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中省略的认知运作与主体关照——以外宣翻译作品《中国文化读本》为例

2016-11-11刘亚燕

关键词:省略译文原文

刘亚燕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 364012)



翻译中省略的认知运作与主体关照
——以外宣翻译作品《中国文化读本》为例

刘亚燕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 364012)

翻译中省略现象非常普遍。以外宣作品的汉日翻译为样本,基于丰富的范例,从言内认知和主体关照的言外动因等整体性维度对其中的省略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可分为显性省略、模糊省略和隐性省略三类范型。在三类省略范型中,言内的认知运作依次表现为共喻映射、转喻映射和视角化制约,而言外动因则体现为基于识解模式、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等差异的主体关照。言内认知和言外动因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为汉日翻译中的省略现象提供了整体有力的阐释。

省略;主体关照;言内认知;言外动因

“语言是认知性质的,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共同的产物。”[1]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意义,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由于语言意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人类互动中产生以及传递。因此,“认知语言学所理解的语言概念及其基本结构也关系到社会和文化情境下的认知。”[2]语言的选择和表征方式受到多重认知因素的影响,既受控于内部的概念范畴,同时还受到文化心理、社会情感等外部认知的制约。“翻译活动本质上是认知层面的可译性向语言层面的不可译性的不断挑战,并不断拓展疆域的过程”[3],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译者对源语信息进行解码,经过转换和加工,构建目标语信息的过程。

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新范式。卢卫中等[4]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围绕翻译加工模式、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能力及其习得、翻译专长及译者认知努力等方面展开。谭业升[5]指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理论及其语义分析的基本框架给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王吉会[6]比较了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语言认知和意义认知、意义的模糊性以及对译文意义认知的延伸,发现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特点。认知语言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语言是复杂的、动态的,语言翻译在策略上虽然有增补、省略、转换等共性,但在翻译过程中并非“不择手段”地“信手拈来”,而需要“一分为二”、“瞻前顾后”,其策略选用应根据源语和目标语的翻译路向而有所侧重。翻译策略的选择不仅与语言内部的认知规律紧密关联,并且和语言外部主体的心理思维和社会文化等动因密切相关。

省略是语际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与增补法相对应,指根据翻译目的和需要,删减原文中的一些成分和信息。汉日翻译中的省略现象十分常见,但对其研究尚属不足。小川泰生[7]分析了日汉翻译时的主语省略问题。张景一[8]从文化策略视角考察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徐曙[9]探讨了汉日翻译中人称代词的省略与显现。可以说,先行研究都是从较为浅层的角度对某一范围的省略现象展开分析,还缺乏从认知过程的视角进行更大范围的深入剖析。

《中国文化读本》由叶朗、朱良志撰写,以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该读本图文并茂,突出特色和亮点,以小见大,有助于读者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度的认识。本文以外宣翻译作品《中国文化读本》*本文中的中文语料出自《中国文化读本》(见: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日文语料出自古市雅子翻译的《中国文化读本》(见: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日文版)[M].古市雅子,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的汉日翻译为样本,基于丰富的范例,对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揭示言内机制运作的言外驱动因素之主体关照性,从整体性维度对汉日翻译中的省略现象进行阐释。

一、共喻机制下的显性省略与主体“识解”驱动

(一)显性省略的言内认知机制—共喻

维特根斯坦曾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私人语言。”也就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其规约形态。同时,在认知语言学范式里,“语言可诱发意义,但不含有意义,意义要通过意义建构这一精细的过程,并借助诸如语言、心理和语境等可获得的资源才会出现。”[10]在翻译中,译文首先要适应目标语中思维表达的认知惯性,才能实现信息传递和理解的基本对接。作为语言规范约束下的“策略行为”之一,“显性省略”在汉日翻译中显得至关重要,频繁出现。“显性省略”,顾名思义,指省略内容是显而易见的,省略部分只是作为一种默会的语义成分被隐藏起来,在译文语篇中通过或前或后的搜索,可以轻而易举地捕获这一信息。此类省略表面上灵活多样,涉及范围广,但万变不离其宗,均源于语内认知中的共喻。共喻在修辞学领域指“在一句话里,用一个喻体同时比方并列的两个本体。”[11]而在认知领域则可以解释为在某一语域中,事物为人所共知、畅晓,依赖强大的语境和共有的普遍认知能力,可以做到不言而喻。

