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在初中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2016-11-11潘秀杰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力量身体

潘秀杰

(江山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

核心力量训练在初中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潘秀杰

(江山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

近年来,初中体育课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成为体育教学模式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尤其针对初中生而言,其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而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立足于现阶段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如何在初中体育课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以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核心力量;初中体育;重要性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将健康作为主要教学理念,并将此教学理念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但由于素质教学和新课改在我国施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体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均受到一定局限。鉴于此,初中体育课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教学中,在保障学生顺利通过身体素质考核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的渗透更为常见。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则更加注重了解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

一、现阶段初中体育课教学现状

(一)体育情感匮乏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过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体育情感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教师习惯性选择强制性教学,而忽略了考虑学生的个人喜好。多数初中体育教师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却忽略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喜悦和情感体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学内容传统

自体育活动及体育课堂开展以来,体育教学内容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直接导致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继续延续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教学。长此以往,教师忽略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个人兴趣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是千篇一律,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热情消减,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体育教师往往认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此种教学方式并没有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基本出发点,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核心力量在初中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一)核心力量

“核心”即人体的中间环节。在人体结构中,核心部位主要包括: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且包含骨盆在内的人体结构区域。人体核心肌肉群的作用在于稳定重心,实现力量的传导,是身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同时,人体核心肌肉群在发力、上下肢活动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性作用。对于个体发展而言,在执行任何行为和动作的过程中,核心力量均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力量进行训练,可辅助学生进行有效运动和训练。同时,对改善学生运动动作、技能和姿势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身体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核心力量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1.训练学生身体的核心区域

对初中生进行力量训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在人体内结构中,核心区域起到衔接上半身和下半身肢体的过渡作用。同时,对人体脊柱的稳定性和骨盆核心的稳定性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的身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即使在日常体育训练中面对一些高难度动作,也可轻松完成。例如,在三级跳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起跳前控制起跳的角度,把握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通过对身体的核心力量进行控制,可保障学生身体中的脊柱部位、骨盆可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身体过度摆动的情况,可帮助学生完成肢体的协调能力,高质量完成教学中的高难度动作。

2.训练学生的平衡力和身体控制力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力量的平衡,一旦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失衡情况,则会影响整体的平衡力和控制力。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学动作均需要上肢和下肢的协调与平衡。而要想完成相关的训练动作和教学内容,则需要对学生进行核心力量的强化训练。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使骨盆肌群与下肢的肌群形成良好的协调用力,并保持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在力度和方向上均可保持一致。

3.保障肢体的协调性

初中生并非专业的运动员,而设置体育课程的意义也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和训练时间相对受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核心力量训练,则可保障深层次的小肌群发挥其稳定性作用,同时可加强核心力量在身体协调中的作用。当学生掌握了核心力量的精髓,在体育运动和锻炼中可体现出身体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例如,最后让学生左手握拳,模拟山体的不同部位,并用圆珠笔在手上作图,标出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如下图。

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这样的方法学生兴趣很高,效果比较理想,而且随时能用。

三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所谓“苦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具体做法是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用模拟类比的方法以及让学生通过合作绘制地图增加体验。如用不同面额的硬币叠成如下所示,模拟地形。再绘制垂直投射图来模拟出不同海拔的高度,如下图:

还可以让学生课余分组合作,通过捏橡皮泥制作不同的地形地貌,先从最简单的山地开始,先学习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学生有把模型切片下来描的,有在模型上画线再落到纸上的。然后,重点制作鞍部、山脊、山谷,最后做陡崖。每一个模型制作出来,就请学生画它的等高线图。再利用课余时间由老师来检查学生的等高线图和他们的模型是否吻合。这个小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合作完成:有人捏造,有人捉刀,也有两三人拼凑组合;有人画线,有人指点,也有人一边默默观察;迷惑与思考同在,讨论与笑声迭起。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理解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效果比较理想。

总之,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探索之路不会终止,还会在不断的尝试中改进,不断摸索出适合七年级学生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人的一些思考在和各位分享的同时,希望能得到同仁的多多指教,大家一起为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添砖加瓦、共同进步。

[1]陈惠敏.GIS在中学地理等值线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陈平英,陆建设.雕琢山地横型推敲等高线地形图[J].地球教学,2014(1).

·编辑薄跃华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力量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课
麦唛力量 (一)
我de身体
孤独的力量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怀疑一切的力量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