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时光之邀

2016-11-11王禹

汽车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甲壳虫汽车

王禹

Somewhere in time

八月未央,北京迎来了一年中难得的宜人时节,

清冽的秋风和干爽的阳光似乎不断提醒着我,

那场关于时光、坚守和传承的美好聚会,已经悄然来临

日晚上9点,蒙蒙的细雨让本已拥堵的G6高速路更加不堪重负,在出游返程的私家车和慵懒无序的大货车之间,我坐在一辆马自达CX4的方向盘后面随着车流走走停停,换做平时,这类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刻似乎只能通过收音机里的含混不清的音乐和副驾递过的一瓶瓶尚有暴晒后余温的矿泉水勉强保持清醒。不过,此刻的我却清醒的像刚灌下数杯醇烈的espresso,因为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里,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名城经典汽车拉力赛中,我经历了太多精彩的瞬间,它们或赏心悦目、引人入胜;或惊心动魄、令人虚惊一场;或温暖人心,让人不禁回味。它们就像被精心剪辑过的电影片段集锦,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

京郊崎岖蜿蜒的山路上,正当我和摄影师争论着哪个弯角才是完美的拍摄点,一抹雅致的墨绿色出现在了工作车的后视镜中。铿锵有力的发动机声响和清脆喜人的鸣笛很容易让人把它同如今一众匠气十足,同质化明显的“铁皮壳子”们区分开来。我急忙打开右转向灯示意它超车,于是,那辆漂亮的奔驰W114 250便迅速的和远山、茂密的树林一并,共同组成了一副美妙的景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我驾驶着一辆动力不算疲弱、主动安全系统齐备的现代汽车,但要跟上这辆已经迈入不惑之年的“Oldtimer”,绝非易事。看着它逐渐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起许久前读到的一条新闻: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历史上可靠性最强的车型之一,在希腊,一辆1976年生产的240D出租车以460万公里的惊人总里程在2004光荣退役,并被奔驰博物馆收藏。

难得的是,除了优雅隽永的W114,包括在国内刚刚发布不久的E级长轴距轿车在内的历代的奔驰E级也都悉数出现在了比赛现场,从朴实耐用,到各种“黑科技”傍身,可以说,作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家族的中坚力量,每一代的E级轿车所体现出的,都是一种自省又适度的豪华,而真正蕴含其中的,则是每个时代人们对完美交通工具的定义。就像我刊主编夏东所说的:“奔驰E级曾是汽车价值最朴实的体现,现在当然又与时俱进地更加带有科技进步的元素,但是,那经久耐用、永不停止的坚固品质,是不能有一丝衰减的。”

对于任何经典车活动来说,大众汽车甲壳虫的缺席都是难以想象的。在北京站的比赛上,一辆淡蓝色的甲壳虫格外惹眼,精致的珐琅狼堡徽章、圆润的镀铬轮毂盖和门把手集合了各个时代虫子们最引人回味的细节。可以肯定,每个亲眼看到它的人都不会介怀,这种被称作“Heaven Blue”的油漆颜色从没有真正出现在任何一款量产的经典甲壳虫车型中。因为该车车主——资深媒体人白宁,凭着对汽车文化的独到见解和对经典汽车的无限热爱,打破了经典车“修旧如旧”的墨守陈规,用各种动人的元素打造出了一辆只存在于车迷心中的完美甲壳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辆私人参赛的黑色甲壳虫,为了赶来参赛,车主甚至来不及装上保险杠,要不是车前醒目的贴纸,我甚至更愿意相信自己此时身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现场。

如果说甲壳虫们体现出了“love me,love my car”的经典国民车气质,奥迪的80 GTE作为现今A4车系的始祖,则为我们展现出了因戈尔施塔特人一以贯之的造车哲学——至臻至善的精细做工和低调内敛的设计。看似平铺直叙的车身线条却散发着一种如维瓦尔第大协奏曲般规整有序的美感,车内精致的仪表和雅痞气十足的格子座椅则将70年代的标准中产阶级审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著名车手程丛夫和德国MPS集团出版人Bernd Ostmann先生的驾驶下,这款貌不惊人的绿色轿车最终蟾宫折桂,荣获北京站总成绩第一名。

