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呈年轻化 青少年应早设防
2016-11-11杜殿台
文/杜殿台
高血压呈年轻化 青少年应早设防
文/杜殿台
有些人可能20岁也会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先天的肾性高血压。而继发性的高血压则是我们常说的“富贵病”,是吃出来的,跟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性。
青少年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几十年前,高血压就是老年病的代名词,好像如果到了60多岁患有高血压也很正常。可是近些年,高血压已经瞄准年轻人,30、40岁就已经开始出现血压升高的人群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当然这里指的高血压不是原发性高血压,而是指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的高血压有先天因素。有些人可能20岁也会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先天的肾性高血压。而继发性的高血压则是我们常说的“富贵病”,是吃出来的,跟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性。
近年来,青少年高血压的关注重点从重度高血压逐渐转向轻、中度及无症状高血压,而研究引起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显得极其重要。最近针对青少年患高血压的研究表明,引起青少年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饮食失调
在调查中发现60%~70%的儿童长时间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低钙、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食物。这种三高三低的食谱,是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2. 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活动量太少也是少年儿童出现血压偏高的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洋快餐流行,车接车送,孩子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使得少年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普遍偏高,血压也随之增高。由肥胖引起的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每11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小胖子。他们的血压水平明显超过正常儿童,高血压的发生率为正常儿童的3倍。
3. 遗传因素
资料显示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父母患高血压,子女患此病的风险率高。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若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他们有的平时血压不高,但在精神紧张或剧烈运动时,血压上升的幅度会明显超过其他儿童。
4. 学习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儿童及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环境下,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并导致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致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管外周阻力加大,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发高血压。
青少年高血压的治疗
青少年高血压早期干预治疗是一个综合措施,包括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非药物干预
非药物干预是综合措施的第一步,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及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关键措施。就拿合理膳食来说,在青少年中,没时间吃早饭是普遍的问题。午餐时,有些人又常以盒饭、洋快餐为主,这些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注重三餐平衡。吃饭时尤其要注意食盐量,每人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食用油应控制在25克,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可适当吃瘦肉和鱼虾,多吃新鲜蔬菜、大豆和水果,多喝牛奶补充钙。有些患者在进行了正规的治疗和生活饮食方面的调养之后,逐步转好。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不一定要终身服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逐步减药甚至停药,并使血压恢复正常。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则应在非药物干预3~6个月无效后,或已出现器官功能损害时应用。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可在明确诊断病因的前提下,早期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而控制高血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只有测量血压,才能心中有数。35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并定期随访和监测。对处于青壮年的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中青年人,最好一年检查一次身体。如有高脂血症者,更要定期检查血压,尽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如果有条件进行体检,要积极、认真地参与,不要凭着感觉去看病;高血压确诊患者,定期查血压十分重要,不要迷信周围人的说法和广告宣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合理的降压方案。
此外,高血压病为慢性疾病,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应当是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许多患者由于治疗心切,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血压形成波动和不稳定。另外,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即便使用长效降压药,也要搭配短效降压药,以求所谓的保险及“先将血压降下来再说”。这些都是误区。因此,多年的高血压无需立即降至正常,应该缓慢、平稳降压,并能在全日24小时平稳降压。
应该注意的是,针对儿童的青少年高血压预后的纵向研究以及针对改善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长期作用的临床研究都很欠缺。成功改善生活方式并维持以及对药物形成良好的依从性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目前尚无明确有效提高依从性的策略。
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发现血压增高,应该做相应的检查。如果不存在原发性高血压,而是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则应该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并通过增加运动的方式控制体重,从而控制疾病,改善自身健康。
(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