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 聚焦中国
2016-11-12陈才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为互联网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应用土壤。它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在遭遇资源瓶颈的形势下,为传统产业行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突破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它能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
全球智慧城市发展十大趋势
趋势一: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将智慧城市纳入国家战略中,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新加坡是最早将智慧城市纳入国家战略的国家,制定了“2015年智慧国”计划,并于2013年提前完成了该项计划。随后,又推出了“智慧国家2025”的10年计划,主要从数据采集、收集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推进。欧盟,从2015年开始统筹设定专项资金来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社区创新伙伴发展,并于当年完成了基本投资和项目收集。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的欧盟智慧城市社区大发展。美国,在智慧城市方面,走的是企业先行,随后国家介入的道路。从最早期的IBM,到后来甲骨文等传统软件企业先推动,到2015年时白宫发布了首个关于智慧城市的国家级战略,计划投入1.6亿美元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将在20个城市做试点应用,包括物联网技术、科研研究等方面。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借助智慧城市的发展,来提升电子政务和基础设施的等级。例如,印度在2015年提出要打造100个印度智慧城市,并充分学习借鉴了中国目前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趋势二:当前,发达国家正积极推进解决方案,并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输出,使得国际间合作进一步加深。例如,每年在世界各地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使国家与国家、地区间都能更便利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具体合作。
趋势三:各个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智慧城市发展更多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国家战略。比如,印度发展智慧城市,主要是用于提升自身交通、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政务服务。美国,则是希望通过智慧城市来做基础科研,起到创新引领的作用。目前,美国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尤为突出,包括无人驾驶汽车、AR、VR等。欧盟,当前的智慧城市发展更多侧重于公共平台的互操作系统,希望能在城市级平台上让不同的厂商和解决方案商能有直接的交流和互通。澳大利亚,4月新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其中明确提出主要目标之一是有效打造经营投资、投资环境,以及促进产能输出。韩国,在2009年提出了“U-City”,将Ubiquitous技术接入基础设施中,可以实时处理城市内发生的所有事务,并提供信息通信服务,为市民提供便利、安全、安乐生活的新概念城市。英国,也积极发展智慧城市发展,将其定义为“未来城市”,目前已经成立了七个未来城市建设中心,最大的目的是对外实现产能输出。
趋势四,智慧城市不是光靠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利益方就能够推动的,因此产学研用等多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合力推进将成为主流趋势。例如巴塞罗那,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推进与研发过程中,不是依靠于某一家大型企业包揽,而是推出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平台,各个企业、各种解决方案商都可以提交解决方案,依托联盟评选,选择最佳方案实行。其中有很多具体项目,包括博物馆资料如何数字化、智能化存储,对密集区域客流量如何有效监控和疏导等是各个城市都要面临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商和厂商有各自的优劣势,所以通过平台择优选取。在欧盟的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则特别注重信息共享,因此建立了欧洲知识经济场,能够有效地对智慧城市当前的法律法规、管理、最佳实践案例等进行系统、详尽的共享。
趋势五,随着互联网设备部署、覆盖面的日益拓展,信息采集由过去传统的以地面性采集向空中、地上、地下、水中等全方位发展,且越来越依托于民众。普罗大众都成为城市传感信息收集的一员。
趋势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多功能杆柱、智慧路灯等基础设施,也已开始落地。目前,在我国也已有诸多厂商将这些概念进行了实质性落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趋势七,基于数据开放,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主要以数据驱动城市发展为基本模式。如英国布里斯托提出了“可编程城市”,能够为居民提供相关个性化的服务。
趋势八,开始更多地注重对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过去,智慧城市似“阳春白雪”,很多地方追求“高精尖”的大工程。现在,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发展都更多地考虑到弱势群体,努力为包括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这些对于信息接受能力偏弱的群体提供服务。
趋势九,PPP模式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流。英国最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PPP模式探索,在智慧城市领域中,主要在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开始实践PPP模式。