例1原文: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增强汉朝与西域联系的措施,鼓励汉朝*汉日对照例句中省略的汉语部分用“________”标出。人到西域经商。

译文:漢の武帝は漢王朝と西域のつながりを強化する一連の措置を講じて、人々が西域へ行って商売をおこなうことを奨励した。

例2原文:这些寺院和石窟中,有绚丽的壁画和精美的造像。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壁画和造像受到严重的毁坏,但也有一些保存了下来,特别是石窟中的壁画,保存下来的比较多。

译文:これらの寺院や石窟のなかには、きらびやかな壁画や精美な彫像があった。長い歳月の中で破壊されたが、一部は今でも保存されている。特に壁画は保存されているものが比較的多い。

例3原文: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

译文:老子が「人為」を批判するのは、積極的な創造を否定するのではない。自然のリズムを破壊する盲目的で乱暴な行いに反対するのである。

例1—3中,原文“____”的部分在日译过程中被省略,译文中以空位形式出现。该策略不但没有影响译文的语法连贯和逻辑性解读,反而让语篇衔接更为紧密,更符合日语表达的语言习惯。依据共喻的心理运作机制,每个语篇省略部分都可以在该语篇中找到其认知参照点,即“”部分。例1的省略由于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汉朝”,后续的时间不言自明,从而构成了时间共喻。例2的省略在于所指事物“这些壁画和造像”和空间“石窟中”均为前述的已知信息,无需累赘,分别构成了主体共喻和空间共喻。例3围绕着“人为”中的“人”展开,因此译文中“人的”不必重复明说,可看作是属性共喻。以上例句的省略内容无论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在语篇中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例4原文:《老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维倾向和审美趣味。

译文:「老子」は民族性、思考や美的感覚に影響をあたえる。

例5原文:周易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力。

译文:「周易」の影響はわれわれの想像を上回る。

例6原文:因为古代城市中有宗庙和祖坟,守城一方必然拼死抵抗,所以攻城所造成的人员的牺牲和财富的破坏必然极大。

译文:都市には宗廟や祖先の墓があるため、城を守る側は決死の抵抗をするので、人命の犠牲と財産の破壊がはかり知れない規模になるからである。

例4—6文中“____”的部分在日译中采用的省略策略虽然有别于例1—例3,在语篇中没有紧紧相随,可以完全参照的对应信息,但是并不妨碍语篇的构建和解读。因为它们均可借助语篇的整体性,通过语义联想来理清信息的源头,在理解过程中根据语篇的来龙去脉判断出准确的定位,正确填补省略内容,体现出“共喻”的心理运行过程。无论是例4中的“《老子》的思想”,还是例5中的“周易”,都是在中国落地生根。因此,“中国人”和“中国历史”这些背景构成的语义场都是不言自明的。例6中的“攻城所造成的”与其语篇中的“守城”等语义建立心理认知路径,同样可以依赖语境推导而出。可见,“显性省略”主要源于言内认知中的共喻机制,通过语境依赖或语义联系构建共知基础。

(二)显性省略的言外动因—主体“识解”方式驱动

如上所述,汉日翻译的显性省略主要表现在译文中减去已知信息,具体为言内已给或受众参照言外语境可以推导出的信息,一律能省则省,从而最大限度地突出了新信息。从言内认知来看,该省略基于语言内部语义认知中的共喻作用,而从言外动因来看,则反映出不同语言主体间存在着迥然不同的事态识解方式。语言符号是客观的、有限的,而语言主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主观的、无限的。

