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织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6-11-11王艳芳

山东纺织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杨家埠织锦木版

王艳芳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齐鲁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织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艳芳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文章综合分析了齐鲁传统文化中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案纹样,并与现代织锦技术相融合,设计创作了一系列壁挂、家纺作品,发掘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市场价值,达到传承、创新和弘扬齐鲁传统文化的目的。

文化元素;木版年画;现代织锦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形式,都是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以它独特的魅力,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传统文化元素载体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朴实的画面、吉祥的寓意和靓丽的色彩,得到广大设计师青睐。本文通过研究以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元素,达到传承创新优秀民族文化,丰富现代织锦设计的表现形式,增强装饰设计的视觉表现力,进一步提升织锦设计审美内涵的目的。通过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色彩、人物造型、语言特征、画面意境等进行分析总结,并与现代织锦设计理念及新工艺、新技术相结合,设计创作了一系列壁挂、家纺、服饰等作品,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

杨家埠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到清朝开始兴盛,清末达到鼎盛[1],它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及地域的原因,不同产地年画的图案纹样、制作工艺、色彩特点等不尽相同,进而构成了不同区域年画的多样性、特殊性。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淳朴的造型语言、优美的构成意境,展现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与艺术魅力。

1.1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美感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其它地区的年画一样有着自己特有的色彩体系和构成规律,见图1。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工艺考究,题材丰富多样,画面惯用纯度较高的原色,颜色鲜艳,俭朴纯真,热烈奔放。特别是吉祥、喜庆的画面和淳朴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朴素的审美思想,深得百姓喜爱。

1.2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寓意

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色彩,运用了我国传统文化普遍认知的方式,艺术表现力强。调色都是采用植物性染料,主要采用大红、黄、绿、紫色和黑色等,颜色自然、和谐、不刺眼,蕴含了强烈的色彩情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韵味。特别是红色和黄色,在长期的民间文化历练和沉淀中,形成了其主色调。见图1、图2。

图1 五子夺魁(木版年画)

图2 琴棋书画图(清代木版年画)

2 现代织锦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猜测与幻想[2],不断寻求一种神秘力量的保护,祈求幸福平安的生活,也由此出现了祈福求安的图案和符号。表现在织锦上出现的“万事如意”锦、“延年益寿大益子孙”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等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福、禄、寿、喜图案逐渐成形。

“锦”原本是指有花纹和字画的丝织工艺品,是中国的一种历史久远的提花丝织物,采用独特的工艺生产,织造技术复杂多样,色泽瑰丽多彩,花纹精致古雅,艺术风格独特,旧时只供皇家和少数贵族欣赏和享用,有“寸锦寸金”之誉。

“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齐鲁大地,历史文化悠久。传统的剪纸、风筝、布艺、年画、书画、民绘、编织、蜡染及文化古迹和风土人情等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元素。将这些民间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整理、传承、创新,并应用于现代织锦技艺中,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及现代织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现代织锦技术与工艺,与传统意义上的织锦还有不同。从图案、工艺、原材料、设计方法、设备、织造效率、织锦质感、外观效果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传统民间文化元素与现代织锦相结合,可用于制作织锦壁挂、织锦包饰、织锦服饰等。

2.1木版年画元素的现代织锦工艺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织造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织锦的制作、工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古老传统的人工描图、人工织造等工艺流程,而是运用现代化的设计、工艺、技术,提高了效率,使得作品的质感和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2.1.1材料选择

传统工艺的织锦画,一般画芯采用全天然桑蚕丝原料,属于高档的工艺品。随着时代发展,也有一些涤棉混纺纱、纯涤纶长丝、天丝等原料应用。一般根据客户或作品的要求,选择原料或设备进行制作。

2.1.2原料染色

现代织锦工艺,选择好原料后,一般先要经过染色。色彩要鲜艳,靓丽,比如红色,一定要染成大红,不要暗红。染色要纯净,织出来的作品效果才好。

2.1.3织锦工艺流程

织锦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一般先要准备好创作的图案素材。准备素材时,可以对年画、风景等图案进行扫描或拍照,然后对图片修图、整理。在做木版年画的修图过程中,线条要流畅,色彩尽量符合传统年画的特点,做到古朴、热烈。

2.1.4工艺转化

图案修改好后,利用像景CAD软件,完成工艺转换,生成可以织造的文件,输入大提花织机电脑控制系统。

2.2工艺设计

经纬纱的选择关系到画面的质感和外观。因为织物组织属于多重组织,因此织物的密度都很大,经密一般要达到1000根/cm左右,纬密也达到500根/cm左右。选择的长丝或纱线的线密度不同,会影响作品的外观和质感。目前常用经线的长丝为90 tex或45 tex×2,用于纬纱的长丝(纱线)因品种而异。

工艺设计中,色经和色纬的排列是关键。实际色纱排列应与工艺设计中相一致[3],否则会出现织造图案模糊、乱纹现象。比如:色经的排列顺序为:绿、白、红、蓝、黄、黑;色纬的排列顺序为:红、黄、白、黑,那么在工艺文件设计中一定注意与实际色纱排列相符。

3 织锦织造

做好设计文件后,要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对经纱进行整经、穿经等工作,将织轴准备好;同时,准备好纬纱及确定色纬投纬的顺序。一切就绪后,就可以上机织造。织造的设备采用大提花机。在制作工艺文件时,需注意根据作品的大小,选择适当幅宽的织机。

4 织造效果及应用

由于民俗文化、地域风俗等的差异,各地的织锦,在图案特色、技艺、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同。有的细腻、有的粗犷、有的夸张、有的写实,但都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征。

杨家埠木版年画根据百姓的思维、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要等逐步发展完善,民族气息浓郁、淳朴,形成了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统民间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利用现代织锦技术,融合传统的齐鲁文化民间元素,创新现代织锦的图案,优选合适的材料、工艺,将会创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织锦新产品。成品见图3、图4。

图3 招财进宝-织锦年画

图4 鸿福满堂-织锦年画

5 结语

将齐鲁民间文化元素与最前沿的纺织技术相结合,使齐鲁民间文化元素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再现其独特的魅力,产品必将会成为服饰、壁挂、礼品的新宠,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为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1]王教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美感[D].西安: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5.

[2]孙霞.论中国传统装饰之道[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5):46—47.

[3]王玲,窦海萍,姜晓巍,等.高支高密纯棉复杂大提花织物的设计与工艺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5,33(9):31—32.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Qi Lu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n the Modern Design of the Brocade

WangYanfang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Technology, Weifang 261053, China)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design patterns of Yang Jia Bu wood engraving new-year painting of Qi Lu traditional culture,designed and created a series of home textiles and wall hangings by combining modern brocade technique, explored the market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It achieved the aim of inherition, innovated and propagated Qi Lu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elements; wood engraving new-year painting; modern brocade

2016-08-08

王艳芳(1969—),女,山东潍坊人,副教授。

TS105.1+1

B

1009-3028(2016)05-0045-03

猜你喜欢

杨家埠织锦木版
瑶族织锦
2012-2022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文献综述
浅析杨家埠年画的品牌设计及应用研究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织锦古韵(七绝)
杨家埠:刻版坐案子,捎带扎鹞子
平阳木版雕印戏曲拂尘纸一幅一戏四图年画考释
汉代织锦图案的排列方式研究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应用价值研究——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及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