用降压药后,除了能达到降压疗效外,还能对自身血管以及神经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从而更好避免脑卒中的产生。从相关资料可知,如果给予患者不同的降压药,即使患者血压水平趋于一致,其心脑血管疾病所产生的几率也会不同。所以在实际情况中,血压水平并不是脑卒中产生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不同的降压药对患者血管以及神经的保护作用也各不相同。

由于相关降压标准不完善,在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降血压治疗时,当降压幅度过小时,难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产生;当降压幅度过大时,又很容易出现脑缺血问题。因此,只有在有效预防脑卒中的产生并防止了其他相关性疾病的加重时,才能更好达到降压目标,维护患者健康。在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降压目标值进行明确时,医护人员必须从多方面出发,将患者血压情况、年龄、各类器官损害等内容纳入降压影响范围中,由于各种器官对血压提出了不同需求,所以在降压目标值的确定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在体质、抵抗力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年轻人的降压目标值与老年人应该有所不同,如果采用一方的降压目标值应用在另一方降压治疗中,将难以发挥出较好疗效。

有些学者发现,如果高血压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在进行降压治疗时,如果所制定的目标血压值较低,就很可能出现多种问题,危害患者健康。所以当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无缺血性心脏病时,可将降压目标值制定的稍低;当伴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存在缺血性心脏病时,需将降压目标值制定的稍高些。

2 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降血压治疗分析

当患者处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时,其血压大都呈现出升高状态,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存在紧张、头痛、感染等问题时,患者血压都会升高,其中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血压自主调节系统受损。在脑卒中血压处理中,降血压治疗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问题,很多学者都持不同观点。有些学者认为,高血压会导致患者脑卒中病情加重,甚至产生一些并发症,所以应积极进行高血压治疗。当血压升高时,很容易导致患者脑卒中的脑水肿加重,并可能出现脑出血,因此,须积极进行降压治疗。如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着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等问题,需积极进行降血压治疗。

有些学者则认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血压治疗将会加重患者病情,给患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当正常血压患者产生缺血性脑卒中病症后,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收缩压下降情况,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情况。一些学者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血压增高情况属于机体正常保护反应,能够对缺血半暗带起到供血作用,以保护患者脑组织,所以当血压值没有超过一定范围时,不应进行降血压治疗。在实际情况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并不能较好避免各类并发症的产生,所以即使进行降压治疗,也不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操作。从相关资料可知,如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随侧支循环受损等问题,在对其进行降压治疗后,将很容易导致缺血性坏死灶逐渐扩大。所以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必须谨慎选择降压目标值。

3 讨 论

在对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血压治疗时,由于病症存在一定合并性及复杂性,所以至今仍难以制定出最完善的目标血压值,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在进行降血压治疗时,医护人员须避免患者血压过高或者过低,且循序渐进,分多次进行降压处理,并按照相关降压标准进行操作。相关研究人员则需加强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及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表标准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维护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 谢 瑛.踝臂指数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1):970-973.

[2] 黄治飞,朱幼玲,朱双根,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5):451-454.

[3] 陈月富,苏斌儒,罗成宏,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11):11-13.

[4] 武晓玲,王淑珍,于红霞,等.30例伴有颅内血管狭窄的动脉瘤患者风险因素相关分析[J].重庆医学,2014,(11):1323-1325,1328.

[5] 曹裕民.血浆型PAF-AH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D].汕头大学,2014.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