一个语义内容的语法结构总是会以某种方式进行概念化过程,不同语言文化主体赋予的识解方式有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在不同的识解之间进行相应的转换。任何语言都有其“喜好的表达方式”,而在“喜好的表达方式”背后,必然存在生成这一系列表达方式的根本,即为该语言发话者所喜好的“识解”的类型。[12]汉语重意合,是客观识解型语言,而日语重形合,是主观识解型语言。汉语以意为主,“以神统形”,缺乏句法标记,侧重意义的完整性。日语受制于较固定的语法结构,“以形统意”,偏重结构的完整性。汉语属于客观识解语言,人们表述事态时通常跳出语境,将之视为一种客体对象进行观察。因此,汉语会不胜其烦地通过同指和复指对时、空、物等不变的语境进行重设和重构。日语的主观识解表现为“自我”的投入,将自己融入语境,置身于语言编码的对象(事态)之内,视语篇为一个整体。日语表达中,如果对已经了如指掌的相关旧信息“旧调重弹”则会显得多此一举,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只有通过省略才有利于创造出读者乐于接受的译文。

二、转喻机制下的模糊省略与主体思维反映

(一)模糊省略的言内认知机制—转喻

翻译无法时刻追求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和意义上达到完全一致,势必要进行适度的选择和取舍,否则将得形而失神,因小而失大。模糊省略有别于显性省略,它脱离了语境的依赖性,在较为开放的心理空间中展开,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的动态特征。但是,模糊省略并非是任意选择,在无序中产生的。从认知角度分析,模糊省略主要基于转喻的心理操作。认知语言学把“转喻”定义为一个认知过程,即“某个概念实体为处于同一认知域或者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内的另一概念实体创造心理通道。”[13]翻译中目标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的联系基础是概念上的邻接性和思维的关联性。通过语料分析可以看出,模糊省略主要表现在词汇概念的截取,修饰成分的省略,以及重复表达的简化,其转喻路径体现在“具体—泛化”、“延展+核心—核心”和“繁—简”的转换。

1.“具体—泛化”的转喻路径

例7原文: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的和谐生命的破坏。

译文:このような巧みは、自然に対する破壊、ひとの調和のとれたいのちに対する破壊である。

例8原文:石窟艺术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译文:石窟技術は文化交流の証拠である。

例9原文: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的变易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

译文:宇宙は永遠の変化にあり、不変のものは存在しない。

例10原文:古希腊人开始知道有一个东方的古国,但对这个古国文明的情况不甚了了。

译文:古代ギリシャ人は東方に古い歴史をもつ国があることに気づいたが、その国の文明についてはよくわからない。

由于表达习惯的不同,同一意义,有些语言采用概括性的泛化形式,有些语言则选用具体性的外化形式。例7—10的汉日翻译采用了省略策略,从形式来看,译文使用了部分截取法,分别是“自然状态”截取“自然”,“中外文化”截取“文化”,“宇宙中的一切”截取“宇宙”,“文明的情况”截取“文明”。从语义上来看,由上级范畴取代了下级范畴,减去了原范畴中的部分细致化和具体性的语义内容,呈现出“具体性”向“概括性”的转喻走向。通过省略,虽然一部分内容被译者忽视和隐藏,但并不会给读者带来理解障碍。因为它符合人们的基本认知能力,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只是选取了凸显的、活跃的语义,减去的部分信息则完全可以基于共有的“心理触点”,通过语义联想来激活。该省略现象体现了不同语言间主体的认知差异和对语言符号的个体感知。