从3.3广场静展到草原天路,每每看到产自1960年的斯柯达Felicia,总不禁莞尔一笑,同皮尔森啤酒和德沃夏克的音乐一样,这是一辆天生就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汽车。我坚信,驾驶它的人绝不会深究那不时冒出阵阵蓝烟的1.2升直列4缸发动机究竟能爆发出多少匹马力,也懒得理会纤细又巨大的方向盘能否在过弯时带来“热刀切黄油”般的精准手感。呆萌的造型、质朴的内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打开顶篷,享受阳光,生活本该如此惬意和美好。难怪在斯柯达的老家捷克,诗人也能当上总统。

在北京站众多记忆的碎片中,总有一部分绝对是关于保时捷的,不论是产自上世纪60年代的911 Classic,还是历久弥新的930 Cabriolet,那独特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声响和车身上每一条恰到好处的曲线。半个多世纪来,911车系的存在好像西班牙的不老女神伊莎贝尔·普锐斯勒,你完全找不到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尽管我和摄影师都费尽心思的想拍摄一组911 classic飞驰在草原天路上的美图,怎奈何2.0升水平对置发动机依旧能让它健步如飞,即使驾驶技术拙劣的我已经和傅园慧一样爆发出了洪荒之力,但在每天的比赛中,我看到它的地方永远只有两个——比赛起点和终点的酒店停车场。

还记得在中学毕业时,我在每个人同学录的“愿望”一栏都写下了相同的话语:回到上世纪60年代。对于我这个petrolhead和半吊子乐迷来说,那时的世界实在缤纷又美好:1961年,如日中天的猫王深情地唱着:“Are you longsome tonight?”,而四个踌躇满志的利物浦小伙子组成了Beatles乐队,并找到利物浦唱片公司的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准备大干一场。就在同年,一辆拥有低矮车身、修长发动机舱和圆润流畅线条的双门跑车诞生在了考文垂的捷豹工厂里。我猜缔造它的Malcolm·Sayer也不能预见,他自己不仅设计了一辆连恩佐·法拉利都不禁拍手称赞的完美跑车,捷豹E Type更是在整个60年代更是和迷你裙以及Beatles的音乐一样,成为了英伦三岛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而此次大连时光宝库汽车博物馆创始人韩业广先生的这辆E Type有着标志性的英国竞技绿,裸露的头灯则表明,这是一辆末期生产、主要出口美国市场的V12车型。

全世界范围内,能把制造汽车这件事上升到艺术层面的,也就只有意大利人了,除了优雅的玛莎拉蒂、天性傲娇的法拉利和桀骜不驯的兰博基尼,即便是平民化的品牌和车款,这个富于艺术感的民族也不止步于制造流于平庸的交通工具。就像这次参赛的LanciaFulvia,不仅有着美轮美奂的外形设计,这款车在20世纪60年代拉力赛场上所创造的战绩更是无人能敌。而上海汽车博物馆的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GTV,更是诞生过无数梦幻车型的平宁法里纳设计室的得意之作。

传奇,不止于岁月。为期三天的赛程中,这些老而弥坚的经典汽车优雅从容地驰骋在秋高气爽的京郊大地上,或许对于经典车赛事来说,名次和成绩并不重要,享受着每位观者充满敬意的礼遇,同时在风光旖旎的风景中留下了属于他们的独家记忆才最美好。

猜你喜欢

甲壳虫汽车
专为女性打造的5门甲壳虫 欧拉芭蕾猫
殊死搏斗
甲壳虫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一座活跃的甲壳虫汽车博物馆
再见,甲壳虫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不同的命运
会飞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