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通脉汤剂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2016-11-12明亚松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效果

明亚松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化瘀通脉汤剂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西药联合化瘀通脉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记录效果、不良反应,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则为77.1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脉汤剂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中有不错的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化瘀通脉汤剂;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2.0.02

冠心病属于常见疾病,心绞痛属于其常见症状,主要因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等造成冠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前区疼痛[1]。从以往临床研究来看,冠心病心绞痛在4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好发,影响其工作与生活,需加强重视。我院近几年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进行研究。入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自愿配合本研究,入院后经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确诊,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均为随机抽样方式入选本研究。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60.4±2.9)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4±1.8)年。研究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60.1±2.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8±1.4)年。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除了抗凝、调脂、降压、活血、对症支持等治疗外,还予以西药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将其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微泵5 μg/min,2次/d。

研究组患者除了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外,还加用化瘀通脉汤剂治疗,该汤剂组分主要有川芎、鸡血藤、当归及丹参等,采取水煎煮服用,煎2包/剂,分为早上8点与下午4点服用,100 mL/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记录效果与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疗效评价标准[2]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降幅均不低于80%,同时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降幅50~80%,同时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回升幅度≥0.05 mV;无效:治疗后患者未能达到前述指标,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则依次为11例、16例、8例,总有效率为77.1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有少许轻微不良反应,其中研究组有1例,对照组有3例,均不影响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主要因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脉内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及冠脉痉挛等造成冠脉血流下降,最终使得心肌供血不足,本病是导致心绞痛形成最为主要的原因[3]。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原则为改善冠脉血供及减轻心肌耗氧,并加强冠脉硬化治疗,而治疗的目的则在于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预防心梗、心衰及心脏猝死等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单纯采取西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随着中西医结合逐渐成熟,显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化瘀通脉汤剂治疗有不错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而研究组加用化瘀通脉汤剂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为“胸痹”范畴,认为病机在心,同时与心、脾、肝、肾等脏器盛衰有密切关系。本病病因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为本,其标在于痰浊、气滞及血瘀[4]。此外,中医理论指出冠心病心绞痛虽然病机和气虚、阴虚、寒凝、气滞及痰浊等相关,但同时和血瘀关系更直接,且血瘀始终贯穿始终。基于此,大量的临床与实验证实血瘀证属于冠心病心绞痛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认为采取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化瘀通脉汤剂组分主要有鸡血藤、丹参、当归及川芎等,属于中医临床应用比较悠久的中药制剂,有着养血活血与化瘀通络的效果。从过去临床应用来看,化瘀通脉汤剂及其静脉制剂在心脑血管等疾病防治中发挥了不错的效果。该方药中当归不仅可补血,还可活血,并有止痛的效果,善止血瘀血虚之痛;丹参则可包络破淤;川芎则可温通血脉与活血祛瘀,以及祛风止痛等,善于走散行气,应用于在活血方药中,能增强行气散瘀的效果;鸡血藤则可活血通络[5]。诸药合用能达到活血化瘀与通络止痛的效果。

综上所述,化瘀通脉汤剂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中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 胜.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2,29(5):433-435.

[2] 赵志丹.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8(11):1870-1872.

[3] 李庆兵.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3(1):260.

[4] 罗 坚.化瘀通脉汤剂治疗68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758-2759.

[5] 于天柱.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3):97-98.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