2.“延展+核心—核心”的转喻路径

例11原文:八卦象征着天、地、水、雷、山、风、泽,显然这是上古时代人类所接触的大自然的几种重要的物象。

译文:八卦が象徴する天、地、水、火、雷、山、風、沢は古代の人類が触れていた自然の重要な物象である。

例12原文: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过分追求完美反而招致灾难。

译文:この世に完全なるものは存在せず、完璧を求めるとかえって禍を招くと考えるからだ。

例13原文:这充分表现了作为军事思想家的孙子的仁者胸怀。

译文:ここに、軍事思想家である孫子の、仁者としての心情があらわれている。

翻译过程中,由于核心内容的基准范畴最易被感知、识别和理解,从而成为译文优先选择的对应项,在源域与目标域的转换中被凸显和激活。作为修饰的补充和延展由于识别度和感知度较低而被省略。同一事件在语言描述中凸显哪个环节,不同语言有同也有异。例11中的“大”、“几种”对后续内容进行了限定,例11—13中,“显然”、“过分”、“充分”的使用虽然在事态或事件的描述中能增加语言的气势,但它们在语义上不起必要的修饰作用。日译过程中这些修饰成分的省略背后同样存在着转喻的认知理据。相对于实质名词和谓语动词的中心地位,修饰成分通常处于一种边缘地带。以上译例反映了“延展+核心”向“核心”的转喻认知过程。

3.“繁—简”的转喻路径

例14原文:它表明,中医的重点在防病,而不是治病。中医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不在于他发病之时,没有发病的时候病根已经存在了。

译文:中医学の重点は病を防ぐことにある。発病していなくても病根はすでに存在しているのだから。

例15原文:汉武帝在位时,西域有36个小国,这些小国后来都被匈奴征服,匈奴的力量强大后,对西汉王朝构成直接威胁,西域被匈奴控制,汉朝向西的道路就断绝了。

译文:漢の武帝の時代、西域には三十六の小国があった。これらの小国がのちにすべて匈奴によって征服されると、匈奴の力が強まり、前漢王朝にとって直接的の脅威となったため、漢王朝は西へ向かう道を閉ざした。

例16原文: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极大影响的佛教,就是有丝绸之路这条文化大动脉传入的。有了这条丝绸之路,才有了佛教的传入。

译文:中国の文化と思想に多大な影響をあたえた仏教は、シルクロードを通じて伝わってきた。

语言的意义和结构是心智活动的表征。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客观世界不尽相同,对事物的认知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对于同一概念,不同语言间表达方式的详略层级,精细程度会各自有别。汉语在语篇组织时表现为讲究语义重叠,多重复,能详则详。而日语在意义架构中则简洁明快、不喜累赘、能省则省。例14-16中,汉语原文“____”部分在语义上是对语篇中内容的相似性重复,通过更为具体详尽的表述加以强调。而在日译过程中这一部分均采用省略策略,使语言简洁精炼,以契合日语表达的认知惯性。目标语日语与源语汉语之间在语义层面上构建了由“繁”至“简”的转喻认知通道。

(二)模糊省略的言外动因—主体思维方式的反映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人的认知与客观世界密切相联。“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根据常识和知识进行思考,实施行为的认知惯性的集合体。它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储存在人们的头脑当中。”[14]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阐释过程,每种语言都有不尽相同的表达偏好。以上译例中,转喻认知模式的形成源于汉日语言间不同的认知心理经验,而人们的经验是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外在世界相互作用而构建的。因此,我们还需要从宏观入手,剖析汉日翻译省略过程中的言外动因。

汉日语言受民族思维,心理结构的影响,形成了其固有的、相应的规约化表达方式,如不对号入座,则会造成文章给人的感觉不是单调、空洞无味,就是臃肿失衡。上述译文例7—16采用了省略的处理方式,从文化思维角度来分析,主要体现在汉语主体思维喜厚实绵密,倾向于借助重复性、具体性的详尽化表达以丰富语义内容。而日语主体思维则喜简练质朴,强调表达的效率化。因此,日译文中需要通过词汇概念的截取(如例7—10),通过重复内容的简化等省略策略,削尽冗繁的意义和多余的信息(如例14—16),对译文做最大限度的减肥处理。另外,汉语倾向感性化思维,音律上重视和谐,行文上注重文采,喜欢通过一些修饰表达或润色篇幅以渲染气氛,或加强语气来刻意强调某一内容。日语则与之相反,偏向理性和写实,忌讳华而不实。因此,日译中只有恰当地避虚就实(如例11—13),“虚化”的修饰能不用则不用,舍去“虚处”取其“实处”,采用直白的客观化描述才切合日语读者的心理期待。