趋势十,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方向由内部治理向内部提升转变。过去,智慧城市建设仅限于城市的内部治理、服务、管理等方面。当前,无论是国外提出的“智慧走廊”概念,还是国内讲述的“智慧群落”理念,无一不是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内部各方面得到提升。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态势
各类政策、意见层出,但仍缺少明确、可行的推进方式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在国家框架中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在近日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也继续明确了我国城市发展基本思路——将分级、分类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因为,从超大型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到一个个特色小镇,每个智慧城市的城市功能、基本战略方向都完全不同,所以不可能有“大一统”的推进方式。此外,各级政府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智慧城市指导意见也层出不穷,呈现多头推进的态势。相关各部门都从自身的职能角度出发,做了大量试点示范城市。
虽然各级各类的方针、政策不少,但实际能落地的却不多。在前期的一些智慧城市座谈会中,有企业提出了该如何分级、分类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但这些意见仍停留于建各类平台、系统等企业级的思维,还没有抓住城市基本规模和人口经济结构等特点去思考和探索。
要在供给侧改革框架下发展新型智慧城市
我们需要认识到,智慧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驱动型的建设模式,它最终的效果引导一定是惠民、便民、利民。在此同时,它也是适应、引领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路径和抓手。
因为,智慧城市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推动过程中,是一端联系供给、一端联系广泛需求的技术载体。因此,智慧城市作为一个供需两侧发力的黄金结合点,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最大潜力动能的存在,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提供以人为本社会化的服务和协同治理,同时还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市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若从理论分析角度来看,过去我国经济发展GDP增长的分析框架主要从“三驾马车”着手,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出现了大量依赖投资方式、投资发展的经济,导致出口外需受限,消费迟迟没有拉动、只发展需求侧等问题。因此,现在国家提出了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推进产函数三要素、投资供给、全要素生产力、劳动力资源等技术改革、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那么,在现有的框架下,智慧城市该怎样发挥作用和效果呢?
首先,要依托技术应用去推动、倒逼政府进行流程改革、改造等。智慧城市主要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充分融合后跨界发展,从而提升全社会包括城市领域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一般而言,在城市里最早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是在企业IT部门;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存储带宽容量计算成本不断持续下降,使信息服务、信息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所以信息化开始渗透到其他关联性部门,投资比例的增加带动了资本深化和资本投入进一步发展。此外,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两化融合”政策,也通过技术发展进一步催生了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两者相加,就是供给侧改革下推行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因此,智慧城市的发展不光是技术应用,还要依托技术应用去推动倒逼政府进行流程改革、改造等,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与信息化充分紧密结合起来,充分释放智慧城市潜在动能。
其次,从需求侧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从信息消费发展增长情况来看,信息消费的年均增长达20%,绝大部分主战场是在城市发展范围之内。另外,从国内的投资方向来看,有研究显示,当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正逐年下降,目前只有9%左右,但在IT项目上的投资却持续上升,保持在19%,甚至20%以上的增长。预计在未来“十三五”期间IT投入、IT投资会进一步加大。
最后,要明确新型智慧城市的“变”与“不变”。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使民众对其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所以提出要发展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中的第一“变”,是理念要变。要更注重以人为本。第二“变”,则是发展模式要变。要更注重协调统筹,过去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独立推进的“九龙治水”发展模式要突破,要建设更加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尤其是政府系统运行机制方面要更强调外包。第三“变”,是监管要变。要更注重安全可靠。
新型智慧城市中的第一个“不变”,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要素不变。新型智慧城市中,不乏一些新的元素,比如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这些元素看着很新,其实基本要素没有变,今后依然还是要根据智慧城市的基本要素来发展创新。第二个“不变”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大目标依然不会变。包括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等大方向,都是用以解决城市基本发展的战略性短板问题,所以这个方向和目标不会变。最后一个“不变”,则是支撑技术不变。
(作者单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本文根据陈才于2016中国智慧城市年度论坛上的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