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2016-11-11朱书明
朱书明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如今全国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有它的特殊性,它从多个角度培养了小学生在多个方面的素质,并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意义深远。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知识性传授,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它包含了知识、情感、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每节课的目标,从课程设计上改变偏重知识讲授的误区,加入与课时有关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程中获得内心体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并且能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在整体上实现课程目标。
二、循循善诱,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新的理念和认识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个人认知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积累了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并不算稳固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循循善诱,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我,摒弃不利于身心发展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树立新的理念和认识。例如,在笔者从教多年的农村,大部分孩子胆小内向,缺乏沟通与自我展现能力,经常自我封闭。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人与人之间如何正确交流,引导他们敞开心扉,勇于自我展现,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
三、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站在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位置上,善于创设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在这个阶段,教师尤其要注意不能拔苗助长,要做到从学生自己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通过教学让他们自己感悟和领会知识,使他们获得的真实情感及感受根深蒂固。
四、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营造高效课堂
众所周知,知识是相互依存互通的。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包括了语文、天文、历史、地理等多个科目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把每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填鸭式灌输,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逐渐觉得课程索然无味。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注意相关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并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获得各种体验、发现等。例如,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我国的传统文化活动、重大事件等融入进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知识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学走出课堂分多方面,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尤其重要。它能更加深刻地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比如,笔者在教学《家乡的变化》时,采取了家长调查问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了解自己家里的变化和家乡的变化,并理解美好的生活是由自己的爸爸妈妈和无数劳动者辛勤劳动得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品德和爱劳动的好习惯。正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空间相对于其他科目的延伸空间大了很多,且更全面、更细致,因此,教授该科目的老师肩上的责任也同样大了很多。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家长交给我们的是个思想无暇的孩子,在学校,我们教师不仅仅要教会他们计算和识字,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若干年后,无数孩子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背负着我们传授的做人根本行立于世,他们的成就也将是每一位老师的欣慰和成就。一支粉笔三尺讲坛,数年岁月桃李天下,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荣耀。
(作者单位:孟津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