三、视角化制约下的隐性省略与主体意识形态彰显

(一)隐性省略的言内认知机制—视角化制约

显性省略和模糊省略处理后的文本与原文本相比,省略的语义或是可以完整填补,或是基本保留了原有核心语义。然而,隐性省略则与前两者不同,它是将原文本的部分内容完全过滤不译,省略的内容在目标文本中难觅踪影,找不到任何蜘丝马迹。从认知角度分析,这种不翻现象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视角化的制约。“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15]“视角化原则表明了说话者针对这一事件所采取的特定立场或者观察角度。一旦说话者确定了某个观察角度,势必明确了表达的详略需要。”[16]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可以采用多方位视角,根据不同的角度,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反映了语言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看法。

例17原文:人们都知道蔡伦造纸。实际上,在东汉蔡伦大规模造纸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译文:実のところ、後漢の蔡倫が大規模な製紙を行うより前に、製紙術は発明されていた。

例18原文:通过文字,将思想和知识传到千里之外,传至绵绵后代,为人们所共享。这是中国人孜孜追求的事。

译文:文字を通して、思想と知識をはるか遠くまで伝え、綿々と後代まで伝承し、ひとびとはそれを共に享受してきた。

例19原文:大唐盛世在文化上显示出开放和包容的态势,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涵容百川的五彩缤纷的景象。大唐盛世的历史表明,当中华文明处于强势地位时,它具有开放和伟大的包容性。它对于外来文明,不是拒绝、冲突,而是吸纳、包容,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译文:文化においては開放と包容の姿勢を示し、社会の各分野にさまざまなものを受け入れ、それらは色とりどりに輝いた。

以上例子中,下划线部分的汉语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直接被略去不译。从信息传递的层面来看是一种不翻现象。基于语言中视角化的认知规律分析,翻译主体的物理空间视角的差异必然要推动心理空间视角的调整。例17和例18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营造了一个对话沟通的平台,有助于引发对方的代入感,拉近处于同一空间的主体间的距离。例17是对共有信息的确认。例18有助于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例19则是通过历史事物弘扬中华文明,其内容让中国读者以“内视觉”的角度就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激发共鸣。“人们从生活经验中获取对现象认知的概念结构或事件结构,然后把它们投射到语义结构中去,形成对现象认知与表达的视角模式,这种模式反过来同样影响人们对现象的认知方式。”[17]因此,同样的信息却未必能被不同身份和视角下的读者所接受。如果作为“外视觉”的读者不能通过这些信息在其内心形成同一意象,就难以取得成功的社会效应。译者出于自身角度和读者立场的考虑,经过动态调整,明确其“内外有别”的翻译视角,在日译文中采用了本土化转换,进行了理性化处理,将之毫无保留地省略。

(二)隐性省略的言外动因—主体意识形态的彰显

“视角是人类的一个普遍认知现象,是影响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18]然而,人生活在世界中,其立场和视角时时刻刻都受到这个世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制约,人们看待事物的视角自然会受到意识形态的掌控。“意识形态是某一阶级、政党、职业内的人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它是某一国家或集体流行的信念,包括有系统的社会文化信念和价值观。”[19]

从认知角度来看,例17、18和19的隐性省略翻译是受到视角的制约,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则是受制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性看似具有个性特征,实则无法脱离社会化的存在,其背后还有着强大的民族情感和意识形态等话语的支撑。因此,翻译需注重人与世界的整体关联,紧密联系社会语境,以迎合受众整体的阅读感受和心理体验。

中国“走出去”战略中,外宣读本的翻译是文化输出手段之一,以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为前提。外国读者注重的是其知识性内涵和陈述事物的客观性。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主体之一,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是切身感受,亲身体验,在叙述过程中,常常会渗透情感,发挥个人感悟,以“在场”的视角对灿烂的中国文化的“我者”形象表露出内心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对于同一社会语境下的中国读者来说,这类信息可以构成思想和情感方面双向性的沟通和交流。

然而,作为外国受众来说,一方面他们对中国文化可能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化的产物,他们的立足点不同,思想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带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信息在译语语境中是难以调和的,甚至还会引起抵触现象。因此,译文多以“不在场”的视角对中国文化赋予“他者”的客观形象。翻译中大幅度的删减从忠实论来看也许是不可取的,但就效果论来说却不失为良策,它体现出翻译过程中,不同身份前景化后对意识形态差异的观照。

四、结 语

省略是汉日翻译中重要的策略之一,而省略的处理过程并非随心所欲。语言内部的认知体系与主体外部的社会文化场景性互为视角,将两者相结合对翻译中的省略现象进行观察,进一步拓宽了翻译策略研究的理论阐释。本文将汉日翻译中的省略现象划分为三类范型,分析了每种范型背后的认知运作机制,并进一步阐释了各机制中隐含的主体性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总结为表1。

表1 翻译中省略的范型、认知运作与主体关照

就《中国文化读本》文本特征来说,知识性较强,文学性较弱,因此翻译中不必去苛求亦步亦趋地忠实于原文或“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应力求“意达而已矣”,充分顾及译语受众对文本的期待、接受和认同,最终实现不同语言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0.

[2] GEERAERTS D, KRISTIANSEN G, PEIRSMAN Y. Introduction advances in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C]// GEERAERTS D,KRISTIANSEN G, PEIRSMAN Y, et al. Advances in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Berlin: Mouton de Grunter,2010:1-19.

[3] 谭业升,葛锦荣.隐喻翻译的认知限定条件:兼论翻译的认知空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59-63.

[4] 卢卫中,王福祥.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606-616.

[5] 谭业升.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J].外语界,2012(3):66-88.

[6] 王吉会.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研究[J].上海翻译,2015(2):24-28.

[7] 小川泰生.日汉翻译时的主语省略问题[J].汉语学习,1997(5):47-51.

[8] 张景一.浅析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从日语翻译中的文化策略谈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S1):63-64.

[9] 徐曙.中文日訳における人称代名詞の省略と顕現[J].日本言語文化研究,2010(14):64-70.

[10] LANCASTER R. Conceptualizations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C]//TOMASELLO M.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ructure. Mahwah NJ/London: Erlbaum,1998:1-39.

[11] 谭汝.古典诗歌的特殊比喻方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1):69-74.

[12] 池上嘉彦.什么是“主观识解”?:日本人喜好的表达方式[M]//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9.

[13] REDDEN G, KVASSES Z.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M]// PANTHER K,REDDEN G.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 1999:35.

[14]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275.

[15] 田窪行則.視点と言語行動[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1998:122.

[16] 蔡龙文.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机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5):58-61.

[17] 王斌.翻译中的认知视角[J].上海翻译,2012(3):7-12.

[18] 刘瑾.语言表达中的视角问题[J].外语学刊,2010(4):40-43.

[19] 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20.

(责任编辑:任中峰)

Analysis of Ellipsis Cognition and 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in Translation: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WorksInsightsintoChineseCulture

LIUYa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364012, China)

The ellipsis phenomenon is very common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takes Chinese-Japanese translatio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works for example and deeply analyzes ellipsis phenomenon from language cognition and external causation of 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on the basis of rich examples. Ellipsi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kinds: dominant ellipsis, fuzzy ellipsis and recessive ellipsis.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ellipsis, the language cognition mechanism shows awareness mapping, metonymy mapping and restriction of visual angle. The external causation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in construal pattern, thinking mode and ideology of subjectivity. The language cognition and the external causation supplement each other, and provide desirable interpretation for the ellipsis phenomenon in Chinese-Japanese translation.

ellipsis; 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language cognition; external causation

10.3969/j.issn.1673-3851.2016.10.009

2016-6-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Y043);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JAS160533)

刘亚燕(1979- ),女,福建龙岩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日语语言与翻译方面的研究。

H36

A

1673- 3851 (2016) 05- 0474- 07 引用页码: 080304

猜你喜欢

省略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弟子规
弟子规
中间的省略
省略
省略
译文